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以6个常规籼稻和6个常规粳稻品种为试材,比较喷施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JA)对籼、粳稻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MeJA对籼、粳稻的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穗粒数均无显著影响,40μmol/L的MeJA对籼、粳稻的实粒数和瘪粒数的影响也不显著,而4000μmol/L的MeJA可显著降低籼、粳稻的株高,并呈现出减少籼、粳稻实粒数,增加籼、粳稻瘪粒数,降低籼、粳稻结实率的趋势,且对瘪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4 000μmol/L的MeJA处理下,籼稻实粒数的减少程度和瘪粒数的增加程度均显著大于粳稻。4 000μmol/L的MeJA显著提高了籼、粳稻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籼、粳稻的食味值,对籼、粳稻的品质有明显的负向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MeJA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有效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2.
43.
44.
[目的]研究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铅(Pb)胁迫娃娃菜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探索Pb毒害娃娃菜的缓解途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对Pb胁迫[500.0 mg/L Pb(NO3)2]娃娃菜种子及其幼苗施加不同浓度(50.0、100.0、200.0、500.0和1000.0μmol/L)的SNP溶液,观察各处理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状况,测定分析幼苗的相对电导率(REC)和叶绿素、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指标.[结果]在Pb胁迫下,娃娃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降低,幼苗鲜、干重和叶绿素含量减少,抗氧化酶活性升高,REC提高,MDA含量增加.适宜浓度的SNP处理能提高Pb胁迫娃娃菜种子的萌发效果;100.0μmol/L SNP可显著提高幼苗的CAT活性(P<0.05,下同),明显提高SOD活性,显著减缓叶片REC升高;200.0μmol/L SNP处理可显著增加Pb胁迫娃娃菜幼苗的叶绿素a(Chla)和叶绿素b(Chlb)含量,使根和芽的鲜、干重显著增加,显著减缓MDA含量增加;50.0μmol/L SNP处理能显著增强幼苗的SOD活性和促进Pro合成.[结论]低浓度(50.0~200.0μmol/L)外源SNP能通过增强娃娃菜的抗氧化酶活性和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生成以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使娃娃菜的生理代谢趋于稳定,从而提高娃娃菜的耐Pb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45.
46.
47.
48.
中日水稻品种杂交后代的株型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水稻品种辽粳5号(直立穗型)与日本著名的优质米品种秋田小町(弯曲穗型)杂交后采用单粒传法构建的F9重组自交系群体(以下简称RIL群体)为试材,研究中日水稻品种杂交后代株型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来自中日水稻杂交的RIL群体的株型性状、产量和米质性状均发生了分离和重组。株高、倒3、4节长和剑叶基角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植株越高、颈穗弯曲程度越大、倒3叶越窄长的株系,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越好。食味值与绝大多数株型性状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仅与倒3片叶的宽、二次枝梗数、着粒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产量与米质的相关分析表明,产量越高,整精米率就越高,但食味越差。中日水稻品种杂交后代的株型性状与产量和米质性状密切相关。尽管产量与食味很难统一,但RIL群体中仍然有极小部分产量高食味也好的株系,它们的主要株型特征是具有较长的穗长和较长的倒1节间长。 相似文献
49.
[目的]考察不同剂量女黄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γ表达量的影响,旨在明确女黄颗粒对小鼠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5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及女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他处理组均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1次/d,连续5 d)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建模后,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女黄颗粒处理组则分别按0.5、1.0和1.5 g/kg剂量灌胃女黄粒颗溶液(以水稀释),1次/d,连续7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的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脾脏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后,小鼠的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较阴性对照组小鼠极显著降低(P<0.01,下同),小鼠脾脏IL-2、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灌胃给药(女黄颗粒)后,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有所升高,其中女黄颗粒高、中剂量组小鼠的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较模型组小鼠极显著升高;除女黄颗粒高剂量组小鼠脾脏IL-2 mRNA的相对表量较模型组小鼠极显著下降外,各女黄颗粒处理组小鼠脾脏IL-2、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女黄颗粒中剂量组小鼠脾脏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结论]女黄颗粒通过上调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提高IL-2、IL-4、TNF-α、IFN-γ的相对表达量以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临床推荐使用剂量为1.0 g/kg. 相似文献
50.
为进一步明确分离自仔猪腹泻肛拭子样本的弗氏柠檬酸杆菌病原特性、耐药情况及其对小鼠的致病性,试验通过5%兔鲜血TSA培养基培养、生化指标测定、敏感药物和耐药基因筛选对其进行鉴定,并用其腹腔注射攻毒小白鼠,分析其对小鼠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分离到的弗氏柠檬酸杆菌在血平板上生长时导致溶血现象。生化试验中,硝酸盐还原、山梨醇和葡萄糖发酵等9个检测指标为阳性;且该菌对氧氟沙星、诺氧沙星、万古霉素、青霉素和链霉素耐药,并携带aacA-aphD、ileS和vanA3种耐药基因。该菌对小鼠的致死率为60%,剖检发现小鼠肝脏、肺脏、肠道、肾脏和脾脏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病理变化,其中,小鼠肝脏和肺脏组织的出血症状最为明显;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肝脏组织可见多量中央静脉淤血,肝窦内可见淤血;肺脏组织可见大量血管淤血,大面积肺泡壁间质淤血;肠绒毛黏膜上皮与固有层轻度分离。试验结果可为弗氏柠檬酸杆菌致病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仔猪潜在细菌性疫病防治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