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探讨60Co-γ射线对荔枝枝条的辐射嫁接影响,为荔枝辐射育种提供参考.利用60Co-γ射线对草莓荔、桂味、贵妃红、妃子笑、糯米糍、鸡嘴荔6个荔枝品种的枝条进行辐射处理后嫁接,对其辐射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处理降低了荔枝的嫁接成活率,桂味、妃子笑2个品种受辐射处理的影响最大,6个品种的半致死剂量在20~40 Gy之间;处理后枝条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枝条的梢次,变异系数都在47%以上;平均叶面积、叶片宽度和长度分别比对照高75.64%、31.41%、22.45%.在该试验的辐射剂量范围内,辐射处理均引起不同程度的性状变异,而且与对照差异显著,表明辐射诱变在荔枝品种改良过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植物抗旱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胁迫因素之一。高通量生物技术的使用促成了新的干旱胁迫相关基因的发现,一些重要基因已转化到植物中,通过专一性或广谱性地应答路径来调节其干旱耐受性。最近的一些研究进展,进一步加深了对植物通过调控干旱相关基因的表达而抵御干旱胁迫的理解,并对植物干旱胁迫的复杂调控网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逐渐探索出一些具体的植物抗旱基因工程研究的途径。本文主要综述了信号分子、转录因子、小RNA分子、渗透调节分子、多胺类分子,活性氧清除分子方面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3.
调查和分析了不同荔枝品种结果母枝性状与果实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结果母枝的培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枝条粗度对果实性状的影响最大;枝条长度、复叶数、小叶数和总叶面积与果实性状的相关性,不同品种的荔枝表现各不相同,大丁香的枝条长度与果实性状相关性显著,三月红和草莓荔的复叶数、小叶数及叶面积与果实性状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结果母枝性状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V形篱架及T形架栽培模式对酿酒葡萄凌丰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南方湿热地区推广种植酿酒葡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观察,记录V形篱架和T形架栽培凌丰葡萄的物候期、树体生长势和结果习性,测定、分析其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V形篱架栽培模式下,凌丰葡萄的萌芽期、开花期、果实转色期和果实成熟期均早于T形架3~5 d.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第一茬夏果V形篱架栽培的成枝率和结果枝率分别为75.8%和67.2%,分别显著低于T形架栽培1.8%(绝对值,下同)和5.1%(P<0.05,下同),平均产量为20459.85 kg/ha,显著高于T形架栽培4.90%;第二茬冬果T形架栽培的成枝率为86.5%,比V形篱架栽培高0.6%,但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结果枝率为82.1%,显著高于V形篱架栽培8.1%,产量比V形篱架栽培高3.98%,但差异不显著.在两茬果测量光照强度的低处(70和100 cm)和高处(100和150 cm),V形篱架栽培的自然光照强度均显著强于T形架栽培,两种架形栽培凌丰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以V形篱架栽培的酿酒葡萄凌丰枝叶分布较均匀,园内相对光照强度较高,有利于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在南方湿热地区酿酒葡萄产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桂荔2号’是从广西荔枝实生变异单株中选育的新品种,具有果大、质优、丰产等特性,果肉质地软滑,色泽均匀,味清甜,平均单果质量38.0 g,可食率75.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5%。  相似文献   
66.
为提高“凌丰”酿酒葡萄的产量和果实品质,开展了对结果枝不同时期摘心和不同留叶数的摘心试验。结果表明:花前5d至初花期在花序以上留 6 片叶摘心比留4片叶摘心及留 8 片叶摘心,在产量和果实品质方面整体表现较好。因此在每株留结果枝为15枝条件下,在开花前5d至初花期在结果枝最上端花序留 6 片叶摘心较合理,可为解决果农对结果枝摘心较为随意而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的问题提供参考依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7.
针对传统的火龙果杂交育种模式存在的育种周期长、优选单株不易保持健康性、育种占地多管理不便以及成本高见效慢等缺陷,本文设计介绍一种可移动箱式标准化保存火龙果种质及实生苗的新模式,包括设施设备要求、结构参数、外界环境及关键栽培技术措施等。该模式配合人工气候室催花、高位嫁接缩短童期快速鉴定杂交后代等技术的应用,可缩短从种质资源至杂交配种所需时间并方便管理操作,还能加速杂交后代实生苗脱离童期阶段,使得火龙果的传统育种杂交周期世代由原来的24-36个月缩短至8个月左右,并可保持优选实生苗单株的健康性。  相似文献   
68.
69.
为探究碳离子束辐照对火龙果种子的损伤效应并且确定适宜的诱变辐照剂量,以红肉火龙果种子为试材,采用5个不同剂量(0、15、30、45、60 Gy)的碳离子束12C6+进行辐照处理,观察其对火龙果种子萌发、存活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C6+离子束在辐照剂量0~60 Gy内大多数种子均能正常萌发,对发芽率的影响不大,而对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幼苗苗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根长、子叶长和宽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碳离子束辐照对火龙果幼苗存活率的影响具有极显著的剂量效应,随剂量升高而极显著下降。火龙果种子碳离子束辐照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24 Gy,建议适宜辐照剂量范围为15~30 Gy。  相似文献   
70.
为了科学确定火龙果优异种质资源评价标准,本文以农业农村部南宁火龙果种质资源圃内保存的种质为对象,从植物学特征、开花结果特性、果实品质性状、抗性性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及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共筛选确定了19项优良、特异种质资源评价性状,其中用于筛选优良种质的性状有生长势、柱头与花药相对位置、单果重、果肉质地、果肉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开花结果批次、座果率、商品果率、丰产性、溃疡病抗性、抗寒性、抗热性共13项,重点是影响经济价值性状和抗性性状。用于特异种质资源筛选的性状有花瓣颜色、茎蔓上刺的强弱、果皮颜色、果肉颜色、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开花结果批次、丰产性、溃疡病抗性共9项;获得丰产性高的种质69份,大果种质5份,高糖度种质22份,果皮颜色优异的种质5份,果肉颜色优秀的种质14份,无草腥味且风味较好的白肉种质4份,高抗溃疡病种质1份等具有优异性状的种质资源,这些优异种质资源可作为育种和基础研究材料在今后火龙果育种及科研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