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蜡梅凝集素基因克隆及其对蚜虫、蛞蝓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蜡梅凝集素基因并研究其抗蚜虫和抗蛞蝓活性,为植物抗虫基因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材料。【方法】通过随机挑选克隆测序的方法,从蜡梅花cDNA文库中克隆蜡梅凝集素基因,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抗蚜和抗蛞蝓试验。【结果】从蜡梅花cDNA文库中克隆到了一个凝集素基因CpLEC(GenBank登录号:DQ352145),该基因全长871 bp, ORF框长558 bp, 编码185个氨基酸。该基因DNA分析表明其不含内含子。具有单子叶植物甘露糖凝集素基因家族的特征,有2个典型的甘露糖结合位点(QXDXNXVXY),和1个变异的可能结合位点(HXGXNXVXY)。Southern杂交表明,该基因在蜡梅基因组中为多拷贝。构建了35S启动子控制下的CpLEC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CpLEC,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获得抗卡那霉素的植株。PCR和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CpLEC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并在转录水平上得到了有效表达。抗蚜虫鉴定表明,转基因植株及其离体叶片有效地抑制了蚜虫的群体增长率,平均抑制率分别为60%和68%。抗蛞蝓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有明显的抗蛞蝓活性,转基因烟草虫害指数为0.17,远低于非转基因烟草的虫害指数0.96。【结论】克隆获得了蜡梅凝集素基因CpLEC,通过转基因手段分析其抗蚜和抗蛞蝓活性,结果表明该基因对抗虫基因工程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马婧 《中国林业》2008,(23):58-58
攀缘植物是指茎蔓旋转向上或细长柔软不能直立,但能攀附于支撑物,缘之而上的一些植物。其种类丰富,在园林美化和绿化方面应用广泛。它们借自身茎干的缠绕攀登高处,或利用其特殊的攀附结构卷须、吸盘、生根和钩刺  相似文献   
53.
华庆地区长6储层属于典型的低孔、特低渗储层。利用不同成岩相真实砂岩微观模型进行了微观水驱油试验,对不同成岩相的微观渗流特征以及残余油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岩相的微观渗流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流体进入孔道的启动压力、波及面积、驱替方式以及残余油的赋存状态等方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成岩相的物性和孔隙结构微观非均质性的不同,结合真实砂岩微观水驱油试验驱油效率的估算结果,综合分析得出水云母胶结一残余粒间孔+长石溶蚀相是研究区最有利的成岩相,也是油气富集的最主要相带之一,长石溶蚀+绿泥石膜胶结一残余粒间孔相次之。长石溶蚀+水云母胶结一残余粒间孔相和水云母胶结+长石溶蚀相是主要的残余油赋存的成岩相,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加大对这类成岩相的研究。  相似文献   
54.
马婧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061-9062
以内丘县1960 ~2013年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初终霜日期、无霜期数据为依据,采用统计分析和滑动t检验方法,针对晚霜冻对内丘富岗苹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丘县终霜平均日期为3月30日,无霜冻期平均为206d;近年来内丘县无霜期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且富岗苹果花芽萌芽期和盛花期发生大面积冻害的有6年,这6年基本上均是受强冷空气的影响,降温幅度大,日最低温度、日最高温度在晚霜冻发生前呈现阶梯式下降、在晚霜冻发生后呈阶梯式上升,这为晚霜冻的预警和预防提供了准备时间.  相似文献   
55.
[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泡泡刺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及其潜在的抗逆作用,[方法]应用高通量RNA-seq测序技术对泡泡刺当年生新叶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泡泡刺当年生叶中获得了13 013 444 total reads,总核苷酸数为1 171 209 960 bp(1.09 Gb),组装拼接后得到48 921条unigene序列;Nr、Swiss-Prot、COG、GO、KEGG等数据库分析显示,有30 407个Nr注释,19 671个Swissprot注释,9 273个COG功能注释,46 153个GO功能注释,13 654个KEGG注释,并从KEGG通路中找到参与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片段186个。[结论]本研究获得了较好的泡泡刺转录组序列信息,并且其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代谢途径的相关基因,这为其抗逆机制、药用价值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56.
永宁县春麦后复种荞麦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个荞麦品种进行春麦后复种对比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信农1号综合性状最好,能够完全成熟,产量最高,达到2 979 kg/hm~2,能够作为春麦后复种作物。  相似文献   
57.
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施用等量化肥基础上,研究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大,水稻群体构成、株高、结实粒数有所增加;有机肥施用量为1 500 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为8 044.5 kg/hm2。  相似文献   
58.
为了明确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规律,用乙腈匀浆提取辣椒和土壤样品,经N-丙基乙二胺(PSA)、C_(18)分散固相萃取剂净化,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结果表明,在辣椒植株和土壤中添加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0.020~2.000 mg/kg,其平均回收率为88.5%~10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8.3%,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辣椒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05 mg/kg。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辣椒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氯虫苯甲酰胺在辣椒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0 d和4.8 d,噻虫嗪在辣椒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6 d和4.5 d。按照推荐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对辣椒施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最后一次施药后3.0 d,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辣椒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912 mg/kg和0.627 mg/kg,低于欧盟规定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辣椒中的最大残留量。  相似文献   
59.
将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第3组LEA蛋白基因CpLEA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结果发现CpLEA重组蛋白在体外低温胁迫下能够保护乳酸脱氢酶的活性,且转CpLEA大肠杆菌的抗寒性有所提高;该基因在拟南芥中超表达,拟南芥的抗寒性和抗旱性均有所提高,且抗性的提高程度与基因过表达的积累量正相关,证实该基因能够参与植物的抗逆过程,在低温和渗透胁迫响应中发挥一定作用。通过qRT-PCR进一步分析花蕾期和露瓣期蜡梅瓶插花在低温(4℃)胁迫后CpLEA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与对照(22℃)相比,花蕾期CpLEA表达量在低温胁迫后逐渐升高,48 h达到峰值,约为未处理表达量的28倍,随后表达量下降,但仍然高于对照;露瓣期时该基因表达量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72 h后达到最高,约为未处理表达量的9倍。室温下蜡梅瓶插花中CpLEA的表达量基本恒定,而低温处理则可诱导该基因在蜡梅花发育早期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