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4 毫秒
91.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 ,以市场为导向 ,以增效为目的 ,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 ,在偃师市佃庄镇推广地膜小拱棚西瓜套种玉米间作蒜苗种植新模式 ,一般亩产西瓜 4 0 0 0~5 0 0 0kg ,产值 3 0 0 0~ 4 0 0 0元 ;玉米亩产 4 5 0kg以上 ,产值 5 0 0元左右 ;蒜苗亩产 2 0 0 0~ 4 0 0 0kg ,产值 15 0 0~3 0 0 0元。亩总产值 5 0 0 0元以上。其主要技术措施是 :1 栽培模式地膜小拱棚西瓜带宽 2 3 0cm ,每隔 180cm起一高垄 ,垄宽 5 0cm ,垄上种 2行西瓜 ;玉米按蒜苗带宽 14 0cm等行距种于西瓜带内 ,蒜苗种于玉米行间。2 栽培程序2 .1 西…  相似文献   
92.
为明确从矮火绒草根内分离获得的内生细菌对致马铃薯晚疫病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矮火绒草内生细菌,以对峙培养法和打孔法分别测试细菌菌株和发酵液滤液对晚疫病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并对优势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在分离的54株细菌中,有20株细菌对晚疫病病菌具明显拮抗作用,有6株抑菌率达80%以上.其中,KBL17和KBL8菌株对致病疫霉的抑菌率较高,分别为95.47%、88.37%;发酵滤液以KBL17和KBL6的抑菌率较高,分别为92.58%、83.21%,KBL17的孢子囊抑制率最高,为96.03%;盆栽试验中,细菌菌株发酵滤液处理能够导致晚疫病病情指数下降,其中KBL17菌株防效最好,达到76.04%,低于化学药剂嘧菌酯的防效(82.57%).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化学杀菌剂(70.27%)相比,KBL17菌株对晚疫病的平均防效达到67.45%.经鉴定KBL17菌株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该菌株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中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er9,GDF9)的潜在靶蛋白Claudin-11在成年羊驼卵巢中的表达与定位,探索Claudin-11对促进卵泡发育、调节排卵的作用机理。【方法】以成年雌性羊驼为研究对象,用RT-PCR技术分析潜在靶蛋白Claudin-11在成年羊驼卵巢中的表达,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其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对Claudin-11在成年羊驼卵巢中的表达进行定位分析。【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laudin-11在羊驼卵巢的初级卵泡中弱表达于次级卵泡;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多克隆兔抗Claudin-11抗体与成年羊驼卵巢组织粗提取物可以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免疫组织化学试验结果显示,Claudin-11在羊驼卵巢的原始卵泡和次级卵泡中弱表达于卵泡细胞周围的扁平或立方形卵泡细胞的胞质,而在次级卵泡中 Claudin-11在最内层颗粒细胞的胞质中进行表达。【结论】Claudin-11在成年羊驼卵巢组织中表达且存在特异性的细胞定位。  相似文献   
94.
选取5%闲锄乳油、8.8%精喹禾灵乳油、15%闲人乳油3种药剂进行了春油菜田野燕麦防除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于油菜2~4叶、野燕麦1~4叶时喷雾处理,对野燕麦均有较好防效,且对油菜安全,增产效果显著,推荐剂量分别为5%闲锄乳油900mL/hm2、8.8%精喹禾灵乳油525mL/hm2、15%闲人乳油300mL/hm2。  相似文献   
95.
30%毕克草2号AS 600、900、1200ml/hm2在芥菜型油菜田施用,对油菜株高、角果数、千粒重、产量无影响,对芥菜型油菜安全.  相似文献   
96.
