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7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林业   389篇
农学   332篇
基础科学   428篇
  266篇
综合类   1865篇
农作物   230篇
水产渔业   162篇
畜牧兽医   1489篇
园艺   411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鸡毒支原体感染,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鸡等禽类的慢性呼吸道病。鸡毒支原体具有一般支原体形态特征,格兰氏染色阴性,发酵葡萄糖,不水解精氨酸,不从尿素取得能源,对毛地黄皂苷敏感,还原四氮唑,吸附鸡红细胞,溶解绵羊红细胞。鸡毒支原体具有缓慢运动的能力,此种能力可能与其某种特殊超微结构有关系。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一些养鸡场在防控疾病过程中存在许多用药误区,这样不仅使鸡体产生耐药性,还会降低药效、增加用药成本、甚至延误用药时机,使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给生产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养鸡生产中要做到科学用药、及时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3.
韩文格 《科学种养》2011,(10):33-34
一、雏鸡1~3日龄的生理发育特点及管理措施 1.1~3日龄的生理发育特点。雏鸡的组织刚出生时不成熟,必须进一步分化成成长的组织。1周龄之前是分化阶段,前3天尤其重要,如果分化不好则影响以后的产蛋性能,时间越往前往往影响越严重。雏鸡分化顺序是:①心血管系统。  相似文献   
74.
正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是板栗的最佳栽培区,质优价高,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目前,青龙县板栗栽培面积5.3万hm~2,年产量不足3万t。有一部分适龄不结果的不良品种幼树,还有相当一部分板栗大树或老栗树为实生树。由于放任生长或粗放管理,徒长枝多,结果枝少,产量低,质量差;同时因树体高大,修剪、采收等作  相似文献   
75.
基于欧洲宇航局全球气候变化计划(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2000、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对"一带一路"沿线林地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一带一路"沿线林地呈下降趋势。俄罗斯、东南亚大部分国家以及印度等林地面积下降突出,仅中国林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林地转为耕地(52 473 km~2)和草地(14 848 km~2)是主要转出类型,耕地转为林地(19 539 km2)以及林地内部转移(386.55 km~2)是主要转入类型。俄罗斯和中国林地转入面积较大(>20 km~2),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以及俄罗斯等林地转出面积较大(>2 000 km~2)。  相似文献   
76.
应用新型涂白剂较传统涂白剂工作效率高、防病虫效果好、有效保护期长、防冻防灼效果好,并且还可减缓根部土壤盐碱化等。  相似文献   
77.
78.
用2种中性盐(Na Cl和Na2SO4)模拟江苏沿海滩涂土壤盐碱条件,配制不同复盐浓度,对大穗结缕草(Zoysia macrostachya)和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进行30 d复盐胁迫处理,分别测定根和叶中K~+、Na~+含量,探讨复盐胁迫下2种结缕草K~+、Na~+吸收与运输特点。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2种结缕草根和叶中Na~+的含量逐渐升高,中华结缕草的Na~+含量大于大穗结缕草;2种结缕草根和叶中K~+的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根中2种结缕草K~+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但大穗结缕草K~+含量增加较大,叶中2种结缕草K~+含量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2种结缕草根和叶片中K~+/Na~+随盐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但叶片中K~+/Na~+大于根中K~+/Na~+,表明盐胁迫促进了K~+向叶片运输。大穗结缕草的SK,Na逐渐降低,中华结缕草的SK,Na先降低后升高,说明2种结缕草对K~+和Na~+的选择性运输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79.
80.
花生种植的影响因子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畅销许多国家,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外商赞誉我国大花生果大粒饱,色泽鲜艳,不油不腻,清脆香甜。我国大花生杂质少,无黄曲霉菌污染,在四大国际贸易市场上,成交情况最佳。本文将主要探讨花生种植的影响因子分析及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