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7篇
农学   6篇
  7篇
综合类   46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鲜食加工兼用杏新品种‘木瓜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瓜杏’为‘迟黄’杏的优株品系,果大、肉厚、肉质清脆、味酸甜,离核、甜仁。平均单果质量59.1 g;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山坡地10年生树平均株产果实51.3 kg;是适合鲜食、仁用、加工用的兼用杏新品种。  相似文献   
42.
壳聚糖成膜剂包衣性能及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习宾  郭素娟 《种子》2012,31(4):15-19
成膜剂是种衣剂的重要助剂及关键的功能性成分,壳聚糖的良好成膜性和生理活性,在种衣剂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以油松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备0.2%和0.5%壳聚糖单膜溶液以及壳聚糖-聚乙烯醇和壳聚糖-纳米TiO2不同配比复合成膜剂,进行包衣性能测定和种子萌发安全性试验,筛选适合油松种子包衣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对于油松种子壳聚糖成膜剂及复合成膜剂均能够快速成膜,其中复合成膜剂在成膜性、抗水溶能力以及包衣脱落率表现更优;不同成膜剂配方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影响显著,具有促进种子萌发作用;综合分析得出最佳成膜剂配方是0.2%壳聚糖+0.03 g纳米TiO2,最佳配方使成膜剂包衣性能有明显提高,并且与CK相比,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提高了22%、64%、15%、59%。  相似文献   
43.
以“燕山早丰”板栗为试材,在授粉受精期间采集结果枝叶片,测定营养物质含量,以期探明板栗授粉受精的营养基础.结果表明:板栗授粉受精期间,除P以外,结果枝叶片内可溶性糖、淀粉、C/N、N、K、Ca 、Mg、Fe、B的含量变化显著,且存在一定相关性.(1)可溶性糖、淀粉、C/N在授粉前期增加,之后逐渐下降;(2)N和K含最在授粉前期保持稳定,之后逐渐下降,其中K降幅较大;Ca、Mg含量均呈现降-增-降的变化趋势;Fe、B 含量在授粉前期呈增加趋势,之后大幅下降;(3)N、K、Fe、B营养元素彼此间存在协同作用,而Ca、Mg对上述元素存在拮抗作用.因此,板栗授粉受精期间需要N、K、Ca、Mg、Fe、B,在盛花期及时施肥,但应考虑元素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4.
燕山红栗种子休眠与种胚形态、种皮及内含物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燕山红栗为试验材料,从种胚形态、种皮障碍、内含物变化等多方面,探讨板栗种子休眠的原因.结果表明:种胚发育不成熟是板栗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随着沙藏时间的延长,板栗种胚长度逐渐增长,子叶与胚轴和胚根长度的比值也逐渐增大;种皮对板栗种子萌发有一定机械束缚作用,去皮程度越高,板栗种子的发芽率也越高;沙藏过程中,种皮中P-香豆酸的含量明显减少,因此认为P-香豆酸可能是抑制板栗种子萌发的另一个原因,而种仁中GA3/ABA比值的变化与板栗种子萌发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用不同浓度P-香豆酸对板栗种子进行处理,证明P-香豆酸对板栗种子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5.
林木扦插生根的解剖学及生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7,自引:2,他引:77  
该文介绍了林木扦插生根的形态解剖构造及生理生化基础的研究现状,并对扦插生根生理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了未来林木扦插繁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6.
板栗叶片及土壤养分含量对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迁西板栗“燕山早丰”叶片及土壤养分含量对产量的影响,通过路径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迁西县17个代表性“燕山早丰”板栗园土壤和叶片养分状况与产量进行分析,得出叶片不同养分元素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对板栗产量影响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结果显示,路径分析中残差值均小于0.4,即板栗叶片或土壤的养分元素含量对产量的影响权重均超过60%;高产果园中,提高板栗叶片N、P、Ca、Mn、Fe、Mg含量,提高土壤N、Fe、Mn含量均有利于提高板栗产量;低产果园中,提高板栗叶片N、Ca、Mg含量,提高土壤N含量均有利于提高板栗产量。因此,在高产果园中,向土壤中增施N、P、Fe、Mn等肥料,向叶面喷施Ca、Mg等叶面肥料均有利于提高板栗产量;低产果园中,向土壤中增施N肥和向叶面喷施Ca、Mg、Fe、Cu等元素叶面肥料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7.
