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201篇
农学   119篇
基础科学   123篇
  82篇
综合类   812篇
农作物   161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506篇
园艺   333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选取刚出生的健康荷斯坦犊牛20头,随机分为酸马奶组、正常组、腹泻组和抗生素组,每组5头。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在相同哺乳的基础上均口服100 mL致病性E.coli O1菌悬液(2.5×1011 CFU/mL)建立腹泻模型,抗生素组添加环丙沙星0.5 mg/kg,试验期15 d。结果表明:酸马奶组犊牛肠道微生物丰富度与多样性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酸马奶源乳酸杆菌干预后显著提高了肠道内厚壁菌门、普雷沃氏菌科、毛螺菌科未确定菌属和拟普雷沃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酸马奶组犊牛粪便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由此可见,犊牛日粮中添加酸马奶源乳酸杆菌可显著提高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增加肠道中有益菌的丰度,降低有害菌的丰度,并显著提高其粪便中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72.
为了阐明不同沟灌方式对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开展大田分区试验,研究了玉米生长期间交替隔沟(AFI)和常规沟灌(CFI)方式下不同位置处(沟位、坡位、垄位)土壤水热变化。结果表明,在一个灌水周期内,AFI的根区土壤水分以向下和侧向入渗为主,土壤水分有利于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而CFI的根区土壤水分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促进土壤水分向根区以下移动,容易发生渗漏损失;沟灌方式引起剖面土壤温度的变化,高水分区域引起低土温,1个灌水周期内AFI根区平均土温比CFI高0.56~1.78℃,但不同点位之间根区平均土温差异较CFI小。在玉米生长期间,AFI根区平均土温比CFI高0.05~2.16℃,根区平均土壤含水量比CFI低3.31%左右。土温与土壤含水量存在良好的二次曲线关系,当土壤含水量X=37.30%时,土壤温度出现最低值。因此,与常规沟灌相比,交替隔沟灌溉具有控墒调温的作用,有利于根区土壤水分的高效利用,促进根区土温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73.
利用272份全球籼稻微核心种质的重测序SNP基因型,对海南三亚、广东深圳、浙江杭州和湖北荆州4个地点收集到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性状采用TASSEL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解析籼稻垩白的遗传基础和挖掘影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优异等位基因。结果表明,依据SNP数据,可将籼稻微核心种质分成3个亚群。4个地点分别检测到42个和44个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关联的位点,位于全部12条染色体上。2个性状分别有21个和19个位点在2个以上环境下同时被检测到,这些位点中有12个位点同时影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11个位点附近都有已克隆的水稻品质相关基因。其中,第5染色体3.3~5.3 Mb区间在4个地点都被检测到与垩白粒率显著关联,以杭州点对垩白粒率的贡献最大,优异等位基因载体品种为IRGC121689;第12染色体的17.5~18.0 Mb区间在三亚和杭州都被检测到与垩白度显著关联,以三亚点的垩白度贡献最大,优异等位基因载体品种为IRGC122285。这些位点和品种资源可作水稻外观品质分子改良的重要基因和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74.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内膜面传质特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测试膜面附近的气液两相流动力学特性,在6种不同曝气强度条件下,测试得到膜面附近的液相流场数据,并计算得到膜面传质系数、浓差极化边界层厚度以及膜面切向应力等膜面传质特性参数。结果表明,曝气强度和液相速度对膜面传质特性的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曝气强度可以使得膜面传质特性加强。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研究经验和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5.
利用起伏地形下水汽压空间分布式模型,通过插值计算重庆市100m高度和实际地形下月平均和年平均水汽压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重庆市水汽压的季节变化很明显;而且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水汽压逐渐减小;各月水汽压的最小值出现在东北山区。  相似文献   
76.
