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林业   263篇
农学   111篇
基础科学   199篇
  109篇
综合类   825篇
农作物   158篇
水产渔业   77篇
畜牧兽医   531篇
园艺   159篇
植物保护   7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简便而有效的妊娠诊断方法,尤其是早期妊娠诊断方法,是畜牧兽医工作者长期以来试图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这是因为尽早发现空怀,尽早采取措施复配,才不至旷过配种季节而耽误一胎.  相似文献   
992.
为探索不同胁迫对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L.]Merr.)愈伤组织生长及再生的影响,以继代了9年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以MS(murashige and skoog)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铜(Cu2+),研究其对继代培养中愈伤组织的直径、鲜重增长率和再生培养中的植株再生率,以及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根和叶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铜含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铜浓度为10.0μM时,愈伤组织直径、鲜重增长率、植株再生率及叶绿素含量均达最大值;愈伤组织可生长和再生的铜的临界浓度分别在300.0~500.0μM、50.0~100.0μM间。经长期处理(12周)的愈伤组织和24周再生的植株叶片和根系中,4种抗氧化活性酶活性和MDA含量在10.0μM下均为最低;经短期处理(10 d)的愈伤组织,SOD、POD、APX的活性及MDA含量持续上升,而CAT先上升后下降。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叶片和根系中铜含量随培养基中铜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本试验为进一步筛选耐铜突变体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3.
选择来自猪粪和稻草的水溶性有机质(DOM),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我国常用抗生素金霉素(CTC)在受到内源和外源DOM作用下在猪粪中的吸附和解吸附行为。研究表明,金霉素能被猪粪便快速吸附,等温线呈非线性,用Freundlich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吸附数据;添加DOM能抑制猪粪对CTC的吸附,其能力大小与加入的DOM种类有关,其中内源性猪粪DOM的解吸附效果明显大于外源性稻草DOM;形成阳离子复合体和加入DOM的性质可能是抑制CTC在猪粪便上吸附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94.
为考察对于氢型分子筛(HZSM-5)的Si/Al变化和添加量对生物质热解液化的影响,该文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HZSM-5催化剂,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催化剂的粒度、孔隙及晶体结构等性质进行表征,并在最佳油产率温度下进行木屑的催化热解。对无催化剂和不同催化条件下得到的生物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分子筛作用下,生物油产率明显降低(最大降幅8%),含水率增加。同时,液体产物中醛类、酯类、酮类、呋喃等含氧化合物及酸含量均有所降低,提高了烃类和酚类的含量,峰面积百分比最高达到12.57%和39.36%,对催化剂催化调控改善生物油品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分析了我国近年早稻生产的现状,指出优质早稻产业化是我国早稻生产发展的根本出路.以两优287、鄂早18为代表的优质、高产、生育期适宜、抗性较好的品种的选育与推广,为优质早稻产业化提供了新的机遇;国家宏观政策的强势拉动和优质稻产业化的实施为优质早稻产业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6.
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及相关遗传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1~2002年选用18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籽粒总戊聚糖含量和水溶性戊聚糖含量,探讨了戊聚糖含量的遗传特性及与穗部性状的相关性,以期为专用小麦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生态环境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间的籽粒总戊聚糖含量、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总戊聚糖含量和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具有较高的遗传力,水溶性戊聚糖含量遗传进度较大;结实小穗数与总戊聚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单位面积穗数与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穗粒重与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脂肪源对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将300尾健康活泼、体重[(42.65±0.26) g]一致、大小均匀的鳙鱼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各组分别饲喂饲料中添加3%大豆油(SO组)、菜籽油(RO组)、花生油(PO组)、葵花油(SU组)、玉米油(CO组)为脂肪源配制成的5种等氮等脂试验饲料。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 SO组的终末体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SGR)显著高于PO组和CO组(P<0.05)。PO组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SGR显著低于SO组、RO组和SU组(P<0.05)。2)PO组和SU组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SO组和CO组的肌肉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 RO组的肌肉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均显著低于CO组(P<0.05),SO组的肌肉蒸煮损失和离心损失均显著低于CO组(P<0.05)。SO组的肌肉硬度和咀嚼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 SO组和SU组...  相似文献   
998.
长白山区林蛙养殖关键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提高林蛙商品成蛙回捕率,对林蛙孵化率、蝌蚪成活率、变态率、一龄幼蛙成活率4 个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99.
为了解南太湖水域近年来水质状况,以及蓝藻生物量与氨氮和总氮之间的变化规律,实验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南太湖水域3个入湖口(小梅港、新塘港、大钱港)水质中蓝藻生物量、氨氮和总氮的年变化特征进行了调查;使用SPSS10.0中的Bivariate(pcarson)软件对蓝藻生物量与氨氮和总氮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南太湖入湖口蓝藻生物量一般有两个高位期,一个是在每年5—6月,另一个在每年的9—10月;(2)南太湖入湖口的总氮浓度处于富营养水平,并有向重富营养化发展的迹象;(3)蓝藻生物量与氨氮浓度的相关性系数r介于0.102~0.290,呈现不相关;(4)2008—2009年蓝藻生物量与总氮浓度的相关系数r介于0.010~0.210,呈现不相关;2010年蓝藻生物量与总氮浓度的相关系数r介于0.430~0.474,呈现低度负相关。结果说明南太湖入湖口的氮营养盐已经不容忽视,湖泊中氨氮和总氮浓度升高,将为蓝藻的繁殖生长提供条件,蓝藻一旦暴发,氨氮和总氮浓度反而迅速降低,在南太湖水域蓝藻生物量与氨氮和总氮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此消彼长规律。  相似文献   
1000.
费骥慧  汪兴中  邵晓阳 《水产学报》2012,36(8):1225-1233
根据2009年8—11月对洱海鱼类调查获得的有关资料,研究了洱海鱼类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旨在为洱海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有价值的资料。研究结果表明:洱海鱼类群落可分为3种群落类型,分别为洱海西岸与南北端湖滨带群落类型(群落Ⅰ)、东岸与湖心区群落类型(群落Ⅱ)和上游小型湖泊群落类型(群落Ⅲ)。群落Ⅰ的主要特征种为(Hemiculterleucisculus)、鲫(Carassius auratu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黄(Hypseleotris swin-honis)、子陵栉虎鱼(Ctenogobius giurinus),对群落内平均相似性贡献率为80.71%。群落Ⅱ的主要特征种为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鲤(Cyprinus carpio),对群落内平均相似性贡献率为98.20%。群落Ⅲ的主要特征种为鲫、麦穗鱼、长身(Acheilognathuselongatus)、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中华鳑鲏(Oryzias latipes sinensis)、子陵栉虎鱼等,对群落内平均相似性贡献率为94.94%。群落Ⅰ和群落Ⅲ在种类和数量组成上以小型鱼类为主,群落Ⅱ则以大中型鱼类为主,鱼类群落在空间分布上的环境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