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野罂粟花粉介导法转萝卜抗菌肽基因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罂粟开放花蕾为受体,以载有萝卜抗菌肽AFP(antifungal protein)基因的质粒pBIAFP为供体,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加入新鲜花粉与含有目的基因质粒DNA,进行了野罂粟基因转化试验,结果表明,蔗糖浓度110 g/L是花粉介导法进行野罂粟基因转化的理想介质,不会对花粉萌发能力造成大的影响,花粉粒破损率比较小。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啤酒花在高温35℃、湿度10%培养条件下的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试管苗明显优于固体培养,且成本更低;液体培养基的量、接人的芽数、培养基的支持体对啤酒花脱毒苗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正>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又称酒花、酵母花,属桑科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是制造啤酒的关键原料,每制造1 000 L啤酒约需要干啤酒花1.5 kg。甘肃是我国啤酒花主要种植地,啤酒花颗粒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但目前多数种植区的啤酒花达30龄,病害严重,品质差产量低。针对这些情况,甘肃啤酒花主要栽培区利用脱毒技术对基地进行更新换代,以解决啤酒花品种退化及α-酸逐年降低的问题。现将啤酒花组培苗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4.
不同基因型甜叶菊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宜甘肃河西绿洲灌区种植的甜叶菊及高光效育种材料,对引进的14个不同基因型甜叶菊种质资源光合生理特性、产量和甜菊醇糖苷含量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甜叶菊整个生育期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Pn)、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气孔导度(stomata conductance,Gs)变化均呈"低-高-低"的单峰曲线,且峰值都出现在现蕾期。各次测定表明各基因型间Pn、Tr和Gs与干叶产量、甜菊醇糖苷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HX-2和ZY-0911两个基因型光合速率和干叶产量均较高,分别较平均值提高9.18%、8.66%和6.41%、9.68%。基因型间甜菊醇糖苷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BY-0915-2和ZY-0911甜菊醇糖苷含量最高,分别为15.33%和14.30%,较平均增加31.31%和22.49%。综合分析得出,甘肃河西绿洲灌区要引种高光效甜叶菊进行栽培或作为育种亲本时,应首选引自安徽的8(ZY-0911)。  相似文献   
35.
风化花岗片麻岩地区坡改梯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前山区农村经济现状和旱作农业耕作技术条件下,采取一次性修筑窄面土坎水平梯田治理坡耕地,在5°、10°坡面上减流减沙效益平均分别为57.9%、89.8%,减少肥分流失分别为89.3%、95.9%,土壤容重平均降低4.0%,汛期土壤含水率平均提高20.7%,土壤肥分平均提高42.4%,大大改善了以土肥水为重要特征的生产条件,有效地促进了土地不断“升级”和生产率的提高,增产22.4%~37.3%;同时,隙地开发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40%~50%,堰埂利用还可增加经济收入。工程简易和费省效宏的治理措施,对群众有极大的吸引力,仅4年间,在北师试区就推广面积500hm2,泰安市推广面积达5000hm2。  相似文献   
36.
崩岗洪积扇养分输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TK GPS定位技术对崩岗洪积扇的基本理化性质及洪积扇不同位点的养分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实验位于湖北通城县一处典型的崩岗洪积扇,研究发现碱解氮、速效钾质量比均随距离扇口距离的增加而有规律的增大,速效磷质量比随距离扇口距离的增加则表现出有增大的趋势,但局部规律性不明显。养分含量与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各主要养分含量均随取样高程、有机质质量比呈近线性分布,随粘粒质量分数的平方变化呈近线性变化,各主要养分在洪流作用下水平移动均很明显,但在洪流之后,碱解氮容易扩散而再分布,速效钾的再分布现象却不明显。  相似文献   
37.
崩岗不同土层土壤水力学特性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崩岗不同土层土壤水力学特性的差异性,采用离心法测定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筛选出适合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模型,结合统计模型,推求土壤的当量孔径分布、比水容量、非饱和导水率和扩散率,分析崩岗不同土层土壤水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崩岗土层从红土层到砂土层的变化过程中,土壤质地由黏土向砂土变化;Fredlund&Xing模型对崩岗土壤土水特征曲线拟合效果最好;参数θs、α、n随着质地变黏重逐渐减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的持水性能降低;土壤比水容量、非饱和导水率和扩散率受土壤质地和基质吸力的共同影响。在低吸力阶段,3个指标随基质吸力变化比较平缓,砂土层土壤比水容量和非饱和导水率最大,扩散率最小;而在高吸力阶段,砂土层土壤的这些指标降低较快,且低于其他土层,各层土壤间导水率和扩散率差异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8.
环保酵素是以废弃果蔬、植物、厨余垃圾等为原料发酵制得的含有特定生物活性成分的产品,富含各种酶、有机酸、矿物质和微生物,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土壤改良材料。为了探明酵素改良土壤和供肥作用对当归生长的影响,给当归种苗绿色标准化繁育提供参考。以岷归5号为指示品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法设计,以田园土和含环保酵素的营养土按体积比2 ∶ 1、1 ∶ 1的基质培育种苗,以不施酵素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用量环保酵素对当归种苗质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田园土和含环保酵素营养土体积比为2 ∶ 1的基质更有利于提高当归种苗质量性状和产量,有利于增加当归一级种苗数。其中百苗鲜重和根冠比分别较不施酵素增加14.13%、29.13%;当归折合产量最高,为1 520.82 kg/hm2,较不施酵素增产13.06%。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罂粟幼苗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为罂粟抗盐性综合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罂粟种子进行处理并模拟盐胁迫环境,测定相关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结果]NaCl浓度的增加促使罂粟幼苗的苗高、根长、根冠比、根系含水量、茎叶含水量均明显下降。幼苗叶片中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也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且高浓度下上升幅度大于低浓度。[结论]60~90mmol/L是罂粟的耐盐临界点。当盐浓度增加到180mmol/L时,幼苗基本枯死。  相似文献   
40.
为探索卡那霉素(Kan)抗性筛选在转基因野罂粟上的应用,以含有几丁质酶(Chi)和β-1,3-葡聚糖酶(Glu)的双价基因的T0代转基因野罂粟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卡那霉素叶喷、叶片涂抹试验,筛选卡那霉素的最佳浓度;对T1代转基因植株进行卡那霉素筛选,并用PCR检验其阳性植株。结果表明:培养皿幼苗最佳叶喷浓度为50 mg/L;土培苗最佳叶喷和涂抹浓度为6.5g/L,连续叶喷或涂抹5d,每天1次。经卡那霉素筛选共获得12株转基因野罂粟植株,通过PCR检测,有4个株系已将Chi-Glu双价抗病基因整合进野罂粟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