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同种植密度,选用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研究果穗小穗轴维管束的解剖结构变化及其与不同部位子粒干重的关系。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小穗轴维管束的韧皮部发达,且其"喇叭"结构十分有利于子粒灌浆,败育子粒的小穗轴维管束则发育不良;相同粒位,ZD958的小穗轴维管束面积显著大于ND08的小穗轴维管束面积;两个品种的小穗轴维管束面积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小穗轴维管束的面积受密度影响较大,但受基因(品种)影响更大。耐密性品种在较高密度下小穗轴维管束的结构仍然正常,其面积虽然也减少但不足以成为灌浆障碍,这也是其获得高产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品种选育上,应优选小穗轴维管束面积较大的材料。  相似文献   
32.
微生物土壤调理剂对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土壤调理剂中添加不同比例微生物菌剂(棘孢木霉和芽孢杆菌)对辣椒(Capsicum annuum L.)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复合肥处理相比,施用土壤调理剂处理的辣椒株高、茎粗、叶片SPAD、辣椒产量及生物量明显提高;增施菌剂(棘孢木霉和芽孢杆菌)处理能进一步提高辣椒株高、叶片SPAD、坐果率和产量,且处理活菌数为每克2亿~3亿时,辣椒的产量明显提高,说明微生物土壤调理剂对促进辣椒生长及提高产量效果明显,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通过花生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复混肥中添加EDDHA-Fe、柠檬酸铁和硫酸亚铁后对土壤pH、铁的有效性和花生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形态的铁在石灰性土壤中的形态转化,以期探讨不同形态的复混铁肥在石灰性土壤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花生不同的生育期,添加柠檬酸铁、EDDHA-Fe和硫酸亚铁3种铁肥处理其花生根际土壤的pH较对照分别下降了0.18~0.30、0.06~0.15、0.04~0.07个单位。土壤施入柠檬酸铁和EDDHA-Fe复混铁肥后,土壤溶液有效铁浓度均显著高于添加硫酸亚铁的铁肥处理,分别提高了120.40%~167.60%和117.38%~159.38%。与硫酸亚铁复混铁肥相比,添加EDDHA-Fe和柠檬酸铁的复混肥能提高铁在有效形态中的分配,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铁的供给,且其花生叶片中活性铁和全铁含量均显著高于硫酸亚铁复混铁肥处理,单株花生果仁质量分别是硫酸亚铁复混铁肥处理的1.37倍和1.52倍,差异显著。此外,柠檬酸铁和EDDHA-Fe复混铁肥处理花生果仁中的全铁含量也显著高于硫酸亚铁复混铁肥处理,分别提高了31.4%和54.9%。综合分析花生的生长和土壤供铁特性,建议生产实践中复混肥添加柠檬酸铁即可达到增产、提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34.
控释肥残膜对土壤物理性质及油菜生长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盆栽油菜试验,研究了控释肥残膜对土壤某些物理性质及油菜生长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向盆栽油菜中添加控释肥残膜后,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明显增加,土壤比重变化不大;在一定范围内,油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叶片数及生物量都随土壤中控释肥残膜含量的增加明显提高,并且由于残膜的施用,油菜还原型Vc含量也有明显的提高,CRFRC2处理的还原型Vc含量高于其他处理;控释复合肥由于养分控释时间较长,在对油菜生长效应的影响上,与普通复合肥相比无明显差异;控释肥残膜在一定含量范围内对土壤和作物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5.
津稻263是由天津市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和2013年津稻263品种在江苏新沂稻区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株型理想,抗逆性较强,稻米品质较优,丰产性好。生产中应注意适期播种、适龄移栽、科学肥水运筹、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36.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硅钙钾肥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壤上施用硅钙钾肥(除T2外),能够明显增加水稻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水稻产量、秸秆重和总生物量,增产幅度可达4.6%~12.3%,说明硅钙钾肥在红壤水稻种植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正>犬、猫蠕虫病是犬猫的重要疾病之一,可引起犬、猫消瘦、贫血、消化不良,甚至死亡。并且随着犬、猫等小动物的患病,还会传染给人类,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犬、猫消化道蠕虫及抗虫药物的应用。1常见消化道蠕虫1.1线虫犬、猫易感染的线虫主要有:  相似文献   
38.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以普通碘肥为对照,研究了包膜控释碘肥对生菜富碘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碘处理与不施碘相比显著提高生菜叶片的碘含量。在两种施碘水平下(I 10和20 mg/kg,土),与普通碘肥相比,控释碘酸钾和控释碘化钾均显著提高生菜叶片的碘含量,分别提高了46.60%~61.16%、 46.59%~58.53%; 同时提高了生菜生物量、 叶片叶绿素含量、 维生素C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降低了生菜叶片硝态氮和丙二醛(MDA)含量; 碘酸根离子处理的土壤碘的淋失率高于碘离子处理; 施用控释碘酸钾和控释碘化钾后,土壤淋溶液中碘淋失量峰值出现时间延后,碘淋失率较普通碘肥分别降低了45.99%~50.97%、 39.18%~46.29%,差异显著。碘肥用量试验的结果表明,与施碘10 mg/kg相比,施碘20 mg/kg时显著提高了生菜叶片的碘含量,但对生菜品质及生理指标无显著影响。与普通碘肥相比,控释碘肥不仅显著提高了生菜叶片对碘的富集,还减少了碘素从土壤中的流失量,提高了碘肥的利用率。施用控释碘肥是培育富碘蔬菜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小麦/玉米轮作不同施磷水平7年14季定位试验土壤养分状况的分析与评价,探讨石灰性潮土有效磷耗竭和积累状况下土壤全磷、无机磷分级形态的变化规律,并运用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Olsen法、Mehlich3法、树脂交换法测定的土壤有效磷与各无机磷形态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初始土壤相比,N0P0K0、N2P0K2处理全磷总量分别降低了15.2%,29.7%,无机磷总量降低了13.5%,11.8%,N2P2K2、N2P3K2处理全磷总量分别增加了8.2%,27.2%,无机磷总量增加了11.1%,27.8%。供试土壤无机磷含量以Ca_(10)-P、Ca_8-P为主,施用磷肥可提高Ca_2-P、Ca_8-P、Al-P、Fe-P占无机磷总量的相对比例。(2)磷耗竭状态下,植物利用的无机磷来源于缓效磷源(Ca_8-P、Al-P、Fe-P;75%)、无效磷源Ca_(10)-P(11.5%~14.0%)、速效磷源Ca_2-P(7.5%~8.9%);无机磷盈余状态下,积累的无机磷主要转化为Ca_8-P(50%~70%)、Al/Fe-P(10%~23%)、O-P(8%)、Ca_2-P(0.2%~1.8%)。(3)Ca_2-P、AlP对3种方法测得的有效磷均具有正向作用且贡献率较大。Olsen法测定的无机磷主要是Ca_2-P、Ca_8-P,Mehlich3法主要是Ca_2-P、Ca_8-P、Al-P,阴离子交换树脂法主要是Ca_2-P、Fe-P。(4)Olsen法、Mehlich3法、树脂交换法均适于评价土壤有效磷水平,Olsen法最优。  相似文献   
40.
硅(Silicon,Si)是植物的有益元素,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耕地质量中起重要作用。以产量为目的的施肥结构导致土壤大中微量元素有效性失衡以及有益元素逐渐流失或被固定。本文综述了硅在植物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利用、肥料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进展,提出了主要研究方向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