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2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转CBF1基因增强水稻的耐逆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改良水稻(Oryza sativaL.)的耐逆性,以来源于成熟种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耐逆相关CBF1基因导入粳稻品种秀水11基因组,经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验证,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T1代检测结果显示,所转基因已遗传给后代,且大多数株系的分离比符合3∶1。试验表明,在高盐与高渗胁迫下,转基因株系较非转化对照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生长优势,表现苗高负增长率较小,长出的根数较多,根长较长;经低温胁迫处理后,转基因株系的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这些结果证明水稻转基因株系的耐逆性得到了增强。  相似文献   
22.
霜霉病是甜瓜的主要病害,已成为制约甜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种作用机理的农药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为防治霜霉病提供更多药剂选择,提高防治效果,试验选取10%四唑吡氨酯悬浮剂、687.5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00g/L氰霜唑悬浮剂、20%霜脲氰悬浮剂和52.5%恶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等5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单剂或混剂进行甜瓜霜霉病防治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在发病前喷药,2次药后10d调查,10%四唑吡氨酯悬浮剂75g·h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687.5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032 g·hm-2、100g/L氰霜唑悬浮剂90g·hm-2、20%霜脲氰悬浮剂60g·hm-2和52.5%恶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472.5 g·hm-2对甜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10%、89.06%、88.02%、78.13%和75.00%;3次药后10 d调查,上述药剂防治效果分别为90.79%、90.51%、89.10%、84.16%和81.2...  相似文献   
23.
广西局地西番莲病毒病的病原鉴定及优势病毒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广西采集表现斑驳、花叶症状疑似病毒病的西番莲叶片样品,利用小RNA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侵染西番莲的病毒种类。参考测序结果采用DAS-ELISA和RT-PCR方法对2015~2018年间采集的385份疑似病毒病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引发广西西番莲病毒病的优势病毒种类。结果显示:小RNA共获得20 921 061 clean reads,拼接获得560个contigs,其中99个contigs被注释为夜来香花叶病毒(telosma mosaic virus,TeMV),97个contigs被注释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69个contigs被注释为东亚西番莲病毒(East Asian passiflora virus,EAPV),12个contigs被注释为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提取送测序的同批样品叶片的总RNA进行RT-PCR验证,可检测出TeMV、EAPV和CMV 3种病毒,未检出SMV。采用DAS-ELISA和RT-PCR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284份样品为阳性样品,检出率为73.76%,其中TeMV的检出率最高为64.16%,其次为EAPV和CMV,检出率分别为41.30%和11.43%;3种病毒存在复合侵染现象,其中TeMV+EAPV的检出率最高为24.94%,TeMV+CMV的检出率为4.16%,EAPV+CMV的检出率为0.26%,3种病毒复合侵染的检出率为4.94%。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的表达和分布情况,文章首先分析了油菜和拟南芥中PEPC基因之间的关系,同时参照拟南芥中4条PEPC基因扩增了针对甘蓝型油菜的探针,Southern blot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中PEPC基因肯定多于4条,而RT-PCR分析了不同时期种子中的PEPC基因的表达情况,表明PEPC基因在种子成熟过程中油脂、储藏蛋白质等贮存物质的积累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5.
水稻品种间蛋白质含量差异及其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用GQA—31型谷物品质分析仪测定了1274个水稻品种(系)的蛋白质含量,得到如下结果:稻米蛋白质含量表现为常态分布,1274个水稻品种(系)所测待的蛋白质含量最大值为14.2%,最小值为6.7%,平均值为10.85%,二九青、原丰早,广陆矮四号等几个当家品种位于中点附近,品种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环境条件影响稻米的蛋白质含量,但各品种的波动趋势基本一致。24个供试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在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年份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4和0.529,均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26.
利用花粉管导入法获得转反义PEP基因大豆植株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27.
利用返回式人造卫星搭载早籼品种中优早 3号干种子 ,研究比较其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对水稻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 ,空间诱变对M1 代成苗率、苗高和结实率的生理损伤明显比γ射线辐照轻 ,M2 代诱发的叶绿素缺失、株高及抽穗期突变的频率不及 30 0Gyγ射线处理。对空间诱变种子进行离体培养 ,叶绿素缺失和株高突变的频率有较大提高。空间诱变种子的愈伤组织经辐照处理后 ,绿点分化率和绿苗分化率下降 ,M2 的叶绿素缺失、株高及抽穗期突变频率超过空间诱变与离体诱变单独处理之和 ,也不同程度高于 30 0Gyγ射线辐照  相似文献   
28.
以4个草坪型高羊茅品种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多种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2,4-D浓度能显著提高高羊茅成熟种子愈伤组织诱导率,而同时辅之以ABA则能获得更好的诱导效果,其最佳组合为8 mg,/L 2,4-D 2 mg/L ABA;种子灭菌后纵切或切胚可使出愈率成倍提高;采用MS基本培养基和在培养基中添加水解酪蛋白与谷氨酰胺也有助于提高出愈率;诱导培养基中添加BAP在多数情况下导致出愈率降低,但对改善愈伤组织质量有利.  相似文献   
29.
以从4个草坪型高羊茅品种成熟种子直接诱导获得的初始愈伤组织为起始材料,研究3种因素对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继代培养基中添加BAP和硫酸铜以及提高蔗糖浓度均能促进胚性愈伤组织形成,提高胚性愈伤组织频率,其适宜浓度分别为:BAP0.1~0.2mg/L,硫酸铜2.5mg/L,蔗糖60g/L。这3种因素中,又以添加BAP的效果最好,添加硫酸铜次之。4个供试品种间胚性愈伤组织发生能力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0.
植物种子重要成分的代谢工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锦清  吴关庭 《核农学报》2006,20(2):123-127,105
本文综述了植物种子重要成分(淀粉、糖类、蛋白质和油脂等)以及块茎、果实的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