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5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5篇 |
农学 | 26篇 |
基础科学 | 11篇 |
25篇 | |
综合类 | 118篇 |
农作物 | 36篇 |
水产渔业 | 23篇 |
畜牧兽医 | 31篇 |
园艺 | 12篇 |
植物保护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周年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固碳及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明确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黄淮海东部小麦-玉米周年产量与农田土壤固碳的影响,研究了双季秸秆不还田(NS),夏玉米季秸秆还田(SS),冬小麦季秸秆还田(WS)和双季秸秆还田(DS)对0~40cm各土层土壤容重(SBD),有机碳含量(SOC)、储量(SCS)和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固碳能力(CPC)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尤其是双季秸秆还田模式显著降低土壤容重,促进0~30 cm各土层0.25 mm粒级团聚体向大团聚体团聚,5 mm、5~2 mm和1~0.5 mm粒级团聚体质量比例显著升高,平均增加57.2%、25.0%和13.7%;同时,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提高22.7%;与NS相比,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幅为4.0%~20.7%;有机碳储量增幅为0.2%~14.7%。且双季秸秆还田对0~30 cm各粒级团聚体关联SOC和土壤固碳能力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0~30 cm土层中秸秆还田量与SOC、SOC与MWD均呈显著正相关;而SOC与SBD则呈显著负相关。在30~40 cm土层中,各处理差异不显著。与不还田处理相比,各还田处理均提高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其中, DS处理增产幅度最大,两个周年平均增产达14.3%。双季还田模式是当前黄淮海区域土质提升和作物增产的最佳措施;单季秸秆还田能维持较高的土壤生产力,同时提供大量秸秆的饲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多元利用。 相似文献
82.
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和氮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及施氮量对土壤耕性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于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连续3个小麦生长季进行了田间定位试验。设3种耕作方式,分别为连续3年旋耕秸秆不还田、连续3年旋耕秸秆还田和前2年旋耕秸秆还田第3年深耕秸秆还田,每种耕作方式下均设4个施氮水平,施氮量依次为165、225、300和360 kg hm?2。与旋耕相比,深耕促进还田玉米秸秆的腐解,且增施氮肥能提高秸秆腐解速度,从而提高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秸秆不还田条件下,连续旋耕降低了0~3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结果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降低,且增施氮肥不利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秸秆还田条件下,连续旋耕提高了0~1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土壤容重随之减小,孔隙度增加;秸秆还田条件下,连续2年旋耕1年深耕比连续旋耕增加了10~3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了0~20 cm土层容重,增加了0~20 cm土层的总孔隙度和10~30 cm土层的毛管孔隙度。连续3年旋耕造成冬小麦减产,尤其是秸秆不还田处理,第3年产量较第1年下降5.0%~8.7%;旋耕秸秆还田较旋耕不还田平均增产7.3%~8.9%,但在第3年产量下滑;而旋耕还田后适时深耕还田比连续旋耕还田平均增加有效穗数14.5%,增加穗粒数5.7%,产量平均提高7.6%。在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增施氮肥有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225、300和360 kg hm?2氮肥水平的产量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宜采取秸秆还田、2年旋耕1年深耕、配施纯氮225 kg hm?2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83.
84.
气候变暖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冬春季和夜间的增温趋势显著。参考国外先进的田间开放式增温方法,2007—2009年在江苏南京开展了昼夜不同增温对冬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研究。全天、白天和夜间3种增温处理分别显著提前了冬小麦的灌浆期,并改变了灌浆期高于32℃高温的出现时间和天数,引起了籽粒中淀粉组分、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组分的明显变化。3种增温处理中,冬小麦总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提高了籽粒中直/支淀粉的比例。其中白天增温的直/支比最高,两年分别比对照提高6.9%和46.2%。增温处理使籽粒中总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并呈现对照>白天>夜间>全天的趋势。与对照相比,全天、白天和夜间增温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两年平均分别下降9.1%、5.4%、6.9%。增温处理对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比较复杂,但两年结果表明,白天增温对蛋白质组分的影响趋势一致,均清蛋白含量最低,球蛋白含量最高,谷/醇比最低。上述结果表明,气候变暖不仅将影响作物的生育时期,而且还直接影响温度高低。增温对冬小麦品质的影响比较复杂,不同年份及变暖情景之间的增温效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5.
(接上期) 3.3 超大稻米绿色有机栽培范例 福建水稻常年种植面积133.3万hm2左右,长期以来化肥、农药用量居全国前列,致使农药残毒含量高,影响品质,恶化生态环境;优质稻米比率尚低,常出现品质差的米滞销,优质米脱销,稻米生产比较效益偏低;水稻机械耕作水平低,机耕率约占40%,机插(抛)秧和机械收割率仅占5%.为了推动福建省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福建超大现代农业科技研究所承担省科技厅"无公害两系杂交稻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以超大连江(军垦)基地133.3hm2稻田作试验示范基地,经努力,初步形成一套水稻产业的"六化"模式,即耕制优化、栽培无公害化、品种优质化、抛秧化、栽培全程机械化、产业化,使稻米生产达到无公害,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86.
东北不仅是我国水稻尤其是优质粳稻的主要产区,也是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区域。近40年来,东北水稻单产的递增幅度与日最低气温的升高幅度呈显著正相关,历年颁布并推广的主要水稻品种生育期每10年也延长了2.8 d左右。近20年来,东北水稻实际播种期提早了3.7 d,收获期推迟了1.7 d,全生育期延长了5.4 d左右,种植重心也向北位移了近80 km。田间实际增温试验也发现,夜间温度继续升高1℃,东北水稻单产仍可以提高10%左右。上述分析与试验表明,气候变暖对东北水稻的增产效应显著。在未来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上,应从多抗品种选育、抗逆栽培创新和农田基本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增强稻田系统的抗逆性和稳定性,充分挖掘水稻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潜力。 相似文献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