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6篇
林业   3篇
  10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绿翅绢野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18、21、25、29和32℃5个温度对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各虫态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翅绢野螟在18~32℃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卵期、幼虫期、蛹期、产卵前期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47、13.07、12.46、7.60℃和10.98℃,有效积温分别为76.45、280.57、158.32、105.62和666.58日·度;根据有效积温法则预测该虫在南宁市1年的理论发生代数为6.25代,与实际发生情况基本相符,可在其预测预报中应用。  相似文献   
42.
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9月期间,通过野外采集、灯光诱捕方法,对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鞘翅目昆虫资源进行考察,共整理鉴定出鞘翅目昆虫25科181种。其中主要科为:天牛科29种,瓢虫科20种,叶甲科16种,鳃金龟科10种,象甲科10种,这5个科的种数占总种数的46.96%。保护区内的鞘翅目昆虫主要出现在4月份前后,共发现106种,占总种数的58.56%。在数量上,4月份的数量亦最多,是鞘翅目昆虫的主要发生季节,尤其是天牛类、叶甲类和金龟子类,在数量上常占明显优势。保护区的鞘翅目昆虫包含东洋种、东洋-古北兼有种、广布种和特有种,其中以东洋区系种为主体,占85.08%。  相似文献   
43.
在室内采用毒沙药膜法和毒土柱屏障法测定了噻虫胺、甲氰菊酯对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的触杀和驱避药效。结果表明,噻虫胺、甲氰菊酯毒沙药膜对台湾乳白蚁的LC50分别为3.01mg a.i.L-1和9.43 mg a.i.L-1。噻虫胺在低于4.5 mg a.i.kg-1的药土浓度下对台湾乳白蚁无明显驱避性,处理土壤有效阻杀台湾乳白蚁的浓度为5.37 mg a.i.kg-1;甲氰菊酯药土在低于20.0 mg a.i.kg-1的浓度下对台湾乳白蚁无明显驱避性或驱避性不明显,处理土壤有效驱避台湾乳白蚁的浓度为40.0 mg a.i.kg-1以上,表明噻虫胺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白蚁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44.
论文对南宁市隆安县板栗林优势种小头钩白蚁Ancistrotermes dimorphus(Tsaiet Chen)菌圃在土层中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头钩白蚁的菌圃在板栗林中一般分布在地表下2.0~52cm范围内,主要分布在2.0~31.9cm范围的土层内,约占菌圃数量的91.52%;小头钩白蚁菌圃在老板栗林中的分布主要属聚集分布,在幼年板栗林中的分布以随机分布为主,部分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45.
[目的]明确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Kuwayama)]雌雄成虫交配前期和雌虫产卵前期的时长及成虫交配、产卵和羽化的昼夜节律,为探索更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柑橘木虱防控措施和性诱防控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活体九里香幼苗和成株为试验材料,以自制塑料杯及养虫笼为试验载具,在室内控制环境条件及室外自然状态下对柑橘木虱成虫的繁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柑橘木虱成虫繁殖行为前期及繁殖行为昼夜节律数据.[结果]柑橘木虱雌雄成虫的交配前期分别为10.64±2.25和9.84±1.79 d;雌虫的产卵前期为12.58±2.90 d.成虫交配、产卵和羽化活动主要在2:00—21:00进行,其活动高峰期分别为9:00—10:00、11:00—12:00和9:00—10:00.[结论]柑橘木虱雌雄成虫交配、雌虫产卵和若虫羽化集中在白昼进行,雌雄成虫交配前期和成虫羽化日节律存在两性差异现象.可根据柑橘木虱成虫繁殖行为日节律的特点对其进行防治及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46.
[目的]明确褐纹甘蔗象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种类和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探索利用性信息素开展褐纹甘蔗象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褐纹甘蔗象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外部形态特征、类型和分布,以SPSS 21.0进行数据计算与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比较雌雄成虫间触角各节的长度、直径和感器数量差异.[结果]褐纹甘蔗象雌雄成虫触角外部形态一致,均为膝状,包括柄节、梗节和鞭节部分;触角上有刺形、毛形和芽孢形3种类型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有5种亚型,刺形感器有3种亚型,芽孢形感器有3种亚型,以毛形感器的数量和种类最丰富.褐纹甘蔗象雌雄成虫触角在感器数量上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结论]毛形感器在褐纹甘蔗象寻找寄主和配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雄虫触角上STⅠ、STⅢ和STⅣ的数量显著多于雌虫,与感受性信息素有关,而雌虫触角上STⅡ的数量显著多于雄虫,与寻找产卵场所有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近年来,柑橘砂皮病在柑橘种植区中发生普遍,对柑橘产业造成了较大影响,筛选出对柑橘砂皮病菌抑菌效果好的新型药剂,为田间防治柑橘砂皮病时选择更多轮换药剂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广西柑橘砂皮病果标样进行病原分离,结合形态特征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通过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21种药剂对柑橘砂皮病菌的抑制作用,从中选择抑菌效果好的药剂,测定其对柑橘砂皮病菌的毒力。【结果】从病果上分离获得3株具有柑橘间座壳形态特征的菌株,其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柑橘间座壳的同源性达99%,鉴定广西当地柑橘砂皮病菌为柑橘间座壳;从21种药剂中筛选出吡唑醚菌酯·壬菌铜、氟环唑·噻呋酰胺、喹啉铜·吡唑醚菌酯、氟环唑·吡唑醚菌酯和啶氧菌酯进行毒力测定, EC50分别为0.106、0.814、0.064、0.053、0.056μg/mL,其中氟环唑·吡唑醚菌酯的毒力最高。【结论】吡唑醚菌酯·壬菌铜、氟环唑·噻呋酰胺、喹啉铜·吡唑醚菌酯、氟环唑·吡唑醚菌酯和啶氧菌酯对柑橘砂皮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8.
玉米铁甲虫卵、幼虫空间分布型均属负二项分布。卵分布的基本成分为疏松的个体群,个体群大小约为3~4株玉米所占面积。在临界密度m。=2、保证概率90%下,卵量调查的序贯抽样的卵量区间为:T=20N±26.63N~(1/N)最大抽样数为27株;按改进的Iwao模型,序贯抽样的卵量区间为:T’=20N±27.36N~(1/N),最大抽样数为29株。  相似文献   
49.
50.
为研究贺州市八步区林区灯下趋光性昆虫群落多样性,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了定点调查。结果表明,共诱捕到昆虫8目55科464种20 929头,其中鳞翅目(Lepidoptera)种类最多,占调查总种类数的75.87%。在鳞翅目中,诱捕的夜蛾科(Noctuidae)昆虫种类最多,相对多度为3.182。此外,发现Simpson指数(D)和Shannon指数(H')评价的贺州市八步区林区灯下趋光性昆虫种群发生量和物种丰富度的时间动态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