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设置灯控施药区、灯控不施药区、非灯控施药区、非灯控不施药区4个处理组,研究频振式杀虫灯对水稻害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该杀虫灯对淮河中上游稻区20种主要水稻害虫均能诱杀。其中,对二化螟和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1.48%和79.31%,诱杀效果明显;灯控不施药区比非灯控施药区稻谷增产209.1 kg/hm2,并节约防治费用400.8元/hm2。该杀虫灯具有成本低、无污染的优势,对害虫的综合防治效果明显,可用于水稻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22.
几种杀菌剂对茶轮斑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防治茶轮斑病的化学药剂,采用菌落直径法测定了茶轮斑病菌对7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并对茶轮斑病菌高度敏感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轮斑病菌对阿米西达、世高、丙环唑、百菌清和苯菌灵高度敏感,其抑制中浓度(EC50)在0.0947~3.0630μg/mL;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的 EC50分别为6.9649μg/mL 和7.0405μg/mL,表现为中度敏感(EC50=5~20μg/mL);田间药效以25%阿米西达SC 150 g/hm2的防效最高,达86.96%;其次为10%世高 WG 125 g/hm2、25%丙环唑 EC 112.5 g/hm2和75%百菌清WP 125 g/hm2,防效分别为81.16%、74.79%和72.38%;50%苯菌灵WP 325 g/hm2防效最低,为62.21%。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从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普通昆虫的课程特点出发,进行教学方法方面的教学探索。在压缩教材调整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教学技巧提高授课质量,提高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同时重视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证明,该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4.
调查了信阳市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分析了近年来该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根据"治前熟,保后熟"的防治策略,提出了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与可持续控制技术,以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怀地黄生产现状、有机生产等研究的分析,提出了推广怀地黄有机生产的技术措施,以促进怀地黄生产向有机化、商品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6.
水稻条纹叶枯病成灾原因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毁灭性水稻病毒病。近几年该病在江苏和浙江省北部粳稻区呈蔓延趋势,而水稻感病品种的种植、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灰飞虱种群数量持续上升和带毒率提高、主冶药剂防治效果下降均是导致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根据"抗、避、断、治"四字防治策略,提出了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与可持续控制技术,以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27.
根据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小麦条锈病监测结果,分析安康市2001-2008年以来条锈病的发生特点和危害,并采用数理统计法检验条锈病流行动态模型.结果显示,安康市近8年来条锈病累计发病田块面积1.79×105hm2,累计产量损失8.54×107kg.品种单一化种植及病菌新小种的出现是近年来条锈病流行的主要因素.4月下旬的病叶率与产量形成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拟合度的回归检测,得出冈珀茨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从而为条锈病流行动态的定量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8.
为获得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的趋光/避光反应特征、光谱反应范围及性别差异,采用光行为学的方法研究了370~600 nm范围内的18种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对成虫趋光、避光反应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单色光均能引起灰茶尺蠖成虫一定的趋光或避光反应,雌虫在橙光(600~605 nm)、绿光(520~525 nm)、紫光(370~375 nm)范围内趋光性明显;雄虫在绿光(520~525 nm)、紫光(395~400 nm和390~395 nm)范围内趋光性明显;雌虫在冰蓝青光(490~495 nm)、蓝光(440~450 nm)和红光(660~665 nm)范围内避光性明显;雄虫在紫光(400~405 nm)、蓝光(440~450 nm)、冰蓝青光(490~495 nm)和自然白光(CK)范围内避光率较高。研究表明,灰茶尺蠖成虫对不同波长光的趋、避性存在差异,性别对其光谱行为反应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为明确信阳稻区害虫种类及其危害情况,为害虫防治提供参考,对水稻生长季节的稻田害虫进行了调查。经鉴定,该区水稻害虫共187种,隶属于8目34科,优势害虫是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三化螟、大螟、中华稻蝗、褐飞虱、白背飞虱、稻蓟马和稻管蓟马。稻蓟马和稻纵卷叶螟在粳稻上危害较籼稻重,褐飞虱和三化螟第3代在粳稻上危害较籼稻轻,“籼改粳”的推广使二化螟由原来的1 a2代变为3代。  相似文献   
30.
<正>黄瓜是信阳市主要蔬菜,近年来保护地黄瓜栽培越来越多,给菜农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保护地黄瓜的周年生产,也为黄瓜病害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条件,给蔬菜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正确而及时地识别黄瓜病害,是有效防治这些病害的基础;制定合理的综合防治措施是获得高产的保证。信阳地区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有猝倒病、枯萎病、靶斑病,白粉病、霜霉病、根结线虫病等。下面对这6种黄瓜常见病害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