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筛选出不同种源关系的优良反季节秀珍菇栽培菌株,为广西反季节秀珍菇优良栽培种源的选择及今后优良菌株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8个菌株的栽培品比试验,观测菌丝后期生长、出菇、黄斑病发病、子实体性状等特性,对8个菌株进行农艺性状评价;对8个菌株的DNA进行ISSR-PCR产物扩增电泳检测,以ISSR聚类分析图谱判定菌株的亲缘关系。[结果]菌丝生长后期不吐黄水、黄斑病发病率低、出菇整齐、产量高的菌株是台秀57(农)、广温秀珍和台秀(天达)菌株;子实体灰黑色且性状较好的菌株是台秀57(农)和秀珍P-6菌株;8个菌株遗传相似性水平为0.59~0.77,在0.59水平上8个菌株分为2个群,在0.68水平上分为4个群。[结论]综合分子遗传及栽培性状而言:台秀57(农)菌株各项栽培性状均表现较好,可以进行栽培推广;秀珍P-6、广温秀珍和台秀(天达)菌株可做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富硒能力较好、产量稳定且综合性状好的工厂化适栽秀珍菇菌株,并掌握其富硒规律,对10个低温刺激型秀珍菇菌株开展了耐硒水平、富硒能力、栽培出菇特性测试,并对不同菌龄菌棒出菇的子实体、子实体不同部位及不同生长发育期的硒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0~100 mg·L-1 Na2SeO3固体培养基上秀珍188、秀珍195和永州6号的耐硒能力较强;在0~10.0 mg·L-1 Na2SeO3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永州6号、秀珍P-6和台秀57富硒能力较高;综合出菇栽培表现,筛选确定永州6号为优良富硒菌株。永州6号秀珍菇菌棒菌龄为120~160 d出菇的子实体硒含量较高且稳定,菌盖的富硒能力高于菌柄,菇蕾期子实体硒含量最高。该试验结果为富硒秀珍菇栽培菌株选择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卢玉文  陈雪凤 《食用菌》2011,33(3):22-23
为了探索利用桑枝栽培猴头菇的关键技术,实施适合桑枝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筛选出适合桑枝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4.
以10个广西野生灵芝菌株为试材,采用酯酶同工酶分析和拮抗试验的方法,研究供试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广西野生灵芝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试验共检测到22条谱带,10个菌株间的谱带均有差异。各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6~0.95;在相似系数为0.55时,10个菌株可以分为3类,即菌株C3(红芝)为一类,菌株C9(白芝)为一类,C1、C2、C4、C5、C6、C7、C8、C10(黑芝)为一类;在相似系数为0.64时,黑芝类又可分为2类,即C1、C2、C4、C8、C10为一类,C5、C6、C7为一类。菌株C4与C10、C5与C7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大于0.90,亲缘关系很近,且这2对菌株间无拮抗,说明菌株C4与C10为同一菌株,C5与C7也为同一菌株。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广西蚕桑业发展迅速,每年有上几百万吨富含植物蛋白、糖类营养的桑树夏伐、冬伐枝条,而目前大都作为燃料被烧掉,非常可惜。猴头菇是一种十分珍贵的食用菌,自古就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一美称。猴头菇菌肉细嫩,柔软而清香,它不但营养价值高,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特别是对消化系统疾病。栽培猴头菇的原料很广泛,但利用桑枝栽培的报道却很少。为了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食用菌生产,我们利用桑枝代替部分原料进行猴头菇的栽培,并取得较理想的效果。1栽培季节及场所猴头菇属中温性菌类,菌丝生长温度为6~32℃,以22~25℃最适宜。子实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致病菌Dickeya zeae)是水稻重要细菌病害之一。细菌的鞭毛是重要的运动器官,迄今有关水稻基腐病菌的鞭毛系统、flh DC和fli A基因功能及其调控机理尚不清楚,明确这些鞭毛基因的功能,有利于进一步了解D.zeae的致病性综合调控网络、开发新型药物作用靶标以及制定病害防控策略。论文旨在明确D.zeae鞭毛系统中flh DC和fli A在致病性中的作用。【方法】以D.zeae野生型致病菌株EC1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一系列引物,PCR扩增待敲除的目标基因flh DC和fli A各自的上、下游片段,再以混合的上、下游片段为模板,扩增得到缺失flh DC和fli A的融合片段,双酶切纯化后连接到自杀性载体p KNG101上,构建带有反向筛选标记基因sac B的自杀重组质粒p KNG-Δflh DC和p KNG-ΔfliA,通过三亲转化方法分别将重组质粒导入野生型菌株EC1中,通过两次等位基因同源重组,PCR检测和测序验证,最终获得目标基因flh DC和fli A缺失突变体Δflh DC和ΔfliA;测定并比较突变体与野生菌的胞外酶活性、毒素活性、运动性、生物膜形成能力,以及对水稻的致病力和对烟草的过敏性反应(HR);进一步提取细菌总RNA,以16Sr DNA为内参来校正目标基因的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方法,比较野生菌和突变体Δflh DC和ΔfliA下游基因flh D、flh C、fli A和fli C的表达量差异。