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7篇
  5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白灵菇菌株TN01为试材,选取香菇、杏鲍菇、白玉菇3种食用菌菇根为原料配制外援营养液,测定各营养液主要成分含量,并研究了不同类型与浓度营养液对白灵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白灵菇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常规PDA培养基相比,适量加入白玉菇菇根提取液可提高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添加外援营养液对子实体的农艺性状影响不大,对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施用香菇菇根提取液的白灵菇子实体产量最高,小区总产量与对照相比提高了54.6%。施用香菇菇根提取液后对白灵菇子实体中的硝酸盐含量及蛋白质含量有提升的效果,但对亚硝酸盐及粗纤维含量无促增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一种以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猪传染性疾病。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饲养技术的应用和饲养高度密,以及突发新的呼吸道综合征等因素存在,使得该病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已成为影响养猪业重要细菌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3.
应用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棉籽壳木屑菌种、麦粒菌种与枝条菌种进行栽培试验,对3种不同类型菌种的生产周期、子实体性状以及其产量和生物转化率等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栽培环境条件下,使用枝条菌种栽培杏鲍菇生产周期为78 d,短于其他2种类型的菌种,且其单袋产量为415.52 g,子实体品质好,生物转化率高达83.10%。枝条菌种是工厂化生产杏鲍菇较为优良的菌种。  相似文献   
24.
病害是我国养蚕业健康发展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为研究机械化养蚕模式下的家蚕病害防治方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家蚕病害图像的识别研究.首先在实际环境下,采用饲养和添食病原的方法,集中获取家蚕品种芳·秀×白·春在大蚕期的部分生长阶段下患脓病、微粒子病、白僵病、细菌病、农药中毒以及健康状态的样本,并开展图像采集工作,构建出家蚕...  相似文献   
25.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育性表达对温度的反应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控温及自然条件下,比较研究了22个光(温)敏不育系育性表达对温度的反应差异,结果表明,用22~24C+14h光照在育性表达敏感期连续处理7~10d,部分不育系败育彻底,花粉可染率与自交结实率均为0;部分材料花粉可染率为0.1%~4.2%,但自交结实率为0;还有一部分材料不但花粉可育(可染率0.5%~80.7%),而且自交结实(结实率0.1%~54.8%).不育系g0521S育性转换方向与其它不育系相反,即高温可育,低温不育。  相似文献   
26.
针对目前工厂化瓶栽真姬菇工艺中采用的2种规格栽培瓶(850,1 100 mL),进行了生产成本及生物学效率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1 100 mL栽培瓶相比较,使用850 mL栽培瓶时,真姬菇发菌时间可缩短2~4 d,生物学转化率可提高5.23个百分点,达到87.80%,仅考虑原料成本的前提下,经济收益可提高6.65%,达到3.69元·kg-1。综合而言,工厂化真姬菇生产工艺采用850 mL栽培瓶更有利。  相似文献   
27.
[目的]为评价百草枯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取河南工业大学校区草地0~30 cm土样,过筛混匀。分别用0(对照)、100、200、500、1 000μg/g百草枯溶液处理土样,然后在25℃条件下恒温培养,培养2、6、12、20、30、45、60 d时测定土样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结果]百草枯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100μg/g百草枯处理20 d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抑制率为4.5%,而1 000μg/g百草枯处理2 d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抑制率可达60.45%;百草枯对土壤磷酸酶活性具有先抑制后刺激作用,500μg/g百草枯处理30 d后土壤磷酸酶的活性为对照的126%。[结论]百草枯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土壤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8.
大气污染影响下凯里植物、土壤氟含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大气氟污染对植物、土壤的影响,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凯里的植物和土壤的氟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物的氟含量在135.62~1420.97 μg/g之间,平均含量为513.99 μg/g;土壤氟含量在240.50~340.36 μg/g之间,平均含量为279.60 μg/g。植物、土壤的氟含量都超过了背景值,该区植物和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氟污染。不同植物的氟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油茶的氟含量最高,马尾松的氟含量最低。不同类型植物的氟含量不同,灌木>藤本>草本>乔木;常绿植物>落叶植物。不同研究点植物和土壤的氟含量存在差异,但有些植物差异较大,有些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9.
为给雷竹笋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有机溶剂法从雷竹笋中提取总黄酮和总甾醇,就雷竹笋总黄酮与总甾醇对清除羟基自由基(·OH)与DPPH的能力和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分析和评价,并就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黑曲霉的抑制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雷竹笋总黄酮和总甾醇对羟基自由基(·OH)和DPPH均有一定程度的清除能力,总甾醇对这两者的清除能力均大于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1 mg·mL~(-1)总黄酮与0.13 mg·mL~(-1)总甾醇的效力相当;而对DPPH的清除能力,1 mg·mL~(-1)总黄酮与0.60 mg·mL~(-1)总甾醇的效力相当。雷竹笋总黄酮和总甾醇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均显著,其与VC、VE及柠檬酸的混合物具有协同抗氧化性,其与VC的协同抗氧化能力最强。雷竹笋总黄酮和总甾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与黑曲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总黄酮的抑菌效果比总甾醇的好。  相似文献   
30.
解决我国民生水利问题,实现水利扶贫的新一轮目标,是当前民生水利建设的重点。湖北远安县在第一轮水利扶贫工作中给出很好的答案,为我国新一轮水利工程扶贫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