以河北省迁西地区板栗主栽品种燕山早丰'和大板红'为材料,选用燕山地区8 个优良品种(系)进行授粉 试验,通过调查不同授粉组合产量和测定果实品质等指标,并采用直接排序法和平均隶属度法进行评价,筛选最适 授粉组合。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采用直接排序法对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燕山早丰'授粉组合中只有燕 山早丰'迁西15 号'和燕山早丰'大板红'排在对照之前,而大板红'授粉组合中优于对照的有大板红' 迁西14 号'大板红'遵玉'大板红'迁西15 号'大板红'燕龙'大板红'燕山早丰';采用平均 隶属度法对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燕山早丰'迁西15 号'燕山早丰'大板红'和燕山早丰'遵 玉'排在对照之前,而大板红'授粉组合排名与直接排序法非常相近。综合分析认为:在迁西地区燕山早丰'的 最适授粉亲本为迁西15 号'和大板红';大板红'的最适授粉亲本为迁西14 号'遵玉'和迁西15 号'。   相似文献   
48.
采用硅胶法对白皮松种子进行脱水处理,并将获得的各含水量的种子(7.27%、4.14%、3.19%和2.18%)在室温下贮藏4个月,以7.27%的种子低温贮藏为对照,通过测定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及水杨酸等含量,研究贮藏条件及回湿处理对白皮松种子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脱水处理后,种子含水量与酚酸类抑制物质的含量成负相关关系;(2)与贮藏前相比,贮藏后各含水量种子的酚酸类抑制物质含量均有所升高,且咖啡酸和对-香豆酸含量与种子发芽率呈较高的相关性;(3)与未回湿种子相比,经逐级回湿处理后的各含水量种子酚酸类抑制物质的含量均下降,且阿魏酸和水杨酸与种子发芽率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9.
为探究栗蘑菌渣对板栗苗木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菌渣还田梯度(按照菌渣占土壤的体积比)0%(T1)、33%(T2)、50%(T3)、67%(T4),测定不同处理苗木生长、叶片生理及光合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1)菌渣还田可以促进苗木地上与地下部分的生长,其中T3处理显著提高板栗苗木的苗高、地上与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7.51%、16.92%和27.17%。(2)菌渣可以有效促进菌根的形成与苗木根系生长。随着菌渣还田梯度的增加,菌根侵染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3个处理(33%、50%、67%)的菌根侵染率分别比照提高22.37%、72.76%、54.07%;T3处理细根根长、根表面积相比对照提高50.70%、31.84%。(3)菌渣还田还可提高苗木叶面积、比叶面积,增加叶片SPAD值,提升光合特性。其中T3处理叶面积、比叶面积、SPAD值均为最高,分别为117.87 cm~2、172.86 cm~2·g~(-1)、48.12。板栗苗木净光合速率最高值出现在10∶00,此时T3处理净光合速率相比对照提高25.92%。综上,菌渣还田比例以50%(T3)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0.
随着继代培养次数的增加,燕山红栗(Castanea mollissimac v.'yanshanhong')组培微枝的生根能力提高。本实验通过测定内源激素水平和酶活性来研究继代培养燕山红栗对不定根生根的作用。对继代2、4、6、8次的微枝诱导生根,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内源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和赤霉素(GA);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长素氧化酶(IAAO)、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微枝的生理特征和继代次数或者生根能力的关系的如下:通过继代培养,内源IAA的含量逐渐上升;ABA、CTK和GA3的含量略有下降。IAA含量和继代次数与生根率高度有正相关;在连续继代过程中,IAA/ABA和IAA/CTK含量比率都剧烈上升,并且与生根率高度相关;IAAO和POD活性与继代次数显著负相关,而PPO活性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而提高。图3表1参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