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25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甜瓜枯萎病拮抗内生细菌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势健壮的黄瓜、南瓜和甜瓜苗的根部及茎部分离获得294株内生细菌,与枯萎尖孢镰孢菌进行对峙培养,获得具有抑茵活性细菌18株,占总茵株数的6.1%.再利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对其进行体外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H-2、H-4、H-6、N-7、T-16、T-18 等 6 个菌株的发酵滤液对枯萎镰孢菌的桔抗作用较强,但H-1与H-4对种子萌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H-5、H-6 和 N8 等菌株对甜瓜幼苗具有促生作用,对甜瓜枯萎病的防效分别为75.6%、60.1%和66.7%.H-5 菌株对甜瓜枯萎病可能具有潜在的生防功能.  相似文献   
12.
利用特异性引物对2017年采自7个省(自治区)的84份玉米瘤黑粉病菌进行交配型a位点鉴别,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分析我国北方玉米主要产区玉蜀黍黑粉菌交配型a位点基因型种类及其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玉蜀黍黑粉菌交配型a位点基因型主要有mfa1mfa2mfa1+mfa2三个种类,84株菌株中,mfa1基因型和mfa1+mfa2基因型均有31株,占鉴定株数的36.9%;22株为mfa2位点,占鉴定株数的26.2%。通过筛选出的8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61条清晰条带,特异性条带55条,多态性位点所占比例为90.2%。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9~0.92,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5时供试菌株被分为6个类群,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揭示的玉蜀黍黑粉菌遗传多样性、交配型a位点基因型以及地理来源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菌株的遗传类群和交配型a位点基因型之间无密切关系,并且两者与菌株地理来源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菌肥在防治黄瓜枯萎病的同时对连作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和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了棘孢木霉菌肥对连作4年的黄瓜根际棘孢木霉菌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DNA拷贝数变化和黄瓜根际微生物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棘孢木霉菌肥对黄瓜幼苗期和速长期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24%和76.81%,均与药剂对照的防效差异不显著。棘孢木霉菌的DNA拷贝数出现2个高峰期,即黄瓜苗期和盛果期,其DNA拷贝数分别为235 000.00 ng/μL和80 500.00 ng/μL。黄瓜速长期、盛果期、生长末期的尖孢镰孢菌DNA拷贝数分别为15.41、54.87和18.36 ng/μL,且显著低于同一时期药剂对照和清水对照。黄瓜幼苗期、速长期、开花期和盛果期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度分别为2.24、1.98、2.52和2.12,均高于药剂对照。由此可见,棘孢木霉菌肥在防治黄瓜枯萎病的同时,还可以改善黄瓜连作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不同碳源对生防木霉菌T23、T56生长和生防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碳源培养木霉菌T23、T56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碳源对木霉菌生长、产孢量和生防活性的影响,以期获得木霉菌理想的碳源。同时,评价生物炭作为碳源或基质的效果。结果表明,葡萄糖、淀粉、乳糖、生物炭单独为碳源时,木霉菌生长和产孢以葡萄糖为较优;与生物炭复配后,以生物炭和葡萄糖的复配为最佳,T23与T56的菌丝干重分别为1.24、1.41 g,孢子产量分别高达177.5×107个/m L、172.5×107个/m L,第3天的生长直径分别为75.30、79.20 mm。T23与T56对镰孢菌的抑制作用以生物炭和葡萄糖复配的培养基最好,抑制率分别为83.42%、72.00%。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丝黑穗病菌对植株体内内源激素水平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玉米苗期接种丝黑穗病菌后植株体内生长素(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从寄主与病菌互作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的变化研究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玉米植株后,植株体内单一激素ABA含量提高;IAA、GA和ZR的含量降低;IAA/ABA、ZR/ABA、GA/ABA及(IAA+GA+ZR)/ABA的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激素间的比值变化较单一激素的含量变化更加显著,相对单一激素的调控作用,激素间相互作用对调节植株生长发育更为重要。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玉米的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的一系列变化可能是引起植株出现畸形症状(如节间缩短、植株矮化和丛生等)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6.
