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新品种育成日久,却没有正式名分,这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我们以往好像并不在乎。好在“登录”的意识日渐强化,一批蜡梅品种有幸在年初获得了国际认可的“户口”。 2014年1月25日,一批我国育成的蜡梅品种通过了蜡梅国际登录中心的认证,首次获得了国际承认的合法身份。这里简单介绍几个首批国际登录的蜡梅品种。  相似文献   
62.
该文以园林树木学课程为例,围绕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探讨专业基础课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关系,提出系统整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措施,从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互动和教研结合、完善课程考核和成绩评价办法等方面,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3.
神农架及鄂西山区桑属(Morus)种质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神农架及鄂西山区桑属植物种质资源, 该地区共有桑种9个, 变种1个, 根据收集的410份资源, 探讨了桑属植物分布规律及适生环境, 种性特征, 珍稀资源. 分析讨论了来凤水桑的分类归属, 过渡类型的存在与亲缘关系, 并提出了珍稀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4.
二蹬岩林麝、猕猴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市,是1个以保护林麝、猕猴为主的省级专类保护区。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21科309属504种。其中:包含国家级保护植物6种。保护区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维管植物属的分布类型有14个。其中:温带属144种、热带属115 种。植物区系具温带特性,具有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多心皮、古老孑遗植物的存在表明, 该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保护区的植被群落可以划分为5种类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灌草丛林及竹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给林麝、猕猴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65.
麝香百合的叶片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对麝香百合 (LiliumlongiflorumThunb)叶片进行离体培养 ,可成功获得无菌苗。试验结果表明 :培养基MS BA 0 1mg/L NAA 1 0mg/L适于初代培养 ,有助于根和芽的分化 ;MS BA 0 5mg/L NAA1 5mg/L适于增殖培养 ,利于愈伤组织的产生 ,并促进芽的分化 ;生根培养基为 1/ 2MS NAA 1 0mg/L 多效唑 10 0mg/L ;当试管苗根长 1cm时移栽易成活  相似文献   
66.
台湾杉DNA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杉富舍多糖和多酚等物质,这对获取高质量的DNA造成了困难,采用常规CTAB法和改良的CTAB法分别对台湾杉DNA的提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规CTAB法提取的DNA含杂质多、难溶解、易降解;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DNA质量高,A260/A280比值在1.8左右,每1.0 mg干样可获取DNA200~600ng左右;电泳检测表明,所获得的DNA完整、无降解.通过对台湾杉RAPD-PCR反应体系中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台湾杉RAPD扩增分析的稳定反应体系.即20μL反应体系中舍1UTaqDNA聚合酶,0.2 mmol·L-1 dNTPs,1.8 mmol·L-1 Mg2 ,0.4μmol·L-1引物,40 ng模板DNA.应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PCR扩增获得的RAPD指纹图谱,带型清晰,重复性好,为进一步开展台湾杉的保育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采用典型样方法,对武汉市10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园的165个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植物群落中共有植物219种,分属74科156属;运用组平均法(UPGMA)对165个植物群落进行聚类分析,分为21种植物群落类型;利用Partrick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比较不同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其中群落类型紫玉兰-杜鹃-小苜蓿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最高,圆柏-八角金盘+山茶的物种丰富度最低,水杉-杜鹃+洒金桃叶珊瑚-早熟禾+车前的多样性指数最低,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程度表现为乔木层 ≈ 草本层 > 灌木层。在城市公园绿地中人工配置决定了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其他环境和人为干扰因素也影响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建议适当增加观赏价值高的乡土植物,构建物种丰富、层次复杂、结构稳定的近自然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68.
为了建立和优化亮叶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ily.)的ISSR反应体系,对模板DNA的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等影响因子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25 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40 ng模板DNA、1 U Taq酶、0.2 mmol/L dNTP、0.3μmol/L引物、1.5 mmol/L Mg2+、2.5μL 10×buffer的扩增效果最好.利用该优化的反应体系,筛选出了12条稳定性强、清晰度高、多态性高的ISSR引物,并对筛选出的12条引物在不同退火温度(51~56℃)下的扩增效果进行了比较,从而确定了每个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  相似文献   
69.
悬铃木成熟球果及果毛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悬铃木成熟球果及果毛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悬铃木成熟球果外部由小坚果及其基部的果毛组成,内部为头状花序的花托.球形花托表面有一层网状结构,其上着生小坚果及部分果毛,内部为花托的木质部分.果毛分为长直毛和齿状分枝毛,表面光滑,每根果毛都由若干个节组成,每个节为中空管状结构,管的外径约33μm,内径约23μm.果毛基部为短节组成的扁平管,中部为长节组成的圆形管,端部为尖刀状或分枝状.  相似文献   
70.
华东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花腐病对华东山茶的观赏性影响极其严重,为明确华东山茶花腐病的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提升华东山茶花期品质和观赏价值,采用组织分离法对云南省昆明市昆明植物园华东山茶的花腐病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从华东山茶品种‘五彩’(C.japonica‘Wucai’)的病组织中分离得到1株菌株,其在PDA培养基上为白色菌丝,培养7 d长出黑色的分生孢子;将分离菌株回接于华东山茶品种‘五彩’健康花瓣上,接种后划破的花瓣病症较为明显,花朵失色变黄褐,严重时花瓣干腐或湿腐,并且产生分生孢子,与田间的症状一致;经过多引物(ITS、LSU、β-tubulin)合并系统发育分析,分离菌株与葡萄牙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portugallica)聚集在同一分支。综上可知,引起华东山茶花腐病的病原菌为葡萄牙拟盘多毛孢(P.portugallica),这是葡萄牙拟盘多毛孢(P.portugallica)侵染华东山茶花朵引起华东山茶花腐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