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51.
园艺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园艺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材料来源及预处理方法,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2.
我们生活在准噶尔盆地,处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南边缘。我们常考察沙漠植物,惊叹沙漠植物的生存能力,它们的进化非常神秘。  相似文献   
53.
本文主要介绍了龙眼的主要缺素症状和龙眼的营养诊断技术,并且对在果树上应用的植物诊断技术进行了了总结。  相似文献   
54.
关于日光温室葡萄栽培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品种的选择温室葡萄品种选择的标准应是早熟、大粒、优质、抗病。另外 ,无核化是葡萄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选择品种时应重点考虑无核品种。从生产现状和发展形势来看 ,应重点发展如下几个品种 :1)无核早红。原代号 86-11,是我国培育的优良极早熟葡萄品种。果穗中等大小 ,穗形整齐 ,圆锥形。自然生长果粒较小 ,经无核早红专用膨大素处理后 ,果粒极大 ,粒重可达 12~14 g,最大 19.3 g ,椭圆形 ,亮红色 ,无核 ,含糖量 14 .5% ,品质优良。适应性、抗病性均强。适宜露地及保护地栽培。在晋中露地栽培 7月上旬成熟 ,日光温室栽培 5月上旬成熟。2 …  相似文献   
55.
近年来,中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研究生的管理和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联合培养是一种受到倡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各地都有应用。针对这种新型的培养模式,从被培养人“研究生”的需求角度对创建合理的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橡胶幼龄林下间作菠萝不同种植和覆盖方式水土保持效应,为集成橡胶林间作菠萝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9~2010年,在西双版纳橡胶更新林下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以菠萝种植方式为主区,设顺坡种植、横坡种植两个水平;以不同覆盖材料为副区,设行间稻草覆盖、地膜覆盖两个水平,共4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影响。【结果】横坡种植可减少5~8月的径流量、5~10月的侵蚀量、雨季(4~10月)的总径流量和总侵蚀量;稻草覆盖可减少4~9月的径流量;地膜覆盖可减少5、7~10月的侵蚀量;地膜覆盖的总径流量大于稻草覆盖,总侵蚀量小于稻草覆盖。【结论】在橡胶幼龄林下,采用横坡种植可以起到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地膜覆盖在减少降雨对林地的侵蚀方面优于稻草覆盖。  相似文献   
57.
设置黑色地膜覆盖和对照(空白)两种处理,研究地膜覆盖对菠萝营养生长、果实品质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覆盖处理可促进菠萝D叶生长,增加地下根系干重;单果质量、小果数、果实纵径和横径分别提高了150%、27.96%、72.06%和29.34%;可溶性固形物增加2.55个百分点、维生素C增加37.14%、可溶性糖提高2.46个百分点、可滴定酸降低0.027个百分点,糖酸比提高6.39;提高了菠萝单株生物量,增加单株收获指数0.041;提高了土壤中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每公顷增收65 956.65元。菠萝地膜覆盖栽培可提质、增产和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8.
采用橡胶—菠萝间作模式,利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引进的"苹果""金钻""金菠萝""甜蜜蜜""8号""冬蜜""蜜宝"等7个品种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进行试种试验,比较其植物学性状,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结果表明,在幼龄橡胶林下,7个间作菠萝新品种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适应性和生长结果习性。"甜蜜蜜"营养生长状况最佳,自然抽蕾率高,单果质量大小适宜,果形长圆筒形,果心宽度小,果实内在品质佳,可作为鲜食品种在云南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9.
为拓宽云南热区咖啡主产地可再生资源咖啡壳资源利用途径,探讨咖啡壳制作"虎奶菇"菌种的可能性,为云南热区利用咖啡壳资源制作"虎奶菇"等珍稀食用菌菌种提供科学依据。以"虎奶菇1号"菌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三因素试验设计,以菌丝生长情况及菌种使用效果为评价指标,筛选以咖啡壳作为主要原料生产"虎奶菇"菌种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虎奶菇"菌丝在9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其中筛选出配方4(即咖啡壳刨花麸皮培养基:咖啡壳40%、刨花40%、麸皮18%、石膏1%、石灰1%)、配方7(即咖啡壳刨花棉籽壳培养基:咖啡壳40%、刨花40%、棉籽壳18%、石膏1%、石灰1%)和配方9(即咖啡壳棉籽壳麸皮培养基:咖啡壳40%、棉籽壳40%、麸皮18%、石膏1%、石灰1%)为该试验条件下的最优配方,综合评价指标与对照相差不大。经合理搭配,咖啡壳作为"虎奶菇"菌种生产原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0.
休闲期施肥覆盖对旱地小麦越冬期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休闲期不同施肥、不同覆盖对旱地小麦越冬期0~20cm土壤蓄水量、农艺性状、倒二叶POD和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从而通过改革耕作技术,达到形成冬前壮苗的目的。结果表明:休闲期施农家肥可增加旱地小麦越冬期0~20cm土壤蓄水量,可增加越冬期分蘖数、单株干重,显著增加倒二叶的POD、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无论施农家肥与否,0~20cm土壤蓄水量、单株干重、POD和SOD活性均以渗水地膜覆盖最高,不覆盖显著最低,液态地膜居中,且渗水地膜处理较液态地膜和不覆盖处理可显著增加0~20cm土壤蓄水量和单株干重;MDA含量以不覆盖最高,液态地膜覆盖居中,渗水地膜覆盖条件处理最低。可见,旱地小麦采用休闲期施农家肥+渗水地膜覆盖的栽培措施有利于提高土壤蓄水量,促进旱地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