【结果】通过基因操作手段成功构建了基因缺失突变体Δflh DC和ΔfliA。表型测定结果显示,野生菌EC1的运动性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很强,而基因缺失菌株Δflh DC和ΔfliA的运动性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明显下降;野生菌株EC1对水稻种子萌发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突变体Δflh DC和ΔfliA则显著降低了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接种野生菌株EC1的水稻植株产生大面积褐色病斑,且腐烂程度严重,而接种突变体Δflh DC和ΔfliA的水稻植株只在接种的针刺部位周围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腐烂程度轻微,说明突变体菌株Δflh DC和ΔfliA显著降低了对水稻植株上的致病力。进一步的表型测定结果显示,突变体菌株Δflh DC和ΔfliA与野生菌EC1在产生胞外致病酶、毒素以及引起烟草HR能力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q RT-PCR分析结果显示,在突变体菌株Δflh DC中,flh D和flh C不表达,fli A和fli C的表达量较野生菌明显下降;而在突变体ΔfliA中,flh D、flh C和fli A均不表达,fli C表达明显下降。【结论】调控细菌鞭毛基因表达的主调控因子flh DC操纵子,以及表达鞭毛特异性因子σ~(28)基因fli A,是细菌鞭毛系统基因簇的重要组分。flhDC和fliA显著影响D.zeae的运动性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并显著影响水稻种子的萌发功能,在水稻基腐病菌的致病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感染锈斑病的平菇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柯赫法则、病原菌16SrDNA序列测定的方法分离并鉴定病原菌;采用测定细菌生物量的方法测定病原菌的适宜生长温度、酸碱度和盐度;采用抑菌圈法检测病原菌对抗生素敏感性,以期为研究病害发生与流行规律以及探索有效防治措施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锈斑病病原菌鉴定为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该病原菌适生长的温度为21~30℃,适宜生长pH为7~8,适宜生长盐度为0.5%~2.5%;该病原菌对红霉素、氨苄青霉素不敏感;对链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和土霉素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312.0、156.0、78.0、78.0μg·mL~(-1)。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利用废弃芒果枝、菠萝格等家具边材废料,进行了以芒果枝屑、硬质家具边材木屑为主料的配方栽培秀珍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芒果枝屑,30%家具边材木屑,20%棉籽壳,17%麦麸,2%石灰,1%轻质碳酸钙的配方出菇前中后期产量稳定,前7潮菇生物学转化率为85.35%,出菇后劲也足,第5潮的子实体厚度还有4.61mm...  相似文献   
19.
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新疆区域旅游竞争力可以明确竞争实力、自身优势及弱势,从而通过找到自身与旅游发达地区的差距,挖掘隐性发展潜力,释放显性竞争优势.以竞争优势理论、区域旅游系统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基础,构建了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对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以及各因子权重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得出新疆旅游产业竞争力具有很大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应着重以挖掘和提升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为重点,为实现建设旅游强区的最终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种桑养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几年蚕桑业在广西发展很快,但由于各地蚕农对种桑养蚕的知识和技术掌握不多,经验有限,虽然付出艰辛的劳动,却收益甚微.种桑养蚕,培育桑苗是第一步.自栽的桑苗自繁自育,播种培育壮苗、建园栽植壮苗,成园快、投产早、经济效益好.下面介绍作者近几年培育桑苗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