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9篇
  5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为了解枣园与大气之间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特征,运用涡度相关系统、小型自动气象站及HemiView冠层分析系统分别对2017年阿克苏市郊区灰枣园CO2通量、气象因子及叶面积指数进行观测,研究了枣园NEE变化特征、NEE和叶面积指数及气象因子之间的日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NEE日动态为“U”形曲线。白天NEE为负值,表现为碳吸收,夜间NEE为正值,表现为碳排放。枣园各生育期的晴天与阴天NEE变化特征基本一致。枣园各生育期按照NEE及阶段NEE强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果实发育期、果实成熟期、花期、萌芽期。枣园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和气象因子按照与枣园NEE的相关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叶面积指数、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光合有效辐射、饱和水汽压差。果实发育期碳交换速率和NEE最大,因此在枣树果实发育期应保证水分和无机盐的供应,对枣园NEE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72.
在新疆干旱绿洲区,枣树花期常遇高温干旱天气,易造成坐果率低而导致红枣产量下降,增加灌水和人工弥雾等现有微环境调控技术易出现灌溉水利用效率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将盛花期微喷弥雾技术与微灌技术一体化,在两树行中间增加弥雾,架设高度0.5 m的雾化喷头,设置了弥雾30 min(T1),60 min(T2),90 min(T3)及滴水处理(T4),以常规滴灌处理(CK)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微喷弥雾对枣园冠层微环境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干旱绿洲区红枣园冠层中部在盛花期时的高温天气每日会出现低温高湿和高温低湿两段共计约14 h左右的不适于红枣开花坐果的时段,微环境调控空间很大;处理T1~T4冠层中部温度较周围环境和CK分别低11.0%,10.5%,12.5%,14.0%和2.3%,0.4%,2.6%,3.8%,湿度较周围环境及CK分别高23.7%,20.0%,21.2%,17.2%和5.3%,2.2%,3.2%,-0.1%,产量较对照分别高9.4%,6.8%,6.7%,10.2%,表明微喷弥雾具有一定的改善冠层微环境和增产的作用;干旱绿洲区枣园冠层中部的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呈较好的负线性关系;微喷弥雾对红枣树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尽相同,综合考虑产量和果实品质,微喷弥雾30 min的处理最佳,建议微喷弥雾应在12∶00和16∶00分两个时段进行。  相似文献   
73.
采用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冻融期气温、土壤温度及盐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外界气温对冻融期土壤温度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土壤消融前,地温随深度呈现递增趋势,土壤消融后,地温呈现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冻融期相邻两土层间地温在0.01的置信水平下保持极显著相关性,其决定系数均在0.8以上,且随深度的增加,各土层地温的相关性减弱;试验区土壤冻融期长达120 d左右,最大冻土深度约为80 cm,至3月上旬土壤完全解冻;整个冻融期可分为冻结带发育阶段、稳定冻结阶段及消融三个阶段,且此三阶段地温与土层深度间关系均可用公式精确拟合;冻融期土壤剖面盐分呈现随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处于冻结带中的土壤盐分保持0.3%以内的较低水平,属于非盐化土;80~120 cm深度存在稳定积盐层,且其盐分值基本表现出中度及重度盐化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74.
滴灌和畦灌的幼龄核桃树根系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层分段挖掘法和扫描分析法对干旱区滴灌和畦灌方式下核桃树根系总根长、有效根系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水平方向上滴灌和畦灌核桃树根系主要分布在0~120cm范围内,滴灌占总根系分布的90.1%,畦灌占总根系分布的89.2%;在垂直方向上滴灌核桃树根系主要分布在0~90cm范围内,占总根系分布的90.6%,畦灌核桃树根系主要分布在0~120cm范围内,占总根系分布的85.7%。2畦灌核桃树有效根系在水平方向上随距离增加而递减的规律分布,在垂直深度分布上呈现出先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深度为110cm左右处出现峰值之后又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规律。滴灌有效吸水根根长在水平距离70cm和垂直深度70cm处为分布密集区。在距离树干水平距离70cm和垂直深度70cm附近的根区,应作为核桃树水肥管理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75.
赵经华  张春姹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80-4481
分析了入世4年来,我国水果出口在量上实现了突破,但并没有实现质变的主要原因,指出我国水果业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引进外资对发展我国水果业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6.
为了探究滴灌条件下,不同调亏灌溉对核桃树生长、高产的影响,通过核桃树的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变化,从而得到最优的调亏灌溉制度。试验共设置了3次水平(ET_(0)、75%ET_(0)、50%ET_(0)),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其中W0是对照组(CK);W1是Ⅱ期及Ⅲ期进行连续的中度、轻度调亏;W2是Ⅱ期进行轻度调亏;W3和W4是在Ⅰ期、Ⅱ期及Ⅲ期进行连续的中度、轻度调亏。试验发现W3处理对新梢增长抑制程度最大,与W0相比在Ⅰ、Ⅱ、Ⅲ期末分别减少了14.7%、28.93%、18.33%。在Ⅱ期轻度调亏对该生育期叶片细胞损伤最小,在后期正常灌水SPAD值可以恢复正常水平,其他处理则不能恢复正常水平。在Ⅱ期末,各个处理的果实纵横径及体积由大到小表现为:W3>W1>W4>W2>W0,生育期末则表现为W2>W0>W4>W1>W3。通过对不同调亏处理下的生长特性指标及产量的综合研究,确定出W2处理可以起到修枝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