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嫁接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砧木、接穗和嫁接方法对黄瓜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穗对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不大;砧木对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较大,靠接的株高极显著地高于顶接,耐顶接的茎粗和成活率都显著地高于靠接,嫁接苗在嫁接后20天内的生长多不如自根苗,而在43天后则超过自根苗。  相似文献   
92.
 以甜瓜属(Cucumis)黄瓜与酸黄瓜的3种不同倍性异源多倍体 - 双单倍体种间杂种F1(2n = 2x = 19,HC)、异源三倍体黄瓜(2n = 3x = 26,HCC)和异源四倍体C. hytivus (2n = 4x = 38,HHCC)及其双亲为试材,比较研究过氧化物酶(POD)、谷氨酸脱氢酶(GDH)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AT)在不同倍性异源多倍体中的酶谱表达特性,探讨基因组剂量对酶谱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倍性异源多倍体的酶带染色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酶带数和酶带分布基本一致。在AAT同工酶中,酶带的表达随基因组剂量的提高而增强,在POD和GDH同工酶中,大部分酶带的表达随基因组剂量的提高而减弱。这些结果表明甜瓜属异源多倍体在不同的酶系统中,酶谱表达可能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基因组剂量效应。本研究结果可为  相似文献   
93.
为了选育耐热黄瓜品种,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耐热品种Poinsett97、热敏品种Boothbyls Blonde和它们的F1代为试验材料,研究黄瓜幼苗在28、38℃条件下,叶片中保护性酶类活性和膜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38℃热胁迫下,耐热品种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提高量明显低于热敏品种,而其保护酶SOD、POD活性和PRO含量的提高量明显高于热敏品种,CAT活性的降低量明显低于热敏品种。在F1代中,POD活性表现正向杂种优势外,其余均为负向优势。  相似文献   
94.
丝瓜病毒病分级标准和种质抗性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通过对丝瓜病毒病的发病率、病情分级和病情指数的研究,根据抗病等级,对112份丝瓜种质材料的抗性状况进行了鉴定、评价和筛选,并探讨了丝瓜种质病毒病抗性与丝瓜熟性、原产地、果形、植株长势及叶色的关系。结果表明:8份材料表现免疫、49份材料表现高抗、34份材料表现抗病、17份材料表现耐病、4份材料表现感病,大部分材料(91份)对病毒病的抗性在抗病级别以上。早、中熟的品种整体抗病性稍好,晚熟品种稍差;表现免疫的品种均分布在长江流域;品种的果形和叶色与病毒病抗性的关系不明显;植株的长势与病毒病抗性强弱有关,往往长势旺的品种病毒病抗性也强。  相似文献   
95.
以黄瓜品种长春密刺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了乙酰丁香酮(AS)的添加方式、浓度及共培养pH对黄瓜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侵染菌液和共培养基中加入AS均可显著提高黄瓜抗性芽诱导率,浓度以100μmol·L-1为最佳。共培养基的pH对黄瓜抗性芽诱导率也有影响,其中在pH 5.2的共培养基上黄瓜转化率最高。研究结果优化了黄瓜遗传转化体系,提高了黄瓜转化效率,为推动黄瓜转基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6.
本文通过对花魔芋植株群体的试验研究,较为详细地描述了不同大小(年龄)魔芋植株生长动态及产量形成特点,并对魔芋生育期的划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
甜瓜属种间杂交新种及其后代对低温的适应性反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甜瓜属种间杂交新种 (Cucumis×hytivusChen&Kirkbride ,2n =38)及其后代幼苗对低温逆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 :可能由于亲本染色体组间的功能不协调 ,在低温处理下新种幼苗出现代谢异常 ,丙二醛 (MDA)、脯氨酸含量变化大 ,冷害指数达到 3 5 ,表现对低温的适应性相对较弱。但新种与黄瓜的回交自交后代却表现出较强的抗性 ,超出了参试黄瓜品种。经 4d变温处理后 ,其冷害指数仅为 1 0 ,MDA含量为 9 2 μmol·g-1,在所有供试材料中为最低。这表明通过回交和自交 ,杂种代谢系统已基本恢复正常 ,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8.
紫色辣椒夏季坐果率及其主要光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季在塑料日光温室中采用人工蕾期授粉法,对18份紫色和21份绿色辣椒进行自交,并选择其中10份紫色和9份绿色材料做完全随机相互杂交,统计坐果率;选择叶片颜色具有代表性的5个品种,绿色品种7035、浓紫7033、中紫7037、略紫7034(叶脉为紫色)和略紫7039(叶脉为绿色),检测其叶片色素含量、主要光合过程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1)紫色品种平均自交坐果率(72.19%)高于绿色品种(37.12%),紫色品种×绿色品种坐果率(55.99%)高于绿色品种×紫色品种和(21.60%)。(2)紫色品种叶片花青素(An)含量、叶绿素a、b比值(Chl.a/b)都显著高于绿色品种,但两者Chl.b含量无差异;多数紫色品种的Chl.a及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高于绿色品种。(3)所有品种的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及Pn日变化趋势一致,紫色品种Pn达极大值时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以及一天中的高温时段实际Pn都显著地高于绿色品种,而表观量子效率(AQY)低于绿色品种。(4)绿色辣椒只在光系统Ⅱ(PSⅡ)的“反应中心水平”减轻过剩能量的伤害,紫色辣椒除此之外还在“天线水平”防止太阳能被原初反应过多吸收;与绿色品种相比,7033和7034所吸收(ABS/CS)、捕获(TRo/CS)和传递(ETo/CS)的能量总量较低,但同时耗散(DIo/CS)也低,而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和电子传递效率(ETo/TRo)等都很高。  相似文献   
99.
普通丝瓜第1雌花节位遗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第1雌花节位有梯度差异的普通丝瓜品种L001与L023配制组合,调查P1、P2、F1、B1和B2第1雌花节位,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离分析了第1雌花节位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普通丝瓜第1雌花节位遗传符合2对加性主基因 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 多基因)分别为54.45%、61.88%和58.91%,且以加性效应为主;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38.02%~45.1%。结论:对第1雌花节位进行定向选择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早熟性不太可能通过杂优育种来实现;以第1雌花节位均较低的材料作为双亲,才能提高早熟育种效率。环境对第1雌花节位的遗传影响较大,要不断地对第1雌花节位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野生种Cucumis hystrix(2n=2x=24)与栽培黄瓜C. sativus L.(2n=2x=14)种间杂种F1(2n=2x=19)及其双二倍体(2n=4x=38)自交S1~S4代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及花粉育性.结果表明减数分裂中期Ⅰ,杂种F1代花粉母细胞(pollen mother cell,PMC)染色体主要以单价体存在,染色体构型为16.75 Ⅰ+0.5Ⅱ+0.25Ⅲ+0.13Ⅳ;双二倍体染色体构型以二价体为主,伴随着自交,平均每个PMC所含二价体比例逐渐增加,非二价体配对比例减少.四分体时期,F1代不能形成正常的四分孢子,主要以多分孢子形态存在;双二倍体以四分孢子为主,并随着自交世代的增加,其比例增高.花粉育性观察发现,随着自交世代的增加,双二倍体花粉育性呈增高趋势.以上结果暗示,双二倍体在遗传上逐渐趋于稳定;双二倍体PMCs在后期Ⅰ和Ⅱ普遍含有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及染色体不均等异常现象,可能是导致其花粉育性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