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22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68篇
  24篇
综合类   179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组织模式,认为组织化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产业的总体经济效率,也能够增加农机个体经营者的收益,同时也便于管理,减少管理成本.各地农机管理部门应重视农业机械化的组织问题,积极研究适合当地的农业机械化的组织模式,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引导和扶持.  相似文献   
92.
土壤中烟嘧磺隆和莠去津残留对甘薯的药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玉米田除草剂烟嘧磺隆和莠去津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甘薯生长的影响,于2017年分别在河北省保定满城区、文安县、霸州市和石家庄藁城区采集甘薯田土壤样品,采用QuEChERS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UPLC-MS/MS) 测定了土壤中烟嘧磺隆和莠去津的残留量;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烟嘧磺隆、莠去津以及二者混用对甘薯的药害作用。结果表明:在甘薯药害表现严重的河北保定满城区、文安县、霸州市3地甘薯田土壤中烟嘧磺隆的残留量在11.80~87.97 μg/(kg土) 之间,莠去津残留量在2.71~8.40 μg/(kg土) 之间;而在石家庄藁城区无药害症状甘薯田土壤中只检测到莠去津,含量在3.43~4.42 μg/(kg土) 之间。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栽后20 d每千克甘薯田土壤中烟嘧磺隆含量大于1 μg时,甘薯产生药害症状;烟嘧磺隆对甘薯根系IC50值为3.74 μg/(kg土),IC10值为1.27 μg/(kg土)。土壤中莠去津含量在2~40 μg/(kg土) 范围内,对甘薯茎叶和根系没有可见药害症状,但对根系生长具有轻微抑制作用。烟嘧磺隆与莠去津按质量比10 : 1、5 : 1、5 : 2和5 : 5混用对甘薯药害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毒系数CTC50值分别为66.25、59.16、61.30和79.47。烟嘧磺隆对甘薯药害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小,整株或心叶黄化,根系发育受阻,侧根短粗。生产上造成甘薯药害的诱因是土壤中残留的烟嘧磺隆,对甘薯药害阈值为1 μg/(kg土)。  相似文献   
93.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病虫草害问题是制约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目前生产上控制稻田有害生物主要依赖于化学药剂喷洒,但常规人工喷雾和地面机械喷雾作业效率低,田间损苗严重,因此,小型植保无人机航空超低量喷洒农药服务越来越受欢迎。笔者对当前植保无人机在水稻生产上应用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阐明植保无人机超低容量低空喷雾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该项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
为有效防控盐城市水稻主要病虫害,从发生危害规律入手,提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明确水稻播前、苗期、分蘖拔节期、孕穗破口期需防控的主要病虫害。根据2016 年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分析气候条件特殊是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扎实开展水稻病虫害应用研究的迫切性,应用研究工作到位可大幅减少农药的使用。2016 年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示范,进行总结疏理,其效果十分优良,大幅减少了田间用药量。  相似文献   
95.
【目的】揭示猪CatSperB和CatSperG基因的存在、蛋白的结构特征、进化关系及时空表达特性。【方法】利用电子和分子克隆技术鉴定猪CatSperB和CatSperG基因全长cDNA,并利用定性RT-PCR和荧光定量RT-PCR进行CatSperB和CatSperG基因的时空表达研究。【结果】①分别获得了3 508 bp CatSperB和3 715 bp CatSperG电子转录子,分别包含3 330和3 483 bp开放阅读框,并经TA克隆测序验证,其CDS序列与人、牛、马和狗等的CatSperB和CatSperG基因的序列相似性在80%以上;②CatSperB分子质量为125.79 kD,为稳定蛋白;CatSperG分子质量为133.40 kD,为不稳定蛋白;③CatSperB和CatSperG 都包含 7 个通道蛋白保守的跨膜结构域,CatSperG蛋白C端含一个超螺旋结构,而CatSperB蛋白无明显的超螺旋结构信号;猪CatSperB和CatSperG与牛、狗和马的CatSperB和CatSperG蛋白同源关系较近,与人和小鼠的同源关系较远;④RT-PCR分析表明,CatSperB和CatSperG基因主要在睾丸中表达,但CatSperB在其它组织也有表达信号;⑤CatSperB和CatSperG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猪性发育的重要阶段,精子发生(60日龄)、初情期(90日龄)和性成熟(150日龄)前后都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获得了猪CatSperB和CatSperG基因的cDNA克隆及其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参数,揭示了CatSperB和CatSperG蛋白含7个保守的跨膜结构域及不同物种间的进化关系,证实CatSperB和CatSperG基因主要在睾丸表达,且其mRNA表达变化与公猪的性发育相一致。  相似文献   
96.
