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充分发挥陕南油菜生产的区位和生态优势,经过多年试验和生产研究,特制定出陕南油菜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为本区域油菜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内容主要包括播前整地、品种选择、适期播种、培育壮苗、移栽密植,以及施肥、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化学杀雄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本试验选用3种化学杀雄剂(苯磺隆、WP 1和WP 2)并设置不同的浓度,对4个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杨4、中11、早熟1号和早熟2号)和1个质不育系(中11 A)进行杀雄效果研究,获得了各供试油菜品种适宜的化学杀雄剂类型及施用浓度,为分别利用这4个油菜品种和质不育系中11 A作亲本进行杂交制种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对化杀油菜品种的种子生产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是将油菜菜籽生产、蔬菜、饲料、绿肥、旅游、蜜蜂采蜜等功能有机整合,形成适用不同区域的油菜“一菜多用”技术模式。油菜多功能利用可有效带动油菜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汉白玉是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创新培育出的首个适宜观赏、油用两用的油菜新品种,2017-2019年参加陕西省陕南观赏型油菜品种试验表现优良,2021年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1)610001。  相似文献   
14.
<正>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灌南县食用菌产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我们对灌南县的食用菌产业结构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1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自全面推进食用菌产业结构调整以来,灌南县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坚持把食用菌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科学规划、园区集聚、政策扶持、项目促动、服务引导、典型  相似文献   
15.
改良水稻对稻褐飞虱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稻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稻作区大发生,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选育和利用抗虫品种是控制稻褐飞虱为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对来源于普通野生稻的5个抗稻褐飞虱(BPH)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开发,通过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育和聚合BPH抗性基因到杂交水稻亲本中,获得了与抗BPH基因bph25(t),bph26(t),bph22(t),bph23(t),Bph24(t)紧密或较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这些标记的选择正确率达到60%~90%。成功地转育和聚合3~5个BPH抗性基因到5个杂交水稻亲本获得抗性基因聚合系。对其中9个抗性基因聚合系进行遗传背景分析和性状调查表明,遗传背景回复率已达90%以上,苗期和成株期(即全生育期)表现对BPH高抗性,主要经济性状与受体亲本(轮回亲本)基本没有差异。这些抗性基因聚合系在抗BPH水稻品种培育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研究结果为最终培育出一系列对BPH具有高抗性和持久抗性的水稻品种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高油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明确各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加快陕南地区高油育种进程,利用20对甘蓝型油菜首选的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核心引物,对陕南地区65份含油量达40.58%~53.52%的甘蓝型油菜育种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NTSYS-pc1.10e计算材料间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并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using arithmetic average,UPGMA)对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20对SSR核心引物中共筛选出7对最佳引物,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7个条带。供试材料的PIC值分布在0.33~0.86范围内,平均值0.5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54处将65份供试材料划分为两大类群。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较近,不利于陕南地区高油甘蓝型油菜的育种工作。加强种质创新,引进外来优良种质资源并加以改造利用是提高陕南地区高油甘蓝型油菜育种水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不同氮肥水平对直播油菜(汉油8号)产量及抗倒性的研究,确定汉油8号在汉中地区种植最优施肥水平区间。【方法】:参照乔春贵[6]的方法算倒伏指数,刘后利[7]提出的F=L/S计算出单位面的折断的力。数据:运用EXCLE对产量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1)在210~240 kg·hm~(-2)的肥力区间,汉油8号的产量最高。(2)成熟期汉油8号在不同氮肥水下的倒伏指数大小顺序为150 kg·hm~(-2)270 kg·hm~(-2)180 kg·hm~(-2)210 kg·hm~(-2)240 kg·hm~(-2)。(3)汉油8号成熟期抗折力大小顺序为210 kg·hm~(-2)180 kg·hm~(-2)240 kg·hm~(-2)150 kg·hm~(-2)270 kg·hm~(-2)。【结论】确定了汉油8号在汉中地区种植最优施肥水平区间,成熟期随着干物质的积累,抗折力明显加强,可以作为后期汉油8号抗倒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弹性虹膜拉钩在眼科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瞳孔状态是眼科手术中经常遇到的困难情况之一。近年来,为解决各种原因所致的小瞳孔问题,无论在手术方法还是在生物材料方面,国内外均进行了不懈探索。最初de Juan和Hickingbotham发明并设计出弹性虹膜拉钩用于小瞳孔白内障手术中以扩大手术视野便于撕囊。随着对弹性虹膜拉钩除的深入研究,有文献报道其可在半脱位晶状体手术中牵拉并稳定晶状体囊袋,亦可用于小瞳孔术眼的前、后段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现在就弹性虹膜拉钩在眼科应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乔  田晓莉  颜为  王宁 《作物学报》2015,41(12):1888-1898
为了探究棉花中上部叶片首先出现缺钾症状的生理机制,以中棉所41为供试材料,于2013—201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缺钾(K)土壤上(速效K含量64.0~70.9 mg kg–1)进行试验,设置低钾(225 kg K2O hm–2)和高钾(375 kg K2O hm–2)2个钾处理,以不施钾为对照,观察蕾期至花铃后期主茎叶缺K症状的发展动态,并测定了叶片的K+含量。结果表明,棉花叶片缺K症状并不是简单的自下部老叶逐步向上发展,而是从第10节位左右向上推移,并且这种推移呈跳跃式,植株中部某些叶位的叶片一直未出现缺K症状或症状很轻微。棉花这种缺K症状模式与叶片K+含量无必然联系。叶片K+含量基本遵循随叶位上升而增加的规律,符合缺K条件下的一般特征,但这种自下而上增加的幅度及增幅较大的部位在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年份存在差异。大部分叶片的K+含量随叶龄增长呈或快或慢的下降趋势,但在蕾期至盛花期某些幼叶和功能叶的K+含量会出现上升现象,如2013年的第7~第14叶、2014年的第13~第16叶。要揭示棉花缺K症状的生理机制,还需要从不同叶片对K+的敏感性、K+在整株水平的再分配等方面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南宁市瓜类作物蓟马种类和发生动态,为更有效地进行瓜类蓟马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于2009~2010年连续两年对南宁市瓜类作物上的蓟马种类、为害程度、主要作物生长期重要蓟马的发生动态进行调查.[结果]南宁市瓜类作物上蓟马共14种,分别隶属于锯尾亚目(Terebrantia)蓟马科(Thripidae)(3属13种)和管尾亚目(Tubulifera)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1属1种),其中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m)、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my)和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 Morgan)是瓜类作物上的优势种,花蓟马和黄胸蓟马主要停留在各种作物的花中,偶见在作物的其他部位停留;棕榈蓟马则大部分停留在作物的嫩尖上,少部分停落在叶片充分展开但偏幼嫩的叶上,花上数量稍少.在几种主要瓜类作物中,节瓜和南瓜受害最重,丝瓜受害最轻.[建议]苗期及时防治瓜类蓟马,以降低种群数量;加强水肥管理,使作物迅速生长,避过蓟马为害高峰期;拔除病株,减少病毒病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