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7篇
  16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探讨在酸性赤红壤条件下,大田甘蔗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菌剂对甘蔗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种群以及对甘蔗生长的影响,进行酸性赤红壤大田甘蔗接种AM菌剂的试验,初步分析其对根际土壤理化性质、AM真菌种群结构及其对甘蔗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施AM菌剂能促进甘蔗根系对养分的吸收,特别是对钾的吸收;提高土壤的p H值。原土壤存在4种不同类型的土著AM真菌:A.sp.1、A.sp.2、G.sp.4和G.sp.5,施用AM菌剂和化肥分别影响G.sp.5和A.sp.2种群。此外,凡施复合肥的处理,在根系中检测到较多的DSE有隔菌丝和微菌核。大田甘蔗施用AM菌剂,能增加甘蔗有效茎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2.
甘蔗黑穗病菌粗毒素对甘蔗愈伤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黑穗病菌(Ustiago Seitamimea Syd)的粗毒素处理三个甘蔗品种(新台糖10号、CP65/375和桂糖12号)的岔伤组织。接种粗毒素培养后,结果表明:甘蔗愈伤组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与品种的抗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53.
本试验采用甘蔗愈伤组织作离体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甘蔗黑穗病粗毒素滤液为选择压力,采用电导率,生长量,蛋白质含量作为选择抗病性突变性的一种技术方法加以研究,实验表明:粗毒素滤液具有与黑穗病孢子相同的致病性,可替代孢子用于甘蔗抗黑穗病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测定甘蔗愈伤组织受浸染后的生长量和愈伤组织的电导率,可作为选择抗病突变性鉴别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4.
西南岩溶区粉垄耕作和免耕方式下甘蔗地土壤优先流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西南岩溶区的典型农地甘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染色示踪技术,利用形态学解析手段,并结合土壤水分分层评价方法,对粉垄耕作和免耕方式下甘蔗地土壤优先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外部供水条件下,粉垄耕作甘蔗地水分下渗湿润锋迹线较免耕甘蔗地平缓,呈均匀整体形式下渗,平均下渗深度是免耕甘蔗地的0.95倍,其优先流染色形态相对于免耕甘蔗地的枝状分化状态,多以零散团块状分化形式为主;在相同外部条件下,免耕甘蔗地最先发生优先流现象,优先流的发生速度是粉垄耕作甘蔗地的1.45倍,平均优先流比达88.61%,大于粉垄耕作甘蔗地(82.89%),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沿土壤深度的增加,优先流在粉垄耕作甘蔗地土壤空间中的发展变化程度表现为次活跃—活跃—次活跃—相对稳定—次活跃,而免耕甘蔗地表现为次活跃—活跃—次活跃—相对稳定,免耕甘蔗地的优先流空间发展变化程度较高,主要发生在5—35cm土层范围内,相比粉垄耕作甘蔗地10—30cm土层深。粉垄耕作方式与免耕方式相比,降低了岩溶区甘蔗地土壤优先流的发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的保肥蓄水能力。  相似文献   
55.
文章分析了三门县油茶产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潜力,提出了发展目标、保障措施、预期效益等,以促进三门县油茶产业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6.
采用CFDA荧光染色技术监测木薯渣堆肥中的细菌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FDA荧光染色技术检测高温细菌的效果,阐明木薯酒精渣堆肥过程中的细菌动态,为堆肥进程的调节和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在30℃和60℃下对高温型和中温型细菌进行CFDA荧光染色,观察染色效果.同时采用CFDA技术和培养法对木薯酒精渣堆肥中的细菌动态和垂直分布进行监测.[结果]60℃下进行CFDA荧光染色能有效识别高温细菌.CFDA技术检测结果显示,木薯渣堆肥前期堆料中细菌以中温型为主,但随堆肥时间延长,数量逐渐减少;高温型细菌数量随堆肥时间延长迅速增加,并在发酵后期成为优势菌群.10~40 cm深度的堆料温度高,细菌以高温型为主;50 cm以下堆料呈酸性,温度降低,细菌以中温型为主.[结论]高温细菌是木薯酒精渣高温堆肥中的重要微生物群体,CFDA荧光染色技术可以检测出高温细菌,可用于检测木薯渣堆肥中的总高温细菌数量.  相似文献   
57.
‘桂糖58’号(GT58)是广西甘蔗的主推品种,‘桂糖29’号(GT29)是广西目前宿根性最好的品种,探讨这两个品种对肥料的需求特性,可以为指导该品种在蔗区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GT58’和‘GT29’为供试材料,在分蘖前施用不同水平的肥料T1(0%:0 kg/hm2)、T2(25%:562.5 kg/hm2)、T3(50%:1 125 kg/hm2)、T4(100%:2 250 kg/hm2),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新植甘蔗生长、产量、糖分等农艺性状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GT58’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甘蔗产量顺序为:T3>T4>T2>T1,其中T3和T4分别比对照T1提高了12.67%和11.11%(P <0.01);‘GT29’不同施肥水平下甘蔗产量顺序为:T2>T3> T4>T1,但是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即不同施肥处理对蔗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从品种来看,‘GT58’的产量高于‘GT29’,但是糖分低于‘GT29’。综合考虑甘蔗生长、产量品质及肥...  相似文献   
58.
为了探明甘蔗根际土壤 AM 真菌群落季节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2016 年 4 月、8 月、10 月和 12 月在里建甘蔗试验基地,采集 4 个施肥水平(0%、25%、50%、100%)下的甘蔗根际土壤,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施肥水平下 AM 真菌群落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 个季节共检测到 10 属 AM 真菌,AM 真菌 Chaol、Shannon-Wiener 指数 Shannon-Wiener 和 Invsimpson index 指数从春季到冬季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夏季最低;4 个季节共检测出 281 个 AM 真菌 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 OTUs 数目分别为160、68、103、198 个。4 个季节甘蔗根际土壤中球囊霉属(Glomus)占有绝对的优势,之后是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和多样孢囊霉属(Diversispora)。此外,也有少量的原囊霉属(Archaeospora)、巨孢囊霉属(Gigaspora)、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和两性球囊霉属(Ambispora)。不同季节 AM 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但总体来说冬季和春季种群结构相似,夏季和秋季相似,而夏季和秋季的 AM 真菌种类比春季和冬季的 AM 真菌种类多。  相似文献   
59.
60.
更正     
2002年2月至6月,我们在标准化肉鸡场中拿出4个场做带鸡喷雾消毒试验,每个场随机抽出3栋舍安装喷雾设备,其它舍作对比(统计表略),成活率提高1.7%,料肉比1.95:1(对照组2.01:1),少用药费0.13元,用作试验的四个场,一个场得过非典型新城疫,但做试验的那几栋舍,通过气管和肛门棉拭子采样进行病毒检测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