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园艺   9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黄瓜营养体苦味基因Bi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营养体无苦味的材料9110Gt(bibi)与有苦味的材料9930(BiBi)为亲本,对以两亲本构建的148个株系的RILs群体进行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分析,对Bi基因进行初步定位,两侧翼标记SSR19672和SSR00004与Bi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4.4和3.4 cM。利用两侧翼标记筛选以相同亲本构建的1 815株的F2群体中的重组单株,结合黄瓜基因组测序的结果及生物信息学的知识,在标记区域内开发了31对SSR标记,最终将Bi基因定位在黄瓜的第6染色体上,最近的两侧翼标记SSR02309和SSR00004与苦味基因分别相距1.7和2.2 cM。  相似文献   
112.
黄瓜复雌花性状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具有复雌花性状的华北保护地类型黄瓜材料9930和具有单雌花性状的欧洲温室类型黄瓜材料9110Gt构建的含148个株系的F9代RILs群体进行QTL定位分析。利用已构建的遗传图谱,使用MapQTL4.0软件进行多座位QTL模型(MQM)检测。共检测到8个控制复雌花性状的QTL,分布在第1、2、3、6、7染色体上。各QTL的LOD值在3.62 ~ 8.37之间,可解释8.2% ~ 20.0%的表型变异。6个QTL贡献率超过10%,位于第3染色体的Mp3.2贡献率(2007秋季20.0%,LOD = 8.37)最大;位于第6染色体的Mp6.2(2006春季13.9%,LOD = 5.95;2007秋季11.9%,LOD = 5.10;2009春季11.5%,LOD = 4.38)在两季的位置都很稳定。获得紧密连锁(< 10 cM)的特异标记(SSR04635、SSR13466、SSR00584、SSR10449)为将来进行QTL精细定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3.
不同黄瓜基因型子叶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不同黄瓜品种和自交系为试材,研究了基因型、激素(6-BA、ABA)对黄瓜离体子叶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黄瓜之间的再生频率差异较大,吉林旱瓜为最佳基因型,在培养基M7(MS+1.5mg/L6-BA+0.5mg/LABA+2mg/LAgNO3)上再生频率最高达97%,平均每外植体再生芽数为5.2;与对照相比,6-BA、ABA和AgNO3组合能促进芽的再生,显著提高再生芽数,其中6-BA是黄瓜子叶再生的必要激素,而ABA是促进子叶高效再生的激素;此外,MS培养基添加0.1mg/L6-BA能显著促进再生不定芽的伸长。  相似文献   
114.
115.
露地黄瓜新品种中农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农8号是用优良自交系211和273配制而成的优良黄瓜一代杂种。瓜色深绿有光泽,果面无黄色条纹,肉质脆嫩,商品性好;抗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一般每667m~2产量4000~6135kg,丰产、稳产;适于春、秋两季露地栽培,我国南北各地均可种植。除鲜销外,还可作为加工腌渍品种。现已累计推广2000hm2以上。  相似文献   
116.
用 15个形态性状指标和 11对AFLP引物组合对新泰密刺、长春密刺和山东密刺等 15份黄瓜品种遗传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形态学分类将欧美品种、华南型品种和华北型品种分为 3个类群,华北型品种进一步分成 2组,新泰密刺、长春密刺和山东密刺聚为一组;AFLP分析计算出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 0 .033 ~0. 686之间,聚类分析分为 8类,新泰密刺和山东密刺遗传差异较小,与长春密刺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7.
黄瓜抗病毒病材料的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病毒病是为害作物的主要病害,几乎所有作物都可发生病毒病。侵染瓜类作物的病毒种类较多,目前报道的从瓜类作物上分离和鉴定的病毒有28种,侵染黄瓜的主要有7种:CMV(黄瓜花叶病毒)、WMV(西瓜花叶病毒,原WMV-2)、ZYMV(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ZYFV(西葫芦黄斑病毒)、PRSV-W(番木瓜环斑病毒西瓜株系,原WMV-1)、MWMV(摩洛哥西瓜花叶病毒)、CGMV(黄瓜绿斑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118.
黄瓜对霜霉病和白粉病抗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国内外29份典型黄瓜品种(系)和两个杂交组合的4个分离群体为试材,研究了黄瓜对霜霉病和白粉病抗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苗期和成株期,29份黄瓜材料的霜霉病和白粉病病情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98和0.6772,均呈极显著正相关;K8×K18组合的BC1P1和F2群体的霜霉病和白粉病病情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25和0.4933,K10×K18组合分别为0.4976和0.2868,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采用AFLP分析,发现E25M63-103标记与控制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某个数量感病基因紧密连锁,进一步从分子水平验证了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某个抗性相关基因是紧密连锁的。  相似文献   
119.
保护地黄瓜早期产量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本所“九五”攻关期间选育出的 6份保护地黄瓜自交系前期产量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保护地黄瓜早期产量的遗传基本符合加显模型 ,以加性效应为主 ,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总方差的 77.8% ,其广义遗传力为 71 .4 5 % ,狭义遗传力为 5 2 .4 9%。 6份材料中 981 0 6、雌性系 91 1 0G和 4 6G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值均高 ,是选育早熟品种的优良亲本。 1 5个杂交组合中 ,特殊配合力以 91 1 0G× 32最高 ,其次是 4 6G× 32和 4 6G×981 0 6。  相似文献   
120.
正中农37号黄瓜2015年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一代杂交种。植株生长势较强,分枝弱,以主蔓结瓜为主,第1雌花始于主蔓第5节左右,坐瓜能力强。瓜棒状、长35厘米左右,瓜把长3.5~4.0厘米,单瓜重250~300克。瓜皮深绿色、有光泽,刺白色、较密,瘤小,口感甜脆,商品瓜率高。早熟,前期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