采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8%苯醚·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00g/L萎锈·福美双悬浮种衣剂4种种衣剂对青稞种子进行拌种处理,评价不同种衣剂对青稞条纹病防治效果和对青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拌种处理对青稞条纹病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 mL/kg处理的防效达96.43%,1.5 mL/kg处理的小区青稞增产效果最明显,可显著减少条纹病引起的产量损失。说明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是一种有前途的青稞条纹病抑制剂,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
以青藏高原地区青海省东部干旱区域常见杂草旱雀麦(Bromus tectorum Linn)作为受体,用琼脂共培法对青藏高原青海省东部干旱区域8种主要栽培小麦品种进行化感作用的评价。结果表明:8种小麦品种对旱雀麦的发芽率、发芽势抑制强度为2.78%~69.44%,其中高原448抑制作用最强,乐麦5号抑制作用最弱,青春38、高原437、通麦1号对旱雀麦种子萌发的抑制率都达到10%以上,而互助红、互麦14则对旱雀麦种子萌发表现为负的抑制率。相关性分析得出:处理间化感作用的差异在根长、芽长、干重方面的P值分别为0.0166、0.0194和0.0001,达到显著水平,鲜重P值大于0.5,无相关性。利用化感作用效应指数(RI值)作为化感指标,结合聚类分析得出高原448化感作用最强,青春38、高原437、通麦1号、阿勃化感作用中等,互助红、互麦14号、乐麦5号没有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98.
Cry48Aa/Cry49Aa毒素是近年来在球形芽胞杆菌IAB59中发现的新型双组分毒素,仅对库蚊具有较高的毒杀作用并能杀死二元毒素(Bin)抗性库蚊,是一种比较有潜力的新型杀蚊毒素蛋白,但目前对Cry48Aa/Cry49Aa毒素的作用模式还不清楚。本研究将cry48Aacry49Aa基因在苏云金芽胞杆菌无晶体突变株中表达,纯化毒素的生测结果表明该复合毒素对Bin毒素敏感和抗性致倦库蚊均表现较高的毒杀作用,毒力无显著差异。生物素标记的毒素与致倦库蚊BBMF特异性结合试验表明Cry48Aa和Cry49Aa毒素与两蚊虫品系BBMF都具有较高的结合特异性,Cry48Aa结合能力较高,其解离常数(Kd)分别为(9.5±1.8)和(13.9±2.3)nmol/L;Cry49Aa的解离常数分别为(25.4±3.8)和(28.1±4.2)nmol/L。异源竞争结合试验结果表明Cry48Aa毒素则可以有效地和Cry49Aa毒素竞争结合BBMF蛋白上的结合位点,其IC50分别为(22.1±3.7)和(15.4±2.6)nmol/L,而Cry49Aa不能竞争封闭Cry48Aa毒素与两蚊虫品系BBMF蛋白的结合位点,其IC50均大于17μmol/L。该研究结果可为揭示Cry48Aa/Cry49Aa毒素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9.
青海省小麦种质资源对大麦黄矮病毒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青海省不同小麦种质资源对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的抗性差异,于2014—2015年采用堆测法人工接种鉴定了178份种质资源的抗病性。结果显示,不同小麦种质资源对黄矮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甘A100、川766、陕1059、兰麦-2的病情指数依次为14.83、23.60、23.99和24.66,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病情指数在50.00以上的高感品种有69份,包括尕老汉、白板麦、兴热密穗等,其中白板麦病情指数高达72.35,高于感病对照阿勃;其余种质资源病情指数在25.00~50.00之间,表现为感病;甘A101、甘A99、藏515、藏519、木汉麦、群科大白麦、拉胎板麦、小红麦-2和朗县折达25初期表现感病,后期恢复健康,有一定的耐病性;抗病性不同的种质资源感染BYDV后,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差异很大,抗病对照中4产量损失8.96%,耐病品种产量损失在13.64%~19.74%之间,高病品种尕老汉产量损失达41.91%,表明小麦种质资源中抗BYDV的品种极少。  相似文献   
100.
为探索以小麦和杂草共存的生态群落为基础的生态防控技术,采用田间小区自然生长的方法,对青海高原10个主栽小麦品种(系)的化感作用进行评价。通过计算各小麦品种(系)对田间主要杂草各项生长指标的抑制率、化感指数,综合评价各小麦品种(系)在田间的控草作用强弱。结果表明:各小麦品种对田间杂草总株数抑制率为23.67%~45.85%,鲜重抑制率为43.64%~76.23%,干重抑制率为34.19%~76.24%;10个品种(系)对田间优势杂草自生油菜(Brassica napus L.)和密花香薷(Elsholtziadensa Benth.)的化感指数(RI值)绝大多数为负值,说明10个品种(系)对田间优势杂草种群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高原448号品种田间化感抑草作用最强。基于最远邻近距离法,将1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聚类分析得出:高原448号、阿勃化感抑草作用最强,高原437号、青春38号、乐麦5号、互麦14、互麦15号、通麦1号化感抑草作用中等,互助红和品系74化感抑草作用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