牛瘤胃酸中毒是由反刍动物的瘤胃内过多的酸性物质,引起瘤胃正常菌群失调,导致其消化机能紊乱、代谢障碍、机体衰竭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该病多发生于奶牛和犊牛,并以成年母牛发病率较高。该病在临床上表现为食欲减退、瘤胃蠕动减弱或消失,反刍停止,粪干如砂,酸臭味重,瘤胃内酸、甲烷和氨浓度增高,且有酸中毒和高乳酸血症的特征。该病具有发病急、病程长、死亡率高等特点。在临床上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可显著提高其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基于此,主要探讨牛瘤胃酸中毒的病因及中西医治疗,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为探究稻蟹共作模式对池塘养殖尾水的净化能力,在宁夏银川地区的大规模稻蟹共作-池塘养殖耦合系统中,稻田种植面积52 hm2,水产养殖面积20 hm2,采取田间试验、水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稻田进水口、出水口水体中的溶解氧、磷酸盐、亚硝态氮、氨氮等水环境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试验稻田出水口氨氮、磷酸盐、亚硝态氮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69.2%、14.0%、100%,2021年试验稻田出水口氨氮、亚硝态氮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25.1%、100%,2022年试验稻田出水口氨氮、磷酸盐、亚硝态氮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76.9%、74.4%、100%。试验结果显示,2022年稻田对池塘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最好。由此表明,稻蟹共作模式可以显著降低池塘养殖尾水中的氨氮、磷酸盐、亚硝态氮水平,具有较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木材进行封闭处理,在木材表面进行真空磁控溅射镀膜金属试验,在保持木材本身天然特性的同时,使其具有抗电磁辐射功能。对桐木胶合板进行单侧面和双侧面镀铜、铝膜试验,测试其电磁屏蔽效能。结果表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与硅烷偶联剂混合物质对木材进行封闭,真空室的真空度10-2~10-4MPa,靶材温度为200℃,溅射时间为90s的工艺参数理想,获得的薄膜厚度为30μm,木材表层镀铜或是镀铝,双侧镀还是单侧镀,在30MHz~1.5GHZ频段之间,电磁屏蔽效能都能达到30dB以上,满足电磁屏蔽要求。双侧面的效果大于单侧面的效果,镀铜的效果大于镀铝的效果。  相似文献   
79.
为明确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与本地菌根植物和非菌根植物种间竞争格局的调控作用,采用温室盆栽试验,通过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根内球囊霉G. intraradices(GI)及其混合菌种(GM+GI)3种处理,分析AM真菌对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本地菌根植物玉米Zea mays和非菌根植物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种间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AM真菌均显著提高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玉米的菌根侵染率,菌根侵染率为13.720%~50.015%,且前者的菌根侵染率明显高于后者。单独种植时,与对照相比,接种AM真菌尤其是接种混合菌种显著提高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株高、叶片数和总干重。在加拿大一枝黄花与玉米混合种植时,与单独种植相比,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株高、叶片数、根长和总干重均较低;同时,与对照相比,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相对竞争强度而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相对竞争强度没有显著影响。在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油菜混合种植时,与对照相比,接种AM真菌则显著提高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株高、叶片数、净光合速率和总干重;同时,接种AM真菌促进了入侵种的竞争优势而抑制了非菌根植物油菜的生长。说明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本地种的竞争格局受到与之混生物种的菌根依赖性强度以及AM真菌的种类差异影响。  相似文献   
80.
凋落物分解作为生态系统重要功能之一,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明确荒漠草原凋落物分解对氮(N)、磷(P)添加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响应,以宁夏荒漠草原短花针茅和赖草的凋落物为研究对象,使用凋落物网袋分解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N、P添加各4个梯度,均为纯N、P含量,N1、N2、N3、N4添加量分别为0 g/(m2·a)、5 g/(m2·a)、10 g/(m2·a)、20 g/(m2·a);P1、P2、P3、P4添加量分别为:0 g/(m2·a)、4 g/(m2·a)、8 g/(m2·a)、16 g/(m2·a)。结果表明:(1)短花针茅和赖草凋落物分解过程分为快速分解和缓慢分解两个阶段,两个物种的分解速率存在差异性,短花针茅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