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5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7篇
  48篇
综合类   23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钾肥施用量对山旱地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钾肥施用水平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钾肥施用量均有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K2O用量达240 kg/hm~2时,商品薯率、产量、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均最高,还原糖、Vc和蛋白质含量有下降趋势。该水平下马铃薯商品薯率为80.56%,产量24 910.71 kg/hm~2,较对照不施肥分别提高49.07%、25.87%,较施氮磷肥处理分别提高28.61%、17.67%;干物质、淀粉、还原糖、Vc和蛋白质含量分别较不施肥处理提高18.34%、18.18%、16.13%、11.58%、16.40%,分别较施氮磷肥处理提高9.75%、14.14%、9.09%、8.09%、11.68%。综合产量和品质表明,试验区马铃薯栽培钾肥适宜用量为K2O 240 kg/hm~2。  相似文献   
102.
水利水保工程的建设长期以来存在机制不活,管理不善,投入不足以及重建轻管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西吉县水利水保工程管理体制的实施分了四个阶段,重点探讨了产权制度改革的治理模式与经验。  相似文献   
103.
1发病情况2008年1月20日至2月16日我基地一群存栏720头的保育猪(42~48日龄)发生了一起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先后发病415头,发病率57.6%;死亡136头,死亡率18.9%;淘汰无治疗意义的87头,死淘率30.9%。经过细菌分离培养与生化试验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  相似文献   
104.
在室内养殖箱中(31cm×20cm×30cm)开展4种不同饵料对方格星虫生长和存活影响的研究。试验共分4个处理组,分别为配合饲料组、马尾藻组、发酵马尾藻组和附着物质组,各设5个重复。在每个养殖箱底部铺设相同厚度(10cm)的细沙,投放5条方格星虫(0.95±0.13)g,养殖时间共60d。试验结果显示,附着物质组中方格星虫的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1.10%),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马尾藻组方格星虫的成活率显著高于配合饲料中组和发酵马尾藻组(P0.05),但是其特定生长率较低。试验结束时,各处理组沉积物中氧化还原电位值均降低,且配合饲料组、马尾藻组和发酵马尾藻组显著低于附着物质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配合饲料粉、马尾藻粉、发酵马尾藻粉直接饲喂方格星虫的生长效果较差,而附着物质有利于方格星虫的生长和存活。同时,附着物质的应用有利于保持沉积物氧化状态。因此,在方格星虫饵料中添加附着物质可以促进其生长,而在其饵料配制过程中大型藻粉、配合饲料粉的添加和加工方式仍需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05.
在RS与GIS的技术支持下,以地处西北半干旱区的城乡接合部-兰州市西固区为区域背景,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的坡度、高程下景观镶嵌结构的空间布局与空间镶嵌作用的机制。结果显示:随着坡度的增加景观镶嵌结构的多样性指数减小,斑块数量、破碎度先增加后减少,优势度先增加后减少;随着高程的增加,多样性指数,斑块数、破碎度先减少后增加,优势度则相反。景观镶嵌体在坡度与高程的分布上具有一致性,综合坡度与高程分区的景观分形模型模拟结果显示: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自然景观类型的复杂性远高于人工景观类型,而稳定性后者高于前者。由此得到以下结论:⑴影响本区景观格局最主要的因素是气候因素;⑵景观格局分布的垂直变化明显;⑶河流廊道在构建本区景观格局中也扮演重要角色;⑷2 类有可能通过改变景观类型的复杂性和影响着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6.
为解决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马铃薯专用品种缺乏的问题,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晋薯11号为母本、天薯9号为父本杂交,利用常规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了晚熟鲜食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9号。该品种在2019 — 2020年进行的国家马铃薯西北晚熟组区域试验中,2 a 18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32 49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6号增产3.0%。该品种生育期119 d左右,薯块卵圆形、黄皮黄肉、芽眼少而浅。薯块品质优良,鲜薯块茎含干物质204 g/kg、淀粉166 g/kg、维生素C 547 mg/kg、粗蛋白22.1 g/kg、还原糖3.5 g/kg。适宜在甘肃中东部、宁夏中南部、青海东部及生态类似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7.
