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0篇
  5篇
综合类   26篇
园艺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晋西葫芦一号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培育而成,于2001年3月16日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 该品种长势强,植株矮生,节间短,叶片深绿色,结瓜密,一株可同时坐瓜3~4个。早熟性好,播种后40天即可收获250克的嫩瓜。嫩瓜长棒形,皮绿色,有细密白色斑点,光泽度好,粗细均匀,瓜长20~25厘米,横径4~5厘米。瓜皮薄,肉厚,瓜籽少,可食  相似文献   
32.
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研究了10个西葫芦品种的株型结构,并对其进行了评价,旨在探讨日光温室西葫芦株型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4个株型性状中差异达显著水平和变异系数达10%共8个性状;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分量累计达到90.26%,第一主分量为蔓性、叶片特征因子,贡献率达73.96%,第二主分量为叶片倾角因子,贡献率达16.30%,二维排序表明品种东葫4号(S5)和东葫5号(S7)两个因子的协调性最好,其株型通风透光较好;聚类分析类平均距离D=0.733 7,依据株高和茎节把参试品种分为2大类:矮蔓和半矮蔓株型,类平均距离D=0.622 3,依据叶片倾角和叶面积分为4个亚类株型;二维排序和聚类分析结果的趋势相同;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第一主分量得分达显著正相关(r=0.962 4*),说明株型结构诸因子中株高、茎节长以及叶面积和功能叶片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形态因子;以产量对2类4亚类株型进行评价,表明适宜日光温室西葫芦长季节栽培的株型第一是半矮蔓大叶紧凑型,其次是半矮蔓大叶松散型,矮蔓株型可用于日光温室抢早上市栽培。  相似文献   
33.
滴灌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滴灌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滴灌专用有机无机复混液体肥与2 种常规施肥方法对番茄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有机无机复混肥套餐液体肥,显著增加了番茄植株高度和茎干粗度,比传统漫灌肥料表施模式产量增加了19.53%,Vc 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提高了13.39%、17.85%,硝酸盐含量降低40.06%。说明滴灌有机无机复混肥套餐液体肥可以促进番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4.
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冠层特性的差异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7年、2008两年在适宜密度下半矮蔓(1.8株/m2)和矮蔓(2.4株/m2)各2个西葫芦品种的冠层结构指标与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中,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品种的冠层结构不同,半矮蔓品种的冠层高度是矮蔓品种的1.63倍,最大叶面积指数较矮蔓品种高1.06,而叶面积密度较矮蔓品种低1.25m-1;半矮蔓品种的叶片较上举,功能叶片与主茎夹角在45°~65°之间,矮蔓品种的叶片比较平展,功能叶与主茎夹角在65°~90°之间,结瓜期平均叶倾角(mean tilt angle ,MTA)半矮蔓品种大于矮蔓品种;半矮蔓品种冠层的整体受光态势良好,消光系数平均为0.67,矮蔓品种为0.82。半矮蔓品种与矮蔓品种早熟性上差异不显著,但总产量显著高于矮蔓品种,平均增产24.3%,单株产量的显著提高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产量与结果中期的冠层结构指标相关性最大,其次是结果后期,与苗期相关性最小,结果期维持较高较稳的冠层高度、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较低的叶面积密度,有利于西葫芦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35.
36.
晋西葫芦一号为早熟西葫芦一代杂种,生育期约40天,瓜纵长20-25cm,横径4-5cm,皮绿色,瓜条粗细均匀,商品性好,籽少,品质好,耐运输,一般667m^2产量4334kg,生长势强,抗病性好,适宜保护地和露地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37.
长青王西葫芦是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园艺室育成的杂种一代新组合,原名97-20,1999年定名为长青王,近几年在邻近地区试种示范,深受菜农喜爱. 其母本为自选高代自交系9601-3A,果实长圆形,表皮光滑,果肉细腻,抗病性强,株型较小,父本为从国外收集的资源中经自交分离选出的自交系9601-4B,果实长棒形,果肉含量高,1996年进行配组试验,1997年在田间进行配合力测定,田间表现生长势强,抗病性好,株型中等,果形整齐,前后均匀一致,果肉脆,果色嫩,前期产量高,各种性状都优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早熟品种早青一代,花期比早青一代提早5~7天.  相似文献   
38.
番茄黄化卷叶病毒(TY)具有暴发突然、扩展迅速、危害性强、无法治疗的特点,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通过选择优良抗TY品种(一优),防治传毒媒介烟粉虱(一防),起双垄全膜覆盖技术,对TY病毒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9.
依据多年生产实践,根据茄子生理特性及日光温室环境情况,总结了日光温室茄子生产关键技术,以便农民在栽培过程中抓住主要环节,掌握促花促果,环境、植株、肥水调控的技术要领,生产绿色环保型产品,获得较高效益。  相似文献   
40.
西葫芦新品种——晋西葫芦一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西葫芦一号”(长青王一号)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而成,已于2001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并由山西省科委列为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一、特征特性长势强,植株矮生,节间短,叶片深绿色,雌花多,瓜码密,一株可同时坐瓜3~4个。早熟性好,播种后40天可收获嫩瓜。瓜长棒形,皮绿色,有细密白色斑点,光泽度好,粗细均匀,瓜皮薄,肉厚,籽少,可食部分多,适宜凉拌。单瓜重250g左右,商品性好,可作为特菜供应市场,一般每667m2产量6500~7000kg,高抗病毒病和白粉病。二、栽培要点1.播期 华北地区大棚春提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