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探究雌激素与抗雌激素类化合物的联合毒性效应,将斑马鱼胚胎暴露于雌激素17β-雌二醇(E2)和o,p′-DDT,抗雌激素它莫昔芬(TAM)以及雌激素(E2、DDT)与抗雌激素(TAM)的二元混合物96 h,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孵化率、畸形率和孵化时间)以及测定雌激素效应相关基因(VTG1,VTG2和ERα)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暴露于E2 (0.25 μg/L),o,p′-DDT (100 μg/L)与TAM (10,0,250 μg/L)的二元混合物组可致斑马鱼的畸形率上升、孵化率下降、孵化时间延长,混合暴露组与单独暴露组差异显著(P<0.05)。例如当E2浓度为0.25 μg/L,TAM浓度为50 μg/L,混合暴露组孵化率为57.2%,显著低于单独暴露于E2的82.5%以及单独暴露于TAM的90.4%。在胚胎发育形态学水平上,未观察到二元混合物组繁殖毒性明显减低的现象;在基因转录水平上,TAM对雌激素并不是单纯的拮抗作用,其作用随暴露浓度不同而有所改变。实验表明,抗雌激素TAM与雌激素E2及DDT的混合暴露提高了对斑马鱼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32.
性引诱剂能有效诱杀斜纹夜蛾(Spodoptora litura Fabr.)、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成虫,减轻其发生为害,减少使用农药次数。用不同类型诱捕器挂放同种类型诱芯,其诱蛾量不同,UMT-B诱捕器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诱捕效果最好,三角形诱捕器对小菜蛾的诱捕效果最好,每667㎡挂放1枚诱芯为宜。  相似文献   
33.
为比较氨基寡糖素等抗病毒诱导剂和嘧肽霉素等抗病毒剂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从稻苗生育期、饲毒与接毒时间等方面优化白背飞虱群体接毒条件,对不同药剂处理的稻苗进行人工接毒,并分别于接毒前后喷施抗病毒诱导剂和抗病毒剂,比较不同药剂防效的差异。结果显示,3叶1心期稻苗分别饲毒与接毒12 h较适合室内白背飞虱的群体接毒。抗病毒诱导剂中,100 mg/kg氨基寡糖素和60 mg/kg超敏蛋白的效果较好,病情指数分别为54.86和52.86,防效分别为22.17%和24.99%。抗病毒剂中,240 mg/kg嘧肽霉素的效果较好,病情指数为50.95,防效为28.67%;其次为120 mg/kg嘧肽霉素和600 mg/kg毒氟磷,病情指数分别为55.71和59.05,防效为22.00%和17.34%。  相似文献   
34.
针对江西省柑橘病虫害发生特点,在(原)农业部"低毒生物农药示范推广补贴"项目支持下,通过行政推动、试验先动、示范带动、宣传促动、四加驱动的"五动"推广模式,于2013-2019年在江西50个县(市、区)示范推广柑橘低毒农药、生物农药安全科学用药技术,累计实施面积16.23万hm2,辐射应用面积44.94万hm2.结果表...  相似文献   
35.
<正>巩留县地处中亚腹地,阳光充足,水资源丰富,适合种植大豆。研究表明,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大豆高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试验选取巩留县3个常规春播大豆栽培品种,分析不同种植密度梯度对大豆产量、适应性和抗逆性的影响,为今后大豆高产稳产生产中确定合理密度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供试春播大豆品种有3个:石大豆2号、新大豆8号、新大豆9号。2.试验地选择试验设在巩留县提克阿热克乡团结村4组,土壤有机质含量17.6克/千克,碱解氮含量为81.95毫  相似文献   
36.
基于共和县1985~2006年的天然草地产草量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共和盆地温性草原1985~2006年22 a来天然草地产草量变化,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初步探讨了1985~2006年间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变化的影响因子。研究表明,22 a来,共和盆地温性草原天然草地产草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22 a中,有8 a牧草产量低于多年平均值,其余14 a牧草产量均高于多年平均值,牧草产量的幅度变化较小。22 a来只有2 a为丰年,三年为歉年,其余17 a为平年,其中正距平百分率达12 a,负距平百分率仅为5 a。牧草生长季4~9月的降水、≥0℃积温、上一年度9~11月降水量为影响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37.
钟玲 《中国果菜》2010,(4):40-40
怀化中方县丁家乡是一个偏远的穷困乡,许多绿色农产品一直藏在“深闺”人未识,没有发挥经济效益。近年来,该乡因势利导,决定将有机农业发展作为突破口。2008年初,通过招商引资,成立有机农业公司,在太坪村租用土地20hm^2,建立了油茶、香菇有机农业生产基地,2009年出产香菇40万棒,产品供不应求,产值达4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38.
<正>巩留县位于伊犁河谷上游,水土资源丰富,积温高,无霜期长,适宜玉米制种。近些年,巩留县玉米年制种面积达1 500~2 000公顷。巩留县严格按照制种技术要求,把好选地、播种、去杂、去雄、晾晒、加工等关键环节,并根据不同品种特性,确定相应的技术措施,搞好田间管理,生产出的玉米杂交种质优产高。一、隔离区设置1.为防止其他玉米花粉与制种玉米相互传粉,须设置隔离区,隔离区直线距离超过0.8千米以上。  相似文献   
39.
巩留县耕地质量与改良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巩留县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基础上,借助GIS技术评价了耕地地力水平,摸清了土壤障碍因素和耕地退化原因,提出了巩留县耕地改良与利用对策。一、调查区概况巩留县位于东经81°34′~83°35′、北纬42°54′~43°38′之间,是大陆性北温带气候。因伊犁河和特克斯河丰富的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多种的地形地貌、不同的母质来源、种类繁多的植被类型等综合因素影响所构成的自然成土过程,以及人类悠久的耕作  相似文献   
40.
膜果麻黄抗旱特性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共和县塔拉台地区膜果麻黄的水势、束缚水含量、自由水含量、蒸腾强度和持水力 ,分析探讨了膜果麻黄适应干旱环境的方式。膜果麻黄的水势为 -2 8.6巴 ,束缚水含量 46.5 % ,持水力曲线平缓 ,蒸腾强度 73 5mg g·h。结果表明 :膜果麻黄耐旱能力非常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