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31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1985年4月~1987年7月,我们开展了莼菜的无土栽培研究,就栽培基质、营养液种类、浓度、水深等进行了对比试验,进一步摸清了莼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经生产试验,取得了年亩产卷叶(梭子)200公斤的产量,与有土人工栽培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但较太湖莼菜历史平均产量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32.
从1996年开始进行国内外彩椒新品种的引进、观察和后代分离,并对各亲本自交提纯,已育成黄色椒、褐色椒、红色椒、紫色椒、白色椒、橙色椒等6个早中熟,抗病性好,生长势强,座果率高,果型好,色泽鲜艳,适合长江三角洲保护地和半露地栽培的优质彩椒新品种.现将本地彩椒大棚春季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无刺苏芡以其植株无刺,可按不同商品要求分期采收,获得高产、优质芡米而被各地芡农认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稳步上升,质量不断提高,但是部分地区芡实叶斑病和叶瘤病发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芡实产量和品质,芡农呼声强烈,为此,我们于2009年对苏州市吴中区、金闾区和吴江市部分芡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结合历年的调查和访问,对芡实叶斑病和叶瘤病的病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