大葱是我国广泛栽培的调味蔬菜及经济作物,在蔬菜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传统的人工种植大葱的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等问题,设计了多功能大葱种植机。该种植机通过挖土装置、传输装置、覆土装置、施肥装置、浇水装置、驱动装置和视觉识别装置,实现大葱种植的起垄、移栽、覆土、浇水、施肥和避障的功能。仿真结果表明,研究设计的大葱种植机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可满足大葱的自动化移栽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解"新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选育后期世代在长期选择下获得的遗传进展,对"新吉富"罗非鱼选育后期连续12个世代(F_9~F_(20))的生长性能进行了连续12年(2005-2016年)的跟踪评估。结果显示:随着选育世代的累进,"新吉富"罗非鱼选育后期世代F_9~F_(20)的生长速度、体重变异系数并没有呈现持续升高或持续降低的趋势,而是在世代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经过12个世代的连续选育,选育系F_(20)的生长速度比F_8提高了25.23%~69.34%,平均每代获得的相对遗传进展为2.00%~5.29%,不同世代的选育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动。研究结果表明,在选育后期连续12代的混合选育过程中,"新吉富"罗非鱼选育系获得了持续的遗传进展,由此推测,对"新吉富"罗非鱼的选育工作尚未达到选育极限,选育系F_(20)仍具有进一步选育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9.
通过测定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和监测池塘水质变化,研究分段养殖模式在对虾养殖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养殖实验在6口池塘内(0.267 hm2/口)进行,首先在其中2口池塘内进行对虾的中间培育,养殖密度为300×104尾/hm2.经过36 d和48 d的中间培育后,将对虾先后转移到其他4口池塘内,养殖密度为60×104尾/hm2,分别记为T1和T2组.剩余的对虾继续养殖在中间培育池塘内,记为C组.结果显示,经过分段养殖的T1和T2组对虾,在分池养殖阶段7d内,生长速度均明显增加,其特定生长率(SGR)分别达到9.36 %/d和6.76 %/d;养殖期间,T1组具有最大的SGR (9.36 %/d)和饲料投喂量,然而其饲料系数(FCR) (1.053)高于T2组(0.822);经过分段养殖的对虾FCR均低于C组(1.082).在分池养殖阶段的大部分时间,T2组对虾的SGR高于T1组;C组NH4+-N、NO2-N和Chl-a浓度低于T1组和T2组,而颗粒物含量(TPM)和总磷(TP)高于T1组和T2组;T2组Chl-a含量明显高于T1组和C组.结果显示,经过48 d中间培育后,即对虾体重约为2 g时进行分池养殖仍可保证对虾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大的生长速度,对于饲料的节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分池养殖阶段具有较多的饲料投喂,经过36 d中间培育后的对虾具有最大产量.分池养殖池塘内饲料投喂少于全期养殖,有利于养殖系统的稳定,然而单位时间内投喂量增加则会影响水质.分段养殖模式在提高分池养殖阶段对虾的生长速度和保持水质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为优化枸杞饮料乳酸发酵工艺,以红枸杞和黑枸杞为原料,加入不同比例乳酸菌混合发酵,以接种体积分数、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为单因素,以总酸、总糖、总酚及类胡萝卜素质量浓度和感官评定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3因素8水平的均匀设计试验和主成分分析,建立指标综合得分模型,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发酵前后的枸杞饮料进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HS-SPME-GC-MS)。结果表明,在单因素发酵试验基础上,经均匀设计试验和主成分分析可知,类胡萝卜素、总糖为第1主成分指标,总酸、总酚为第2主成分指标,累计贡献率达到82.353%。经模型优化,枸杞饮料最佳发酵工艺为接种体积分数2.7%、发酵时间41 h、发酵温度33℃。经验证试验,计算枸杞饮料综合得分为3.428 1。发酵后枸杞饮料共鉴定出37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8种,酯类9种,醛类7种,酮类5种,其他类8种,共增加了22种物质,醇类、酯类物质明显增加,烯烃类物质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