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7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林业   306篇
农学   298篇
基础科学   191篇
  178篇
综合类   1769篇
农作物   241篇
水产渔业   195篇
畜牧兽医   1002篇
园艺   444篇
植物保护   111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钙、硼与早酥梨木栓化褐变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叶面喷施钙、硼试验,统计分析不同处理早酥梨果实的木栓化病果率、钙硼元素含量数据,以探究叶面喷施钙、硼与早酥梨果实中钙、硼元素含量、木栓化褐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面喷钙对降低早酥梨木栓化病果率效果明显优于叶面喷硼。叶面喷钙显著提高了早酥梨果实中钙元素含量约31.11%,但对果实中硼元素含量影响较小,其木栓化病果率较CK降低了约28.91%(P0.01),而叶面喷硼显著提高果实中硼元素含量约50%,且提高了果实钙元素含量约6.67%,其木栓化病果率较CK仅降低了约9.09%。早酥梨果实中钙元素含量与木栓化病果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果实中硼元素含量呈负相关(P0.05),而早酥梨果实中硼元素含量与木栓化病果率呈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钙元素是防治早酥梨果实木栓化的主导元素,叶面喷钙是防治早酥梨木栓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2.
保护性耕作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常规耕作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线虫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减少土壤大团聚体的破坏,降低团聚体周转速率,提高土壤结构的稳定性;保护性耕作提高表层土壤总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含量;保护性耕作可以提高耕层微生物生物量,尤其对真菌生物量影响显著;保护性耕作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团聚体中微生物量和微生物多样性,但并未改变微生物在团聚体中的分布模式;保护性耕作可提高土壤线虫多度,提高原状土壤和土壤各粒级团聚体中线虫群落的成熟度指数和结构指数,但并未改变线虫总数、营养类群、功能团及生态指数在团聚体中的分布模式。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展望了保护性耕作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因地制宜选取保护性耕作措施提供理论支持,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3.
为了探讨喷施多效唑(PP333)对黄瓜幼苗质量的影响,本试验以‘津春4号’黄瓜为试材,分别在露土期、子叶平展期、1叶1心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水溶液,通过对幼苗株高、茎粗、下胚轴长、根系活力、叶绿素(Chl)含量等指标的测定来衡量其对黄瓜育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能明显防控黄瓜幼苗徒长,能够降低幼苗的株高、下胚轴长度,增大茎粗,提高根冠比,提高壮苗指数。在子叶平展期喷施200 mg/L的多效唑时,幼苗品质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时期和浓度,为最适宜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44.
[目的]研究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对专食性天敌泽兰实蝇寄生的耐受性并探讨其入侵前后的生理响应,为紫茎泽兰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泽兰实蝇寄生后,于初现羽化窗时测量紫茎泽兰原产地(墨西哥)和入侵地(中国)种群叶片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全部羽化后测定并计算紫茎泽兰的株高、总生物量、根冠比和比茎长等生长指标,比较分析泽兰实蝇寄生后不同种群紫茎泽兰的抗性和耐受性.[结果]在泽兰实蝇寄生条件下,入侵地紫茎泽兰的总生物量、茎生物量比和根冠比较原产地种群分别显著升高37.80%、15.38%和21.77%(P<0.05,下同);入侵地紫茎泽兰PAL、POD和SOD活性分别较原产地显著降低46.91%、46.60%和37.52%,而PPO活性与原产地紫茎泽兰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入侵地紫茎泽兰的Pro和MDA含量分别较原产地显著增加66.30%和145.08%.[结论]入侵后紫茎泽兰的资源分配策略发生改变,入侵地紫茎泽兰种群对泽兰实蝇寄生的耐受性增强,对泽兰实蝇的防御响应有所降低,防御策略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5.
姜静  郑雨  李慧玉  冮慧欣  陈肃  刘桂丰 《园艺学报》2020,47(Z2):3125-3126
‘朝霞2号’是以白桦为受体获得的转BpGLK1基因干扰表达株系,其叶片中BpGLK1的表达量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少。主干树皮灰白色,枝条红褐色。叶片纸质,宽卵形,夏季呈黄绿色,秋季呈金黄色,叶尖呈渐尖,叶基心形,叶缘钝齿、无叶裂,上下表面均有绒毛分布,一级侧脉7 ~ 8个。  相似文献   
146.
“互联网”是新时代网络发达的产物,它构成了新的社会形态,“互联网+”则是互联网思维的又一先进体现。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全球化也将人们串联在一起,交流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从书信到信息,乃至互联网的应用,语言也在不断地进化。“网络新词”作为进化的产物,符合当下的时代潮流,逐步走进大众的视野并受到热烈关注及使用,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采用数据分析、对比等方法,浅析“网络新词”的翻译技巧及流行趋势,以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7.
从黑龙江省安达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草业科学系试验田健康紫花苜蓿根部分离出1株拮抗真菌BIBA-G563,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研究其对紫花苜蓿根腐病病原真菌镰刀菌的抑制能力及盆栽防治根腐病的效果。经鉴定,拮抗真菌BIBA-G563为变灰青霉。BIBA-G563与腐皮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层出镰刀菌、轮枝镰刀菌四种病原真菌的第9 d平板对峙抑制率在28.62%~64.67%之间,无菌发酵液对四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在10.34%~15.98%之间,对四种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在16.95%~35.95%之间,对盆栽紫花苜蓿镰刀菌根腐病防效为75.40%。表明生防真菌BIBA-G563能够有效抑制紫花苜蓿根腐病病原菌,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8.
缺铁性黄化病是由于植物体内Fe元素含量相对过低而导致的叶片黄化,植物生长势衰弱,甚至危害植物生存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从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发病原因、地域分布以及措施应用研究3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未来植物黄化研究方向提出展望。进一步探明防治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技术应用,为植物黄化病的防治提供长期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9.
本文分析了红霉素在健康成年马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给药后于不同时间取血样,用管碟法测定血清中抗生素含量。给马单次快速静脉注射红霉素(12.5mg/kg)后,血清中药物浓度(对数座标)随时间下降(线性座标)符合无吸收因素二室模型。按二室模型的数学式计算出的理论值与实测值相符。还算出静脉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以及多剂量给药的参数。红霉素的药动学参数是: 初始血浆浓度(C°P,5.59±3.28mg%),半衰期值(t1/2β,2.91±1.24h.),表观分布容积(Vd.(β),5.54±2.22,100ml/kg),药物自中央室消除的一级速率常数(K_(10),1.04±0.45h.~(-1)),治疗浓度维持时间[Tcp(ther),5.56±3.61h],总清除率(Cl_B,1454±596ml/kg.h.),曲线下面积(AUC,10.52±6.45,u/ml.h.)。多剂量给药参数是: 给药间隔时间(τ,6h.),稳态下最高,平均与最低血浆浓度C_(pmax)~∞、C_p~∞、C_(pmin)~∞)分别为10.34、1.75、0.47mg%,负荷剂量(D_0~*,15.41mg/kg),维持剂量(D_0,12.5mg/kg)。  相似文献   
150.
本文报告了庆大霉素在健康成年马体内的药动学。肌肉注射后血清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与消除的单室开放式模型。按单室开放式模型的数学式计算出的理论值与实测值相符(见表1)。计算出的药动学参数值列于表2。多剂量给药的参数载于表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