部分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对燕麦孢囊线虫的抗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麦孢囊线虫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原线虫。为筛选抗燕麦孢囊线虫的小麦种质资源,采用室内接种方法测试了104个国外小麦品种(系)和37个国内小麦品种对燕麦孢囊线虫的抗病性,并利用不同抗性评价标准在自然病田对37个国内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评价。室内接种试验表明,104份国外小麦品种(系)中有高抗品种(系)14个,中抗品种(系)12个,中感品种(系)27个,其他均属高感,37个国内参试品种均属感病品种。自然病田鉴定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37个国内品种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大差异。依据Andersen等的评价标准,37个小麦品种中有7个品种表现感病,30个品种表现抗病,与室内接种测试结果差异较大;依据Ireholm的标准,仅良星66表现抗病,其他品种均表现感病,与室内测试结果接近;依据Soriano等的标准,37个品种均表现感病,与室内测试结果相同。建议在筛选抗孢囊线虫小麦资源时首先采用Andersen等的标准进行初筛,然后利用Soriano等的标准进行田间评价。  相似文献   
97.
为测定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隐蔽质粒的拷贝数,并探究不同基因组制备方式及定量策略对质粒拷贝数测定的影响,分别采用试剂盒和水煮法制备爱德华氏菌基因组,通过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PCR测定两种不同总DNA制备方式下的隐蔽质粒拷贝数,同时测定试剂盒对染色体DNA和质粒DNA的回收率。结果显示,以试剂盒提取的总DNA测得的pEI1和p EI2拷贝数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分别为3.63±0.30、5.04±0.18和4.22±0.15、5.13±0.50,显著低于以水煮法测得的pEI1和p EI2拷贝数的绝对定量11.84±0.80、11.70±0.25和相对定量13.85±1.64、11.90±0.97。回收率结果显示,试剂盒对染色体DNA的回收率(45.8±4.1)%,显著高于对质粒pEII的回收率(25.1±0.5)%和pEI2的回收率(31.3±1.7)%。结果表明:通过实时定量PCR测定爱德华氏菌隐蔽质粒的拷贝数时,基因组的制备以水煮法为宜,爱德华氏菌隐蔽质粒pEI1和pEI2均属于中拷贝质粒。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介绍了笔者开展稻田蜘蛛研究的起因,江苏稻田2003—2017年害虫发生种类、危害状况和防治措施,江苏稻田蜘蛛主要发生种类、消长规律和部分生物学特性,稻田蜘蛛的保护措施、控虫应用及其出现的问题,利用稻田蜘蛛防控水稻害虫无需增加任何投入,简单、易操作实施,与传统的生物措施防控水稻害虫相比具有巨大优越性,并对稻田蜘蛛控虫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
潘家湾土家族乡位于素有“三峡门城”之称的宜都市西部山区,该地有利于作物糖分以及多种养分的积累,适宜种植延季茄果类蔬菜。从良种选择、播前准备、苗期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宜都市半高山早春辣椒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0.
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溶液对小麦种子进行处理,通过测定小麦种子发芽率、芽长、株高以及分蘖数,研究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20~250μg/mL,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对小麦种子发芽和芽伸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抑制作用与药物处理浓度和时间成正相关;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可促进小麦芽的生长,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促生长作用先增加后降低,其中50μg/mL为药物最佳促生长浓度;浓度为25~75μg/mL,药物对小麦幼苗分蘖没有显著影响,浓度100~200μg/mL时,药物显著降低小麦分蘖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