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29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2019年6月丰收季,笔者走进山西平陆风口桃花源主题公园,放眼望去,群山环抱之中,千亩桃园硕果累累。一个个白里透红的桃子如红宝石般点缀在青翠鲜绿的果园中,迎风摇曳,散发出阵阵诱人果香。6月15日,华北最大的水果采摘基地——风口桃花源主题公园开园迎客,首站采摘活动启动。当天,来自山  相似文献   
82.
不同供氮水平对膏桐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膏桐1 a生幼苗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进行砂培试验,研究了8种不同氮素供应水平(N1、N2、N3、N4、N5、N6、N7、N8分别为0、24、48、71、107、142、284、568 mg.L-1)对膏桐苗高、地径生长及苗木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膏桐幼苗对氮的供应水平反应敏感,且膏桐幼苗对供氮的适应范围较宽,不同处理之间苗高差异达显著水平。N2~N8处理苗高净增量分别为对照(N1)的119%、147%、170%、189%、202%、234%和218%。当氮供应水平降低(N4~N2)或缺氮(N1)时,幼苗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比率增加,缺氮处理(N1)为N7的1.67倍;净增生物量分配给根系的比例也明显增大,缺氮时为51%。  相似文献   
83.
[目的]比较麻疯树不同部位(叶、皮及种子)临界CO2萃取物的化学物质成分和含量的异同,为进一步了解麻疯树各部位化学物质成分及研究麻疯树在医药、农药等领域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提取了麻疯树不同部位(叶、皮及种子)中的挥发性成分,所得萃取物为深黄色或淡黄色液体,产率为叶0.53%、树皮0.56%、种子0.78%。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萃取物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鉴定了各组成及质量分数。[结果]从麻疯树叶、皮、种子挥发性物质中分别检测出26、26、17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的66.88%、36.44%、88.31%。化合物类型以酮、酯、脂肪类、萜类化合物、甾醇类、有机酸类、烷烃等化合物为主。麻疯树叶、皮及种子中超临界CO2萃取物化学组成成分及相对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4.
为了研究麻疯树枝条扦插生根过程中插条内PPO(多酚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的变化,采集4类无性系插条进行大田扦插,在扦插成活过程中分期采集不同插条进行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麻疯树枝条扦插生根过程中,插条内PPO活性在扦插初期有一个下降过程,随后逐步上升;POD活性在愈伤组织形成期增高,而后期酶活性呈下降趋势.插条不同段酶活性存在不同分区应激反应差异;同种插条PPO活性的增加能促进根形成和生长发育.各类插条间POD活性的差异比较明显,生长于恶劣环境、树龄较大的插条的POD活性较高,而生长环境好、树龄较小的插条的POD活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5.
旨在构建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高效表达体系。从原基因工程菌株slp-man-pET28a/JM提取重组质粒slp-man-pET28a,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用水解圈大小,β-甘露聚糖酶活力高低和天然半纤维素底物降解能力等综合指标衡量新基因工程菌株的β-甘露聚糖酶表达效果。新基因工程菌株slp-man-pET28a/BL在选择平板上能产生明显的水解圈,其分泌的β-甘露聚糖酶活性最高达 645.5 U/mL,是原基因工程菌株slp-man-pET28a/JM分泌的1.28倍,是出发菌株Erwinia carotovora CXJZ95-198分泌的1.97倍;新基因工程菌株在苎麻原料发酵液的COD净增加值达5.13 g/L左右,分别为原基因工程菌株和出发菌株净增值的1.5和1.2倍;其还原糖生成量为0.721 mg/mL,比原基因工程菌株和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26.7%和10.1%。新基因工程菌株的β-甘露聚糖酶分泌量大幅度提高,可为麻类生物脱胶β-甘露聚糖酶制剂制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金沙江头塘小流域的植物组成及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成金沙江头塘小流域植被的维管束植物有137种,隶属于63科121属,其中含10属以上的优势科有3个科,分别是蔷薇科、菊科和禾本科,这些科的植物构成了金沙江头塘小流域的主要植物物种,而本区植物的中国特有属仅1属1种.该流域植物区系的组成和地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其植物区系主要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其次是热带分布和世界分布成分,由此表明金沙江头塘小流域的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北温带和热带亚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87.
扦插技术研究解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植物扦插技术是涉及多因子的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环节均包含详细的技术内容.对扦插影响因子、扦插进程中的生理机制及扦插技术效果评价方法3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解析,并在论述中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8.
甘露聚糖酶基因3'端缺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研究甘露聚糖酶基因3’端对甘露聚糖酶功能的重要性。[方法]以甘露聚糖酶的二级结构为基础,用PCR扩增的方法获得3’端特异性缺失的甘露聚糖酶DNA片段,连接到载体上,表达并鉴定酶的活性。[结果]删除甘露聚糖酶基因3’端246bp后甘露聚糖酶依然具有酶活性。[结论]甘露聚糖酶基因3’端的部分序列不是酶具有功能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89.
对金沙江流域龙须草地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与空旷地相比种植龙须草可降低土壤容重0.10 g/cm3,增加土壤总孔隙度9.6%,提高土壤贮水率22.03%,其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蓄水能力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0.
云南干热河谷4种植物抗旱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干旱胁迫试验,对云南干热河谷4种植物的抗旱机理进行了研究。选用与植物抗旱性关系密切的8个生理生化测定指标: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MDA、SOD、POD、荧光、叶绿素含量、Pro,运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方法对云南干热河谷的车桑子、清香木两个原生植物和山毛豆、银合欢两个引种植物容器苗的抗旱性能进行了系统地综合评价。从而克服了单项生理生化指标的片面性,使评定结果较客观全面地反映此4种干热河谷植物的抗旱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