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5篇
  5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为了解大豆行间覆膜栽培增产的产量生理基础,以高光效大豆品种黑农40为材料,进行了行间覆膜和不覆膜处理,对行间覆膜栽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土壤肥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行间覆膜并没有改变土壤根际微生物主要的三大类群种类的变化,仍是细菌总量最高,其次为放线菌、真菌数量最少.覆膜比不覆膜增加了大豆根际十壤微生物总量,细菌、放线菌、真菌增量高峰期分别出现在R1、R2、R1时期,总数量高峰出现在V2期;覆膜比不覆膜增加了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碳含量,覆膜栽培大豆各生育时期速率N、速效P、速效K的含量高于不覆膜(CK).因此,行间覆膜栽培增产的产量生理基础之一,是提高了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碳的含最,促进了土壤养分转化,促进了大豆牛长发育,提高了大豆群体光能利用效率,导致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192.
<正>真蛸(Octopus vulgaris)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八腕目(Octopoda)、蛸科(Octopodidae)、蛸属(Octopus)。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以浙江舟山、福建-广东-广西北海以及海南一线较多,山东沿海也有少量分布,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头足类,具有补血益气、收敛生肌的功效,在广东、福建一带被列为海味珍品,用为妇女生乳的滋补品。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自然资源愈来愈少。  相似文献   
19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现代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桂东县集体林权现状以及现代林业建设所面临的林权问题的分析和论证,从完善森林分类经营,明晰林地、林木权属,建立林农自主经营机制等方面,提出桂东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为南方集体林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4.
<正> 葡萄直插建园过去有过报导,但由于受技术条件所限,沿用者较少,真正作为建园技术在生产上应用,则是民权县首先涉足.早在1971年,该县王桥乡赵岗林场利用留圃苗(按1.3×1米的株行距,面积为0.176亩),获得第五年折合亩产12008斤的好收成,随后相继出现多处葡萄留床早丰产的园子.由这里我们得到启示,从而提出直插建  相似文献   
195.
大豆杂种后代的子粒性状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不同花色、粒形、粒重和脐色的48个品种配制成24个杂交组合,研究其后代子粒性状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近圆形×椭圆形,其F_1代为椭圆形,粒形指数和百粒重略高于中亲值;双亲花色相同而脐色不同的组合,无色脐×褐脐(或无色脐),F_1代均为无色脐,无色脐为显性,褐脐为隐性,其F_2代无色脐和褐脐的分离比例为3:1;双亲花色不同而种脐均无色的组合,F_1代为无色脐或蓝脐,蓝脐主要是白花亲本携带R基因所致,其F_2代蓝脐与无色脐的分离比例为9:7。种皮光泽度不同的品种杂交,F_1代种皮光泽度介于双亲中间,无显隐性之分。  相似文献   
196.
转Bt基因水稻的非靶标效应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为了解转Bt基因水稻对稻田浮游动物群落的安全性,本文以转cry1C基因水稻(T1C-19)、转cry2A基因水稻(T2A-1)及其非转基因亲本水稻明恢63(MH63)为材料,以浮游动物的种类和群落多样性为指标,研究并分析了转Bt基因水稻对稻田浮游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水稻不同生长时期里稻田中浮游动物种类变化不明显,数量变化明显,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在拔节期达到最大值。另外由于孕穗期不得不施用农药防治蝗虫,导致孕穗期浮游动物的数量及物种多样性显著降低,并且在使用农药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随着水稻的生长逐渐下降。但转Bt基因水稻对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及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对照非转基因水稻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与施用农药对水体带来的负面影响相比,转Bt基因水稻对水体环境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7.
张莉  陈怡  夏雨  李艳萍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8(12):163-164,204
《果农之友》2000年创办时,定位科普期刊,在外观形式厦内容上均有所创新;2002年公开发行后,继续拓展期刊生存空间,实行一系列措施,着力打造成农业科普期刊的新秀。  相似文献   
198.
草地在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畜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探明草地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对维护区域草地生态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数据集,分析贵州省1980-2020年草地空间转移特征,将景观格局与空间自相关相结合,深入识别草地空间分布格局演化规律及有效管理区域,并利用地理探测器量化草地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40年来,贵州省草地面积变化可划分为增长期(1980-2000年)、衰退期(2000-2015年)、恢复期(2015-2020年)3个阶段,草地面积总体上减少了176.88 km2。发生变化区域集中在西部与南部地区,以草地和林地、耕地之间的转移为主,草地总体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西部与南部高,东部与北部低”的特征;2)草地整体景观破碎程度增加,聚合度降低,形状趋于复杂,区县尺度的草地斑块更破碎和分散,但形状更规则;3)草地全局空间自相关程度减弱,局部自相关存在高-高聚集和低-高聚集的空间聚类现象,且集中分布在西部与南部地区;4)草地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海拔是主导因子,解释力最高,为42.9%。双因子的交互作用可增强对草...  相似文献   
199.
为了解不同诱食剂的补血肝精对宠物猫适口性及体况的影响,本试验将3种有效成分相同但诱食剂不同的补血肝精与同一品牌的猫粮等量混合后,采用改良后的“双盆试验法”投喂8只患有轻度贫血的11月龄布偶猫,2次/d,连续9 d。试验期间,受试猫试验期间采食数据、体重变化、可视黏膜检查,评价补血肝精的适口性和对受试猫体况的影响。结果显示,金枪鱼粉作为诱食剂的补血肝精首选率和采食量最高;该补血肝精产品能促进宠物猫的食欲,改善宠物猫的贫血状态,对宠物营养品市场有良好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