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12篇
综合类   46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利用种间竞争进行有益微藻共培养和构建池塘优良藻相,文章探究了不同温度 (10、15、20、25、30、35 ℃) 和起始密度比 [小皮舟形藻 (Navicula pelliculosa)∶小球藻 (Chlorella vulgaris) 分别为1∶10、1∶1、1∶0.1 ] 对2种藻类生长竞争的影响。结果显示,单种培养中,10~15 ℃小皮舟形藻的细胞密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0~30 ℃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最大值为0.50×106个∙mL−1,35 ℃时停止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 ℃;10~15 ℃小球藻生长缓慢甚至停止,20~35 ℃细胞生长迅速,最大值为14.15×106 个∙mL−1,适宜生长温度为35 ℃。混合培养中小皮舟形藻生长速率均高于单种培养,且随小球藻接种比例增加逐渐升高,在适宜温度下,混合培养的细胞峰值显著高于单种培养;混合培养中小球藻的接种密度越小生长速率则越大,1∶0.1组显著高于单种培养组,1∶10组则显著低于单种培养组。小球藻对小皮舟形藻的竞争抑制作用较小,混合培养中,小球藻对小皮舟形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α)随温度升高和小球藻密度增加而增大,小皮舟形藻对小球藻的竞争抑制参数 (β) 随温度和小皮舟形藻比重增加而增大。2种微藻能够稳定共存。  相似文献   
62.
当前对于在精养池塘中如何配制和合理使用不同机械增氧方式缺乏系统的比较研究。该文为了探讨高温季节晴好天气不同机械增氧方式对池塘溶氧全天调控的影响,试验设计如下:于夏天高温季节集中对精养池塘应用3种不同增氧方式,在晴好天气的白天和夜间进行增氧效果试验。结果发现:无论增氧机开启与否,池塘的溶氧都存在明显的昼夜起伏,且在午后出现峰值。增氧机的开启增强了上下水层交换,削减了氧差,减少了上层溶氧的逸出损失,提升了下层水体的低溶氧水平。池塘上层溶氧起伏程度大于下层,下层溶氧变化滞后于上层(下层溶氧出现峰值落后于上层约2~5 h),且这种滞后性为增氧机运行所削弱。夜间增氧能向池塘补充溶氧,但仍不足以弥补鱼类和浮游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生长及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造成的溶氧损耗。单从机械增氧能力来看,叶轮式>微孔式>耕水机。综合分析节能和增氧效果,在精养池塘养殖环境下,白天开机增氧选择耕水机较为合适,而夜间应急增氧选择叶轮式更可取。试验通过对不同机械增氧方式增氧效果和能耗的系统比较,为合理选择和使用增氧方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该研究旨在使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人工湿地出水更加满足养殖水质要求。[方法]在长×宽×深为150m×0.5m×0.6m的养殖池塘排水沟内借助固着藻类反应器原理设计构建了生态沟渠,研究了生态沟渠对人工湿地出水溶氧恢复状况及深度净化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湿地出水溶氧经过生态沟渠后显著提高至4.41~7.91mg/L,pH值显著提高(P<0.05)。在150m长度范围内,生态沟渠水中溶氧量随着沟渠长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的趋势(P<0.05)。生态沟渠对人工湿地出水中NH4+-N、IMn和PO43--P等具有进一步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19.46%、13.38%和31.09%,对总大肠菌群的去除率范围在12.5%~78.13%。[结论]基于固着藻类反应器的生态沟渠能使人工湿地出水溶氧低的状况得到改善,N、P等物质得到进一步去除,可以作为与人工湿地配套的水回用系统。  相似文献   
64.
为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池塘养殖废水,结合生物滤池和水上稻作技术,设计并构建了一种适合于水稻种植的水处理系统。系统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29~0.58 m/d,气水比为2~4时都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水处理效果。将池塘养殖有机结合形成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在水力负荷为0.58 m/d,气水比为2的条件下,系统对养殖废水中TAN、TN、TP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33.75%~34.31%、59.21%~64.53%、68.43%~73.75%和71.66%~74.37%。与此同时,水处理系统获得7 127.01 kg/hm~2的水稻产量。由此实现养殖废水资源化利用,是一种可持续的水产养殖方式,可为我国渔农混作区池塘养殖废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5.
