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56篇
  59篇
综合类   320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3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目的】 豁眼鹅是我国著名的白鹅品种,其1日龄雏鹅往往呈现黄色或淡黄色。然而,笔者在进行豁眼鹅纯系继代选育过程中,发现自由交配群体的后代中有20%雏鹅个体绒羽呈现浅褐色,且公母比例差别明显(公母比例接近1﹕3),推测豁眼鹅群体白羽性状存在伴性遗传可能。以雏鹅期浅褐色公鹅和黄色母鹅为亲本,利用杂交试验,检验雏鹅绒羽表型的情况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从而揭示鹅羽色性状的遗传方式。为此开展鹅的羽色性状遗传规律及机制研究,以期对鹅新品种或品系的培育以及鹅羽色自别雌雄配套系生产提供指导。【方法】 选用40只豁眼鹅公鹅和200只豁眼鹅母鹅为亲本,组建随机交配群产生豁眼鹅纯系G1代,观察G1代中1日龄雏鹅中黄色绒羽和浅褐色绒羽表型的表现和分离比例;4只浅褐色豁眼鹅公鹅和20只黄色豁眼鹅母鹅为亲本,杂交产生F1代,观察其1日龄雏鹅中黄色绒羽和浅褐色绒羽表型的表现和分离比例。【结果】 ①在豁眼鹅随机交配G1代中,浅褐色绒羽表型个体的比例为19.5%。其中,公母雏之间浅褐色个体占比差别比较大,公雏中浅褐色的比例在10%左右,而母雏有30%左右的个体呈现浅褐色。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绒羽颜色性状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如下,母雏中浅褐色个体的比例就是豁眼鹅群体中绒羽浅褐色等位基因的频率,本试验中29.8%的母雏个体是呈现浅褐色,所以该等位基因的频率约为0.3。同时,公雏中浅褐色个体比例的开方也能计算出豁眼鹅群体中浅褐色等位基因的频率,本例中,10%的公雏是浅褐色,所以该等位基因的频率约为0.3左右,同母雏计算所得基因频率比较接近。相应的,绒羽黄色等位基因频率则为0.7左右。②杂交F1中,黄羽81只,占50%;浅褐色79只,占50%。且黄羽全为公雏,浅褐色羽全是母雏。结果表明,浅褐色性状呈伴性遗传;已研究证实,银色羽(S*S)和不完全白化(S*AL)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完全白化基因AL对银色羽基因S为隐性。因此,根据杂交试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浅褐色和黄色是由一个基因座的复等位基因所决定的结果,且浅褐色对于黄色性状呈隐性遗传。【结论】 本试验通过羽色性状选配杂交和随机交配试验,分析了豁眼鹅1日龄雏鹅绒羽颜色表型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1)浅褐色绒羽性状相对黄色绒羽性状为隐性遗传;(2)豁眼鹅雏鹅绒羽浅褐色/黄色性状呈伴性遗传;(3)豁眼鹅雏鹅绒羽颜色性状主要为Z染色体银色羽基因座控制,控制该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存在变异位点与相应表型关联。  相似文献   
72.
赵辉 《花卉》2020,(2):105-106
随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园林绿化管理要实现智能型可持续发展,应该以科技为先导,如何将先进的科技信息技术循序渐进的引进日常的绿化管理工作,本文以电子档案二维码标牌的应用为切入点,为日后系统建立智慧城市管理系统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3.
为了揭示添加白桦叶凋落物对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通过网袋法对2种叶凋落物的混合分解速率及其养分动态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显示,在整个分解过程中,通过添加白桦叶凋落物,加速了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的分解,在分解的120d、360d、420d、480d和540d表现出明显促进作用,并且这种趋势随着白桦叶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混合分解对N、P的释放有抑制作用;对K、C的释放有促进作用,但在分解的540d影响作用逐渐消失。可见,添加白桦叶凋落物使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加快、周转时间缩短,有利于地力的维持,但在养分释放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4.
75.
猪源大肠杆菌血清型耐药性整合子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在北京地区采集正常猪泄殖腔拭子50份,河南123份,分离到大肠杆菌150株,分离率为86.7%.菌株血清型分布广,呈地区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北京菌株耐药率低,除对四环素为73.8%外,对其他21种药物耐药率均在16.7%以下;河南地区菌株耐药率高,对青霉素类、磺胺甲基异噁唑高达75.0%以上.北京地区菌株整合子携带率为18.6%,河南地区为75.7%.整合子携带频率与细菌耐药性相关.  相似文献   
76.
<正>春季气温逐渐回升,自然光照渐次延长,为春季蛋鸡产蛋率稳中回升提供了有力条件。近日,笔者接诊几例产蛋不升的病例,主述:鸡群精神状态、采食量正常,光照时长与以前相比没有改变,几乎没有伤亡。经现场走访几家养殖场、剖检病死鸡,观察发现,产蛋率不上是有原因的,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将产蛋不升的原因加以分析、总结、共享,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7.
78.
城市滨水护岸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景观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城市护岸发展的历史出发,对护岸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9.
赵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6,11(4):19-23,27
以毛白杨的中心分布区为调查范围,选择毛白杨纯林,采集吸收根系。根据形态和解剖特征,将中原地区的毛白杨外生菌根划分成14种类型。其中,除类型时,类型2,类型4,类型9和类型11外,其余有9种烘生关系差或极差的外生菌根和拟菌根,菌根的分布特征指标统计结果表明,在广大的毛白杨分布区土壤中,普遍缺乏能与毛白杨形成良好共生关系的外生菌根真菌。  相似文献   
80.
<正> 四川省、重庆市蚕丝学会栽桑专业委员会于1999年8月18—20日在乐山市联合召开了学术交流会。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省蚕业研究所、有关市地县的科技骨干和领导共计六十余人到会。 会上交流了学术论文21篇,包括桑树选育种、桑树丰产栽培,桑树病虫防治及栽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在学术交流的基础上,会议还结合当前蚕业生产的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