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3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425篇
林业   635篇
农学   494篇
基础科学   585篇
  589篇
综合类   3830篇
农作物   453篇
水产渔业   440篇
畜牧兽医   1948篇
园艺   670篇
植物保护   253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348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511篇
  2013年   441篇
  2012年   470篇
  2011年   491篇
  2010年   534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5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一、谨防中暑耕牛汗腺不发达,较为怕热,当牛舍内温度超过25℃时,就会阻碍体表热量的散发,致使耕牛新陈代谢发生障碍.因此,盛夏期间要打开牛舍门窗,每个牛舍最好安装一个调速吊扇,这样才能促进牛舍空气流通,降低牛舍内的温度和湿度.雨季严防耕牛日晒雨淋,每天中午可用清水(切忌用刚抽上的地下井水)喷洒牛体,以利降温、增进食欲,如发现耕牛有张口呼吸现象,可熬绿豆汤冷却后喂服,也可用风油精擦抹耕牛的额角,以提神解暑.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三黄鸡组织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1日龄三黄鸡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和B组,每组公母各20只。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试验A组除供给基础日粮外,添加4g/kg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试验B组除供给同样的基础日粮外.添加8g/kg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添加8g/kg水平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明显促进热应激下肉鸡肝、肾和胃的生长发育;添加4g/kg水平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热应激下肉鸡组织器官的促生长作用不明显;在组织水平上,中草药添加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热应激对肺和肝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14.
哌酸广泛用于禽病防治,为提供氟哌酸在禽病防治中合理有和药的科学依据,特进行了对鸡的药代谢动力学,毒性和药效试验。药动学试验显示,鸡按1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内服后吸收迅速,1.88小时达血药峰值,平均血药峰值浓度为0.65微克/,维持有效轿药浓度 8.7小时,无蓄积性;毒性试验表明:对鸡体重及肝/体比值均无影响;抑菌试验说明,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5.
16.
高起点的三河调度自动化建设三河市供电局吕春燕,展海明由于供电网络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复杂,监控所需实时信息不断增多,传统调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电网管理的需要。利用微机技术实现调度自动化,是电网“多供、少损、安全、经济”运行的迫切要求和可靠保证。在198...  相似文献   
17.
金耳子实体结构特性的初步订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正南  郑淑芳 《食用菌》1994,16(5):12-13
自从Eles Fries(1815~1822)论述并正式建立耳包革属或白耳属(Naematelia Fries)概念以后,各国的许多菌物学家对金耳的形态分类、生态、生理、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食性和药效、驯化栽培等方面,都发表过许多论述,但存在问题较多,普遍认为金耳的应用基础理论和技术问题比较复杂,分类命名意见不一,误定长期存在,驯化和批量栽培悬而未决。 按照早期建立并论述的耳包革属概念,国内的许多菌物学者同样认为,金耳子实体由外层的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和内层的革菌(Stereum型)混杂组成的异质复合体,根据笔者对金耳解剖形态、组织结构,以及分层化学分析和物理方法测试的结果,金耳子实体的结构,确实与所有单一体菌类,例如侧耳类、斗菇类、黑伞类、木耳类等不相同,甚至与离体伴生的同质近缘种,例如银耳也有所不同。这类结构特殊的异质复合体菌类,由于单一型菌丝体自身的很大弱点,在整个生育过程中,都需要相适应的伴生菌类给予帮助,因此,在自然界小的分布量不多。在结构上,金耳的子实体是由分类学地位相距较远,形态、结构、质致显然  相似文献   
18.
试验把24只19周龄的谢弗星杂288青年母鸡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中,每组8只鸡,采用个体笼养。各组的日粮成分见表。试验Ⅰ组和Ⅱ组日粮中的膨润土含量分别为1.32和2.64%。予试期3周,试验期9周。结果,对照组、试验Ⅰ组和Ⅱ组产蛋率分别为86.2、94.2和94.6%,试验  相似文献   
19.
天山马鹿体重与产茸量相关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新疆38野生种牧草种植试验,证明许多野生牧草不但在产量、质量上高于栽培牧草,在抗逆性能方面也为许多载培牧草所莫及,对建设新疆中山带的优质人工草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