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5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森林植被变化信息是遥感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基于ALOS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研究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对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通过隶属度函数,提取森林植被变化信息,并实地验证变化结果。研究表明: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ALOS遥感影像进行森林植被变化信息的提取,个数精度达到80.85%,面积精度达到84.90%。此研究为森林植被变化信息的提取提供了又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为观察依普菌素涂擦剂对牦牛牛皮蝇幼虫驱虫效果,在那曲地区选取100头牦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头,其中10头为试验组,10头为对照组,试验组用依普菌素涂擦剂按0.5 mg/kg体重剂量经背部给药,对照组不给药。试验2个月后,各组牦牛通过体表检查牛皮蝇幼虫感染情况并观察用药后驱虫效果及牛皮蝇死亡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对牦牛牛皮蝇幼虫驱虫率达到97.4%,牦牛无明显不良反应,牛皮蝇包囊明显减少。对照组虫体感染严重,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证明依普菌素涂擦剂对牦牛牛皮蝇幼虫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3.
石油污染土壤中正十六烷降解菌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东东营石油污染土壤中驯化筛选出一株正十六烷降解菌 TZSX2,经生理生化和 16S rDNA 基因测序,通过构建细菌系统发育树确定其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通过不同环境因子对 TZSX2 的生长情况和其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的影响研究,确定菌株 TZSX2 的最适生长和降解温度为 28~36 ℃,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超过 30%;TZSX2 能够耐受较高浓度的正十六烷,在正十六烷浓度为 2 mL·L-1 时,降解率为 79%,正十六烷浓度为 20 mL· L-1 时,降解率仍可达到 12%;在碱性条件(pH=9)下对初始浓度为 10mL·L-1 的正十六烷的降解率高达 91%。综上,所筛选的 TZSX2 菌株可以耐碱性,适用于极端环境中石油污染的修复,对高浓度的正十六烷具有优异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04.
通过野外数据采集和对木本植物科、属、种的鉴定,对林周县热振国家森林公园的植物区系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热振国家森林公园共有木本植物17种,隶属6科11属。其中裸子植物门松柏纲有4个种,隶属1科2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纲有13个种,隶属5科9属。区域内木本植物科的组成中,柏科、蔷薇科为优势科;属的组成中,圆柏属为优势属,中型属和单种属较多。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牦牛作为西藏自治区人畜共患及多重耐药病原体的重要宿主之一,在养殖过程中滥用抗菌药物是导致牦牛多重耐药发展及传播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对西藏牦牛源大肠杆菌菌株毒力特性、耐药性、整合酶、生物被膜表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在西藏拉萨、林芝、那曲养殖户采集200份牦牛腹泻样品,利用细菌学方法使用麦康凯培养基和伊红-美蓝培养基分离纯化大肠杆菌,用16S rDNA通用引物对疑似大肠杆菌进行PCR扩增及测序,所获序列用NCBI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对大肠杆菌进行7类16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致病性关系密切的4类10种毒力基因,以及20个常见耐药基因和2个Ⅰ类整合子进行PCR检测,采用改良半定量结晶紫染色法确定分离大肠杆菌生物被膜表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分离鉴定出91株牦牛源大肠杆菌,对7类16种抗菌药物的纸片扩散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克林霉素耐药性最强(87.91%),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且最多出现13耐。在毒力基因检测中,STEC、ETEC、EPEC、NTEC 4类毒力基因均有阳性存在,其中F17毒力基因占59.34%(54/91),stx1毒力基因占49.45%(45/...  相似文献   
106.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23份来自西藏不同地区的芥菜型油菜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于遗传距离聚类法可将23份供试材料分为3大类群,品种的地理来源同聚类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13对SSR引物在23份供试材料中共获得58条清晰可辨的条带,其中54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3.1%,平均每对SSR引物检测出4.3条条带,其中3.7条条带具有多态性,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3份西藏芥菜类型油菜材料闻的遗传相似系数在O.79—0.99,平均值为0.89;野生芥菜型-2与芥菜型油菜-2、野生芥菜型-5与下生分枝野生油菜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低,分别为0.79和0.80。  相似文献   
107.
以韩国特有的五色长石黏土矿物为原料,经特殊方式加工后制成一种新型环境修复制剂(简称QE粉末)。为了探索该新型材料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其在环境修复领域的应用潜质,分别研究了QE粉末对铁钉氧化及水体pH值和非接触条件下对水体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QE粉末自身表面放热的情况。结果表明:与常规的SiO2粉末及空白对照相比,QE粉末能降低铁钉在盐水中的氧化程度;其抗氧化性通过铁钉在盐水中氧化形成的沉淀物(Fe2O3)表征,QE粉末形成的棕红色絮状物最少,说明其抗氧化性最好。此外,QE粉末能调节水体pH值,并稳定在7.5左右。在非接触条件下,QE粉末可平衡水体pH值,提高水体温度,降低水体氧化还原电位;其对水体的密度、表面张力等理化性质也均有一定影响。对QE粉末表面的热分布场的测试结果表明,QE粉末的放热比SiO2粉末增加0.1~0.6℃。最后,对QE粉末在盐碱土壤改良、石油土壤修复、水体富营养化和堆肥资源化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8.
林芝地区降水的正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光辉  旺杰  旦增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403-6405
利用林芝地区察隅、波密、米林、林芝4个测站1970~2010年降水资料,采用偏度系数、峰度系数检验和χ2检验方法,对林芝地区降水量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分析,未通过检验的用平方根变换方法后进行再检验。结果表明,林芝地区年降水量服从正态分布;季降水量夏季和秋季服从正态分布,冬、春季各有一站未通过检验;月降水量干季大多不服从正态分布,湿季服从正态分布的较多;经平方根转换后对季降水偏度系数、峰度系数检验和χ2检验检验通过的贡献率均为8.3%,对月降水正态性偏度(峰度)检验和χ2检验检验通过的贡献率分别为41.7%、16.7%;平方根转换后月偏度(峰度)检验检验通过率达90.0%,χ2检验检验通过率达85.4%。  相似文献   
109.
草莓白粉病菌对寄主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病原菌侵染后不同抗感性草莓品种防御酶体系的变化规律,选取4个不同抗性的代表性草莓品种人工接种白粉病菌后,采集接菌与健康叶片测定防御酶活性的变化.当白粉病菌侵染草莓后,激活寄主体内相关防御酶系,使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提高,其中PPO和POD活性在抗病品种中的升高幅度大于感病品种;而PAL和CAT在感病品种中的升高幅度大于抗病品种.可见防御酶活性高低与草莓品种的抗药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0.
西藏电网网架结构薄弱,供电半径大,加上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的并网造成的调控不确定性,使得对偏远地区的供电极不稳定。为实现对偏远用户的平稳供电,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离网自适应光储一体化发电系统。首先,构建了光储一体化发电系统模型,并提出基于神经网络(NN)训练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提高系统在天气突变时仍以最大功率输出电能的能力。然后,提出了混合储能模式,建立基于DC-DC变换器的超级电容控制策略和储能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策略,减小光伏发电的不确定性。最后,设置了两种情景对比验证所提系统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离网自适应光储一体化发电系统相较于采用传统电导增量法MPPT的发电系统,其电压波动性更小,电能质量更高。设计过程和方法为后续系统设计提供了一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