中国珍稀濒危荒漠植物保护等级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本文以中国西北荒漠地区50种荒漠植物作为定理研究的对象,根据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理论,选取珍稀濒危荒漠植物的分布区、分类学地位、生物学指标及利用价值4个指标,将生物学指标量化为乔木、灌木、多年生草本和1年生草本4个指标变量,将利用价值量化为科研、药用、饲(食)用、薪炭用和其它价值5个指标变量,分别构建判断矩阵,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定量研究各指标在珍稀濒危等级综合评价中的以重及重要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对50种珍稀濒危荒漠植物的保护等级进行排序,结论基本符合《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中国植物红皮书》的分级结果。盐桦(Betula holophila)、矮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贺兰山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var.alashanica)、沙生柽柳(Tamarix taklamakanensis)、四合木(Tetraena mogolica)、新疆丽豆(Colophaca soongoria)、喀什女蒿(Hippolytia kaschgarica)7种荒漠植物被列为1级保护,占总数的14%,裸果木等22种荒漠植物被列为2级保护,贴总数的44%,梭梭等19种荒漠植物被列为3级保护,占总数的38%,星毛短舌菊、盐豆木2种荒漠植物被列为等外,占总数的4%。  相似文献   
66.
文冠果种仁油与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对比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酯交换实验制备了以新疆产的文冠果种仁油和棉籽油为原料的两种生物柴油。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对其脂肪酸甲酯组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两种生物柴油的部分理化性质,并与0号柴油和国外生物柴油的标准进行对比。重点分析了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组分分布对其理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文冠果种仁油无需进行脱酸预处理,而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要求,更适合制备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67.
伊犁河是新疆最大的一条河流,本文于2019年6月、9月、12月对伊犁河流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了伊犁河干流、3条一级支流、3条二级支流及2个附属水库共23个样点的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质因子的关系。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88属141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数最多,共70种(49.65%),其次是绿藻门40种(28.37%),再次是蓝藻门17种(12.06%),裸藻门、金藻门、甲藻门、隐藻门种类较少,分别为2种(1.42%),4种(2.84%)、3种(2.13%)和5种(3.55%),种类数表现为干流>1级支流>2级支流,水库绿藻门种类明显多于河流,隐藻门种类只在水库样本中出现。优势种主要为硅藻门的脆杆藻(Fragilaria sp.)、小环藻(Cyclotella sp.)、针杆藻(Synedra sp.)、舟形藻(Navicula sp.)、桥弯藻(Cymbella sp.)、异极藻(Gomphonema sp.),其中脆杆藻(Fragilaria sp.)为全流域全年的优势种。伊犁河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数量均值为30.77×104 cells/L,生物量均值为0.67 mg/L;恰甫其海水库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数量和生物量均值分别为42.99×104 cells/L和0.41mg/L;温泉电站水库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数量和生物量均值分别为258.69×104 cells/L和1.02 mg/L;季节差异均表现为9月>6月>12月。Margalef物种丰富度(d)、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2.86、0.85、2.48和0.75,恰甫其海水库多样性指数值分别为2.41、0.56、1.55和0.56,温泉电站水库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8、0.66、1.82和0.73。河流样本受海拔、溶氧和总磷的影响较大,水库样本受水深、透明度和温度的影响较大。根据多样性指数和藻类丰度,对伊犁河水质评价总体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68.
张少强  陶玲 《农业机械》2020,(7):118-120
介绍了天水市残膜捡拾机适应性试验情况,包括试验内容、试验准备和试验数据。通过试验分析,得出结论,总结了取得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69.
模拟盐碱胁迫对小麦幼苗茎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玲  任珺 《种子》2008,27(12)
农田土壤盐碱化已经成为影响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NaCl和Na2CO3模拟盐碱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期茎长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4种小麦的茎长生长在大部分复合浓度条件下表现出显著差异,并随着浓度的增加而表现出降低的趋势,与无盐碱胁迫的茎长生长表现相一致,其幼苗茎长生长的耐盐碱性高低次序为:济南17>淄麦12>邯6172>泰山9818。在单一盐或碱胁迫条件下,小麦的茎长生长总是随着NaCl或Na2CO3浓度的增加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无论以NaC l浓度增加为主还是以Na2CO3浓度增加为主的情况下,小麦幼苗的茎长生长均随着浓度的增加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盐碱复合胁迫对小麦幼苗期茎长生长的影响机理还缺乏生物学及生理学上的解释,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0.
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阐明了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构成,并从创新主体组成、创新人才、创新市场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山西省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取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多创新主体相互衔接,各有侧重,引进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人才,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等措施,推动山西农业科技创新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