应用离体叶片点滴接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孢子悬浮液并进行电镜观察,研究小麦及其近缘种属叶片上病斑型的发生特点及病、健组织细胞内部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小麦相同发育阶段的离体叶上病斑型的变化仅与其自身抗病性遗传表达有关。小麦病斑的反应型变化过程,随时间在品种、叶位、不同发育阶段间存在差异,叶肉病变细胞中细胞器结构及功能完好的为14.3%,变化的为28.6%,解体和功能丧失的为57.1%;小麦近缘种病斑的反应型不随时间改变,仅在种属间存在差异,且叶位间的差异不显著,大赖草病变细胞中细胞器结构及功能完好、改变和丧失的均为33.3%。  相似文献   
17.
木霉菌REMI转化体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不同木霉菌转化体对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及机理,为木霉菌生物防治的合理利用奠定基础。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介导基因整合技术(restriction enzyme-mediated integration,REMI),通过插入线性化质粒DNA获得了生物防治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效果优于出发菌T21菌株(出发菌)的3个木霉菌转化体Ttrm31、Ttrm34和Ttrm55,对侵染花器和叶片的灰霉病防效分别比原生物防治木霉菌株提高了16.9%和8%。木霉菌转化体的产孢能力、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对碳氮源的利用能力及对高温的抵抗能力都有所提高;木霉菌转化体本身产生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均比出发菌高,因此通过REMI技术可以获得新的有益木霉菌转化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物菌株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水平。说明REMI技术可以用于改良生防木霉菌株的功能,提高生物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蛋白质电泳、基因克隆和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对耐高温木霉REMI转化体的抗逆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耐高温木霉REMI转化体的蛋白质谱带明显多于出发菌株T21,且差异主要集中在Rf值大于0.593的区域,该区域主要是小分子的热休克蛋白,说明影响耐高温木霉REMI转化体对温度耐受性的蛋白主要以小分子量蛋白质为主。对其中一种热休克蛋白HSP24的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不同木霉REMI转化体和出发菌株T21间该基因序列没有差异,但经荧光定量PCR对HSP24基因转录检测表明,耐高温木霉REMI转化体的热激蛋白HSP24的表达量有所增加,从而表明REMI插入提高了该基因的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19.
蔬菜保护地木霉菌rDNA-ITS序列和UP-PC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和ITS序列比对的方法,研究蔬菜保护地土壤中木霉菌种群分布和遗传多样性。木霉菌分离培养结果显示,共获得397株木霉菌,鉴定出11个种,分别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深绿木霉T.atroviride、哈茨木霉T.harzianum、粘绿木霉T.viren、微孢木霉T.minutisporum、拟康木霉T.pseudokoningii、黄绿木霉T.aureoviride、非钩木霉T.inhamatum、棘孢木霉T.asperellum、长孢木霉T.longipile和螺旋木霉T.helicum。经ITS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后,将木霉菌分为5个组。用5条通用引物经UP-PCR扩增后,扩增出46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3条,占总条带数的93.5%。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当相似系数为0.80时,可将24个菌株划分为9个组。UP-PCR与ITS序列相比,更能体现木霉菌种间和种内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差异性,可以作为木霉菌分类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木霉种类及棉籽皮菌糠上木霉产孢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北省栽培的食用菌上分离到了57株木霉,按Rifai和Bissett的分类系统共鉴定出6种木霉:康氏木霉、拟康木霉、哈茨木霉、桔绿木霉、长枝木霉和非钩木霉.其中康氏木霉和拟康木霉是河北省食用菌木霉菌优势种,分别占总菌株数的50.87%和26.32%,经过筛选向棉籽皮菌糠中添加黄腐酸可以增加木霉菌产孢量,可达6.5×108个/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