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黑龙江省甜菜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甜菜生产水平,为高产施肥提供技术支撑,在黑龙江省黑土和白浆土甜菜主产区,采用3×3优化施肥设计开展甜菜优化施肥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甜菜高产施肥中氮和钾的适宜用量为90~135kg.hm-2,磷的适宜用量为80~120kg.hm-2,氮磷钾的适宜比例为N∶P2O5∶K2O=1.13∶1.00∶1.69。不施氮肥平均减产33.8%,不施磷肥平均减产21.1%,不施钾肥平均减产21.6%。从产量上看,最佳处理为N2P2K3,即N 90kg.hm-2、P2O 80kg.hm-2、K2O 135kg.hm-2,较对照平均增产31.9%。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游客对乡村度假旅游的需求渐热,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经历了一轮较快的原始积累阶段之后,迎来了乡村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契机。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度假区在发展初期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开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最优控制理论可以作为农业科技系统发展的辅助量化决策工具。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动态决策模型和在双重目标下最优控制的解析方法,最后分析了决策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建立在市、县一级的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是区域性经济发展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本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农业科技发展规划进行最优控制决策,主要是为了在实施过程中,能及时接受信息反馈,通过计划滚动,调节农业科技活动中人、财、物、信息等科教资源的流向和流量,控制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速度,监督规划的执行,保证规划朝着正确的方向和既定的目标,以最优或次最优的决策实现目标。 一、地区性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的控制系统 从系统管理的角度讲,地区性农业科技发展系统,它既是区域…  相似文献   
15.
以籽用南瓜为试材,设置不同施肥量梯度处理,明确施肥对籽用南瓜养分吸收特征及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处理白瓜籽产量均高于不施肥对照(CK)处理,其中最佳(OPT)处理(N 55kg/hm2、P2O582.5kg/hm2、K2O 67.5kg/hm2)的产量最高。不施氮、磷、钾肥分别减产了23.1%、19.3%和11.1%,CK减产32.2%。不施氮、磷、钾肥收入平均减少了3 583、2 681、1 411元/hm2;不施肥收入减少了3 666元/hm2。在最佳处理的基础上,不施氮肥(O-N)除了会影响籽用南瓜对氮素的吸收外,还会影响其对磷钾肥的吸收;在最佳处理的基础上,分别不施磷肥(O-P)和钾肥(O-K),会影响籽用南瓜对氮、钾和氮、磷的吸收,进一步说明平衡施肥可以有利于籽用南瓜对养分的均衡吸收。氮肥的农学效率最高,其次为磷、钾肥。氮肥的肥料利用率最高,其次为钾、磷肥。适量的氮肥用量可以提高籽用南瓜的整体品质,磷肥可以提高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钾肥可以提高可溶性糖、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6.
探讨西兰花提取液对二甲基甲酰胺(DMF)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高、中、低浓度组及阳性药物组。通过DMF致小鼠肝损伤,测定小鼠血清中GPT、GOT及GSH的含量。结果显示:西兰花提取液能显著抑制DMF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的GPT、GOT含量的升高,还可以促进GSH含量的升高,且有明显促进肝功能恢复的作用。光镜下可见西兰花提取液明显改善肝组织损伤程度。结论:西兰花提取液对DMF引起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郑雨 《乡村科技》2020,(9):50-52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村民参与度低、人力资源外流、精准管理人才不足等是导致广西壮族自治区精准扶贫工作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为此,本文提出加强政策宣传、吸引人员回流,注重教育扶贫、培养农村精准扶贫领军人才,大力发展经济、创新扶贫手段,打破二元户籍制度等路径,引导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最终实现东西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烯效唑对盆栽木芙蓉生长和开花的调控效应,采用木芙蓉品种'锦绣紫'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在不同生育时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烯效唑后,木芙蓉的生长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株高、主枝枝长和主枝节间长减少,而主枝直径和分枝数增加;木芙蓉开花也受到烯效唑的影响,一方面延迟了花开时间,另一方面降低了单株开花...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定位试验开展控释氮肥对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在土壤-作物体系内平衡研究。结果表明,100%控释氮肥基施与100%普通速效氮肥基施比较,平均增产5.1%,玉米地上部氮素吸收总量平均增加6.6%,氮肥表观利用率平均提高2.4个百分点,氮肥农学效率平均提高2.0 kg/kg,土壤-作物体系内氮素盈余-10.2 kg/hm~2。60%控释氮肥与40%速效氮肥混合一次性施用与普通速效氮肥40%基施+60%追施比较,平均增产7.3%,玉米地上部氮素吸收总量平均增加8.8%,氮肥表观利用率平均提高6.8个百分点,氮肥农学效率平均提高3.0 kg/kg,土壤-作物体系内氮素盈余-17.7 kg/hm~2。75%控释氮肥基施与75%速效氮肥基施比较,平均增产7.5%,玉米地上部氮素吸收总量平均增加6.7%,氮肥表观利用率平均提高7.0个百分点,氮肥农学效率平均提高3.8 kg/kg,土壤-作物体系内氮素盈余-14.9 kg/hm~2。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春玉米籽粒产量与氮素吸收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在高产玉米生产系统中,对氮素需求的过量评估,导致了氮素的过量施用和环境污染。东北春玉米种植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仅黑龙江省玉米总产量就占到了全国的13.8%。在黑龙江省玉米面积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在全省范围内收集整理施肥试验数据,分析品种、缓释氮肥试验数据,对揭示氮素需求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量化黑龙江省籽粒产量和氮素需求之间的关系;评估产量增加时每吨籽粒吸氮量的变化;研究不同熟期品种籽粒产量和氮素吸收之间关系;分析缓释尿素产量和氮素吸收之间关系。【方法】采用调查方法,对2003~2012年黑龙江省不同地点的56个春玉米田间施肥试验中439个试验产量和成熟期数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运用幂指数模型对成熟期产量和地上部总氮素吸收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普通尿素和缓释尿素不同施肥方法对产量和农学性状的影响。试验以不施氮肥为对照,尿素100%基施、缓释尿素100% 基施、尿素40%基施60%追施、尿素40%缓释尿素60%基施5个处理,测产并分析计算收获指数、氮素收获指数。【结果】黑龙江玉米收获指数逐年提高,从2000年代的0.43增加到2010年代的0.48。56个试验的玉米平均产量为9.5 t/hm2,这一产量高于全国的平均产量5.3 t/hm2和世界平均产量4.5 t/hm2。每吨籽粒吸氮量平均为16.7 kg。将玉米产量分为6个范围:7、7~8、8~9、 9~10、10~11、11 t/hm2,每吨籽粒吸氮量平均值分别为18.3、18.3、16.8、17.0、16.4和15.3 kg。早熟品种每吨籽粒吸氮量高于晚熟品种。田间试验中尿素40%基施60%追施处理和40%尿素60%缓释尿素基施处理的每吨籽粒吸氮量显著高于尿素100%基施。【结论】黑龙江省玉米产量从2000年代的8.5 t/hm2 增长到2010年代的9.7 t/hm2,收获指数的提高是主要原因之一,收获指数的增加和籽粒中氮浓度的稀释是每吨籽粒吸氮量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在相同籽粒产量下,早熟品种籽粒和秸秆中的氮素浓度高于中、晚熟品种。追施氮肥处理和缓释氮肥与尿素基施处理的玉米籽粒和秸秆中的氮浓度更高。黑龙江省高产玉米生产系统中,产量的提高伴随着收获指数的提高和籽粒氮浓度的下降,而晚熟品种的种植面积扩大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