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6篇
  9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01.
通过 1997~1998 年对红叶小檗带叶枝条全光雾插试验证明:红叶小檗扦插育苗,经 A B T1 号生根粉处理,生根率可达86% ,移栽成活率达93.2% 。  相似文献   
102.
基于2001—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农业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碳排系数法对农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并对其EKC检验,运用LMDI模型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业碳排放与农民人均收入之间呈现"倒U型"EKC曲线关系,拐点出现在2014年左右;农业生产效率是该区域农业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抑制因素;农业生产结构整体上对农业碳排放增加起到促进作用;农业经济水平是农业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农业劳动力规模总体上保持减排效应。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对长江经济带农业低碳绿色发展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努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积极推动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建立健全农业碳减排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03.
新疆野核桃不同小叶数量复叶的生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新疆野核桃不同小叶数量复叶的生长特征,为野核桃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用米尺大样本测量新疆野核桃3种不同小叶数量复叶及其构件的长和宽,并用电子分析天平称量各构件的生物量。[结果]新疆野核桃复叶的长、宽、叶轴生物量和复叶生物量都随复叶的小叶数增加而增大;同叶序小叶的生物量随复叶的小叶数增加而减小。同种复叶的小叶长、宽和生物量随叶序增加而增大。叶柄长和顶小叶长差异不显著;复叶宽差异显著;复叶长、复叶生物量差异极显著。[结论]新疆野核桃复叶的大小和生物量均有较大的生态可塑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根茎型禾草巨序剪股颖种群构件的年龄结构。[方法]通过生长季末期单位面积取样的方法,对新疆伊犁河谷昭苏县境内2个生境的巨序剪股颖种群构件的组成及其年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2个样地的巨序剪股颖种群均由营养分蘖株组成,由4个龄级组成,且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2个样地的根茎均为5个龄级,其中又以1和2龄根茎占绝对优势。在生长季末期,2个样地的巨序剪股颖潜在种群均由各龄冬性分蘖苗、根茎顶芽、根茎节间芽和各龄分蘖节芽组成,这些芽在潜在种群中占优势地位,各龄级芽又以1龄级的占显著优势,均属于增长型年龄结构。[结论]该研究反映出巨序剪股颖无性系的发展方向,也为该种牧草的栽培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赵玉  刘影  张相锋 《草地学报》2012,20(6):1059-1064
为探讨伊犁河谷地内分布的天然假苇拂子茅(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s)无性系种群的冬眠构件结构,分析冬眠构件对其种群大小、动态以及种群维持和更新的影响,按无性系植物的构件理论及根茎型无性系禾草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方法,通过生长季末期单位面积取样,分析了新疆伊犁河谷地3个不同生境中假苇拂子茅的冬眠构件结构以及潜在种群与现实种群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在伊犁河谷地,假苇拂子茅无性系的冬眠构件是由冬眠芽和冬眠苗组成;在生长季末期,3个生境的冬性苗种群均属于趋于稳定型的年龄结构,且苗库最高由5个龄级组成,冬眠苗与冬眠芽总数在不同生境间差异显著;3个生境的分蘖节芽种群均属于增长型的年龄结构,最高达5个龄级。在假苇拂子茅的冬眠构件中,由根茎顶芽和分蘖节芽构成了本地区具有实际生态意义的潜在种群,其中又以分蘖节芽种群对翌年种群更新速率的影响最大,从而保障了其在不同生境上的适应性和相对稳定性,也是实现其在伊犁河谷地区持续繁荣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6.
以实验室保存的奶牛乳房炎源大肠埃希氏菌为宿主菌,从石河子大学试验站奶牛圈舍内的污水中分离纯化到一株大肠埃希氏菌噬菌体,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利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分离纯化噬菌体,对噬菌体进行噬菌斑及电镜观察,测定其裂解率、核酸类型、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噬菌体形成的噬菌斑透亮、近似...  相似文献   
107.
伊犁河谷不同生境假苇拂子茅种群构件组成及其年龄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假苇拂子茅是根茎禾草,属典型的无性系植物。通过生长季末期单位面积取样的方法,对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不同生境的假苇拂子茅种群构件的组成及其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样地的假苇拂子茅种群仅有样地H3是由生殖和营养分蘖株组成,其他3个样地均由营养分蘖株组成。4个样地的分蘖株均由3个龄级组成,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4个样地的根茎均为2个龄级,其中又以2龄根茎占绝对优势。在生长季末期,4个样地的假苇拂子茅潜在种群均由冬性分蘖苗、根茎顶芽和各龄分蘖节向上生长的芽组成,分蘖节芽占优势地位,各龄级芽又以1龄级的占显著优势,均属于增长型年龄结构。牲畜啃食和淹水扰动对分蘖株物质生产和根茎的物质储存均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8.
盐碱胁迫对小冰麦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将两种中性盐(NaCl和Na2SO4)与两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均按摩尔比9∶1混合,在模拟出不同强度的盐碱胁迫条件。比较了盐碱胁迫对小冰麦种子萌发、早期幼苗生长及幼苗中Na+、K+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碱胁迫对小冰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盐胁迫,而碱胁迫对萌发的抑制可能是致死的。碱胁迫对早期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也明显大于盐胁迫,尤其对幼根的抑制作用。碱胁迫明显破坏根的结构和功能,导致根活力急剧下降。盐碱胁迫均造成芽和幼根Na+含量上升而K+含量下降,Na+/K+也随之升高。但若两种胁迫相比,碱胁迫下Na+含量及Na+/K+比值上升幅度和K+含量下降幅度均大于盐胁迫。小冰麦的Na+、K+含量变化特点表明,碱胁迫造成的高pH干扰了根系选择性吸收K+、Na+的能力,而造成了植物体内Na+、K+不均衡,这可能是碱胁迫对小冰麦的伤害作用大于盐胁迫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09.
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南瓜多糖最佳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南瓜水溶性多糖,试验将2种独立的提取方法进行协同作用,考察协同作用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与单一超声波法、复合酶解法相比较。首先原料经复合酶酶解处理,酶解条件为:1%纤维素酶,1.5%果胶酶,pH值5.5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40℃水浴振荡30min,酶解中多糖会有部分溶出;在酶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超声波处理,通过超声破壁作用,进一步增加提取液中水溶性多糖的含量。试验确定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南瓜多糖的最佳超声波工艺为:超声时间为10min,超声功率300W,料液比1∶30,多糖提取率为25.94%。通过对3种提取方法的比较,超声波协同酶法得到的南瓜多糖提取率最高,其次是复合酶法。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