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31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介绍了苏州市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平台的建设情况;苏州市莲藕、茭白、芡实、水芹等特色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现状;提出了苏州市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在收集与保存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苏州市特色水生蔬菜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
水芹自然水体无土种植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善新  鲍忠洲 《长江蔬菜》2015,(22):147-148
自然水体无土种植技术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可以看到船民在河道放流的竹排、木排上种植蔬菜;20世纪80年代末,中科院南京地理所和上海植生所在苏州东太湖利用塑料编织袋和泡沫板作浮体在水面种植蔬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0余a来,从水芹着手,摸索了无土种植技术,作物种类也从水芹一种作物,扩展到了水稻等多种作物;应用领域从单一的种植,扩展到了生态养殖、环保治污等领域,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3.
1品种 选择紫花苏芡,苏州地方品种。中熟,生长势中等,叶片直径1.5~2.5 m。花萼4片,三角形,外侧青绿色,内侧紫红色,花瓣紫色。单株结果数多,单果质量500 g左右,平均单果种子数127粒,单果种子质量250 g。单粒种子直径1.5~1.6 cm,  相似文献   
24.
对苏芡杂2号植株的叶、花、萼片、果实、籽粒等主要植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除花色、萼片形状基本相同外,苏芡杂2号的营养生长强于对照紫花苏芡,始花期早于对照5~9 d,且采收期较对照延长5 d左右;综合抗叶瘤病强于对照;苏芡杂2号的单株平均结果数为13个,多于对照的12个;其籽粒米仁直径平均为1.0 cm,较对照的0.85 cm大15%;其单株产量高于对照11.1%;平均667 m^2产量达77.8 kg,高于对照14.1%。  相似文献   
25.
南芡     
南芡为睡莲科芡属无刺芡栽培种,一年生大型浅水浮生植物,染色体数2n=2x=58。其产品器官为由外胚乳构成的白色种仁和鲜嫩粗壮的叶柄、果柄。喜温暖水湿环境,不耐霜冻和干旱。适宜温度为20~30℃。15℃以上开始发芽,幼苗期适温为 20~28℃,开花结果期适温25~30℃,种子在0~10℃条件下可安全越冬。全生育期为180~190天。适宜水深50~100 cm,要求水位稳定,流速小。耕作层深30~50 cm,适宜有机质较多而不过肥的土壤。1 形态特征 须状根系由叶柄基部束状须根构成,长达1.5m。种子下…  相似文献   
26.
太湖莼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太湖莼菜的营养、药效与烹调莼菜的珍、稀、优曾为多少名人所倾倒。在古代文人雅士的诗篇中,就留有许多赋莼美诗。《方岳羹蓴》曰:“烟雨中间几白欧,藕花麦叶小亭幽,紫蓴共煮香涎滑,吐出新诗字字秋。”杜甫诗曰:“君思千里蓴,  相似文献   
27.
经过多年引种、筛选、杂交和系统选育,培育出了大红、粉红、橙黄、米黄、橙红、深红、棕紫等多种颜色的彩色樱桃番茄系列。均为无限生长型,果圆球形,单重12-15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左右,每穗结果20-50只,单株结果总数200只以上。单株产量3kg左右,667m^2种植2000株以上,总产量4000-5000kg。  相似文献   
28.
为缓解苏芡前期虫、萍及丝状藻类等生物的为害,减少农药用量,积极尝试生物防控、绿色生态种养新技术,探索发现在苏芡定植前后15d向田中投放规格170~400尾/kg的草鱼,每667m2放养0.5~1.1kg,进行萍害和藻类的拦截,成功率可以达到95%以上,且早期无虫害发生。该技术可实现每667m2减少农药使用2次,同时,节省了捞萍、打药等用工成本,平均每667m2增收节支399~511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9.
正芡实,又名芡、鸡头、鸡嘴莲,是睡莲科芡属一年生大型草本水生蔬菜,原产东亚,性喜温暖,浮水栽培,不耐霜冻。目前我国芡实主要分刺芡(曾名北芡)和苏芡(曾名南芡)两类。刺芡为野生或半野生种,分布于全国各地。苏芡原产于江苏苏州市,据记载,早在明朝正德年间苏州葑门外杨枝荡和车坊江田何家荡已有种植,距今已超过500余a。  相似文献   
30.
太湖莼菜     
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是睡莲科莼属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蔬菜。莼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各种糖类,多种矿物质和各种氨基酸。食用莼菜具有一定的养血作用,对人体生长,促进胃液分泌,防止肝脏病害有一定效果,同时还具有下气止呕、消炎解毒和抗癌的功能。莼菜的嫩茎、嫩叶和嫩梢外包裹着透明胶质,是一种有名的高档蔬菜,“莼羹鲈鱼烩”使人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