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为宁夏引种金银花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原产地山东省平邑县和引种地宁夏自治区贺兰县不同花期的金银花为试材,HPLC测定绿原酸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引种地金银花大白期绿原酸含量最高,为3.792%。原产地金银花银花期绿原酸含量最高,为4.076%。原产地金银花二白期和银花期绿原酸含量明显高于引种地。原产地金银花各个花期总黄酮含量均明显高于引种地,原产地以金银花二白期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968%,引种地以金银花金花期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683%。以上差异因山东平邑和宁夏贺兰的最低月均气温、年均降水、海拔等生态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所造成的。[结论]原产地与引种地金银花中的绿原酸、总黄酮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甘草愈伤组织再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多年野生乌拉尔甘草的不同营养器官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BA2mg/L+2,4D0·5mg/L;分化培养基为:MS+BA2mg/L+NAA1·0mg/L;以甘草芽做外植体愈伤组织分化率达到100%。利用愈伤组织进行再分化是较为理想的增殖途径,其繁殖系数达20~40倍。比芽的增殖系数高2·5倍。  相似文献   
13.
在宁夏干旱区弃耕地种植6种牧草建植人工草地,对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进行研究,探讨不同人工草地对弃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人工草地的土壤容重、pH、全盐均低于撂荒地,其中全盐含量显著降低;各禾本科草地保水蓄水能力均强于豆科草地,以披碱草的效果最佳;各人工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撂荒地,且豆科草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含量的效果强于禾本科草地,效果大小为紫花苜蓿沙打旺草木樨;禾本科草地提高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效果强于豆科草地,效果大小为披碱草扁穗冰草蒙古冰草;各人工草地表层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撂荒地;各豆科草地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各禾本科草地,而真菌数量较禾本科草地少,紫花苜蓿和沙打旺草地细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人工草地;禾本科中披碱草草地细菌数量显著多于扁穗冰草和蒙古冰草;土壤水分与放线菌、真菌数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盐与放线菌、真菌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与细菌、放线菌数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真菌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罗布麻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染色体常规制片法,结合显微摄影技术对罗布麻染色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罗布麻染色体数为2 n=14,核型公式是 2 n=14=6 M 2 m 4 sm(1 SAT) 2 T,全组染色体总长度为35.92 μm,长臂总长为 21.92 μ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60.97 %,总体积为15.19 μm3.  相似文献   
15.
北方红掌组培苗练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7(黄花)、L8(红花)红掌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品种、遮荫方式、种植密度、栽培基质对北方地区红掌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色品种遮3层遮阳网,选用株距4 cm×4 cm,沙子和草碳配比为1:1的基质,其练苗成活率最高可达86%。练苗的关键时期10 d左右。  相似文献   
16.
以大西洋、克新1号和青薯168的脱毒基础苗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基因型、pH值对马铃薯脱毒基础苗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叶片数、叶面积、株高、茎粗、节长、节数、根长和根条数影响,培养14 d时,测定各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基因型对10个农艺性状指标影响显著(p<0.05);5种pH值除对茎粗、节数、根条数影响不显著外,对其余7个农艺性状指标有显著性影响(p<0.05);3个不同基因型和pH值对马铃薯单株鲜重、干重、叶片数、叶面积存在显著性交互作用(p<0.05),其余农艺性状受基因型和pH处理交互作用影响不显著.大西洋快繁的适宜pH值为5.6~6.0,克新1号和青薯168快繁的适宜pH值为5.6~6.2,综合农艺性状良好.建议工厂化生产时,将pH值统一调到5.6~6.0,便于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马铃薯生长设置不同水平的钙肥施用处理,研究外源钙对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淀粉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钙处理下在贮藏后期马铃薯块茎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都高于低浓度钙处理和对照,高浓度钙处理的淀粉酶活性则低于对照.低浓度钙处理的马铃薯块茎蛋白质含量在贮藏过程中下降幅度最小,对照则降幅最大.  相似文献   
18.
19.
以野生乌拉尔甘草的不同营养器官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培养条件下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生长动态、相对生长量、糖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生长动态均呈S形曲线,最佳继代培养时间为24d左右。在黑暗条件下,根段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量最高,达577.29%,在光照条件下根茎芽愈伤组织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0.74%和1.553%。  相似文献   
20.
蝴蝶兰种子胚高频率诱导原球茎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不同成熟度的蝶兰杂交1号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探讨了不同激素配比、种子不同采收期以及在培养基中添加马铃薯汁和活性碳对原球茎形成、发育的影响以及对原球茎诱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了4个半月的未成熟种子胚最适宜离体培养,仅需要20 d就可形成原球茎,有效原球茎的诱导率达到100%.吲哚丁酸对蝴蝶兰未成熟种子胚的进一步发育以及诱导有效原球茎的形成和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适宜的吲哚丁酸浓度为1 mg/L.在加入附加物时,吲哚丁酸的浓度范围可提高到2 mg/L,其有效原球茎的诱导率仍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