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10篇
综合类   2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进一步探究草木樨和碱茅在盐碱地中的种植规律,研究了不同钠盐胁迫对草木樨和碱茅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纸上培养法对草木樨和碱茅种子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CO3溶液胁迫处理后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草木樨和碱茅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部分萌发生理指标呈先上升然后逐渐降低的趋势,较低的盐浓度,可以促进草木樨和碱茅种子的萌发。在相同的盐度下,草木樨的各项生理指标和发芽特性均较碱茅的高,因此,在供试的盐浓度范围内,草木樨的耐盐性比碱茅强。NaCl对草木樨和碱茅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较Na2CO3的抑制作用强。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了解校园生态系统中行道树的生态效应,为校园绿化提供理论指导。以延安大学校园内两种行道树为研究对象,以该校先锋广场水泥地为对照,定点定时地观测光照强度、温度和空气湿度,分析比较行道树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与裸露的广场相比,3条道路的行道树均有明显地降低光强、降低温度和增加湿度的功效,平均遮光率、降温率和增湿率分别为80.2%、21.2%和37.6%。两种树木中以国槐的生态效应最佳,油松次之。这主要与树种的长势及冠幅等有关。因此,应该加强行道树的绿化和管护工作,使有限的校园绿地发挥最大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陕北枣树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陕北枣树土壤理化性质,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陕北延川县不同品种、不同生长年限的枣树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100 cm内的土壤,测定土壤pH、硝态氮、可溶性总氮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pH变化总体呈现出0~20 cm的值最小,20~40 cm的值最高,不同枣树品种土壤pH不尽相同,‘木枣’>‘骏枣’>‘灰条枣’>‘狗头枣’。同一枣树品种不同生长年限相比,生长年限越长,土壤pH越小。0~20 cm深度土层硝态氮含量最高,20~40 cm土层含量次之,4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最低,60~100 cm土层略微上升。不同枣树品种土壤硝态氮含量不尽相同。‘狗头枣’>‘骏枣’>‘灰条枣’>‘木枣’。30年以上的枣树平均含量更是远远超过30年以下的。所有枣树20~40 cm土层可溶性总氮含量最高,生长年限越短,20~40 cm土层可溶性总氮含量越高。所有枣树土壤可溶性总氮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品种枣树土壤可溶性总氮含量大小次序为:‘狗头枣’>‘灰条枣’>‘木枣’>‘骏枣’。这种差异可能受枣树年限,枣树品种以及施肥等条件影响。枣树品种、树龄等影响着土壤pH、硝态氮、可溶性总氮含量,关于其中的机理有待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海绵城市建设理论指导下,城市景观建筑设计要体现生态性和集水功能。该文以生态节能亭设计为例,提出2个设计理念:一是生态回收利用的理念,即将废弃材料二次回收利用并作为园亭的建造材料和装饰配件。二是生态节能亭与海绵城市的功能叠加理念,即将园亭作为海绵城市的一部分起到集水、蓄水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城市生态节能亭的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生态节能亭的设计理念,提出了"生态+"的思维,揭示未来城市建设发展中"生态+"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陕北中部黄土区不同种植年限水稻田有机碳矿化对温度的响应,以陕北南泥湾水稻种植基地不同种植年限(3、30、78 a)的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35 d培养试验与矿化动态模型研究方法,解析温度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和矿化速率均表现为78 a水稻田>30 a水稻田>3 a水稻田>玉米田。土壤累积矿化量、矿化速率、潜在可矿化有机碳含量(C0)和潜在可矿化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值(C0/SOC)均表现为30℃处理>20℃处理>10℃处理。水稻田矿化累积量均表现为10℃处理(2 015.14 mg·kg-1)显著低于20℃(2 799.20 mg·kg-1)和30℃处理(3 078.47 mg·kg-1)(P<0.05),但20℃与30℃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玉米田累积矿化量在不同培养温度间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0~20 cm土层累积矿化量是20~40 cm土层的1.18倍。供试土壤在温度从10℃升高到20℃时的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红枣品质的影响,为合理科学的水肥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延川木枣为供试材料,分析测定了在不同水肥处理条件下木枣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黄酮含量以及出干率。[结果]结果表明:施氮和灌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著提高枣果品质。其中,施氮量对枣果品质的影响较大。在施氮0.5 kg/株、灌水60 kg/株处理下,枣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492.3 mg/100g。在施氮0.5 kg/株,灌水20 kg/株处理下,枣果黄酮含量最高,为74.7 mg/100g。在施氮1.0 kg/株和灌水60 kg/株处理下,枣果出干率最高,为74.1%。[结论]从枣果的营养角度来看,本实验最佳施氮量为施氮0.5 ~1.0 kg/株,最佳灌水量为60 kg/株。总的来看,施氮和萌芽期灌水均能提高枣果维生素C和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17.
研究通过枣树常规施用化肥(CF)减量(20%、40%和60%),配施腐殖酸肥试验,探索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肥对枣树农艺性状、产量和枣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用化肥比较,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肥能够显著增加枣果周长、枣吊长度和枣果长轴;同时,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较常规施用化肥红枣产量分别增加了31.2%、24.6%和5.6%,单枣重增加26.8%、9.0%和14.8%,灰分含量增加49.9%、37.5%和9.4%,可食率增加0.7%、1.3%和0.9%,出干率增加20.9%、16.7%和19.8%;化肥减量20%、40%和60%的处理分别使蛋白质含量增加1.3%、29.8%和4.9%,维生素C含量增加2.7%、12.1%和19.0%,还原糖增加7.6%、13.0%和28.5%,可溶性总糖增加22.1%、44.3%和34.5%,有机酸增加7.5%、3.5%和2.9%,黄酮增加53.3%、50.6%和15.7%。在笔者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农艺性状、产量因素,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每株0.5 kg处理(80%CF+BF1)效果最好;从红枣品质角度考虑,化肥减量40%~60%配施生物有机肥每株1.0~1.5 kg处理(60%CF+BF2,40%CF+BF3)最佳。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枣树常规施肥(CF)减量(20%、40%和60%)配施腐殖酸或生物有机肥试验,探索CF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枣树土壤性状、产量和枣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比较,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但显著降低了碱解氮和速效磷质量分数(P0.05);同时,化肥配施腐殖酸肥或生物有机肥配施处理较CF处理红枣产量分别增加7.13%~25.70%和13.88%~15.20%,单个枣果果型也显著增加(P0.05),但导致出干率降低;CF减量配施腐殖酸肥处理枣果维生素C、蛋白质、还原糖、黄酮、总可溶性糖比CF处理分别增加1.33~5.31倍、3.53%~5.88%、21.09%、22.41%、25.77%;CF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枣果维生素C、蛋白质、还原糖、黄酮、总可溶性糖比CF处理分别增加2.34~5.83倍、73.3%、34.35%、14.62%、34.34%。过量配施腐殖酸肥处理,枣果中黄酮、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反而低于CF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较优的2个处理分别是CF减量20%~40%,配施腐殖酸肥每株0.5~1.0kg和CF减量40%,配施生物有机肥每株1.0kg。在同等条件下,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效果优于配施腐殖酸肥。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地域农田和林地土壤进行35 d好气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培养过程中可溶性有机碳(SOC)含量呈明显下降,而可溶性有机氮(SON)含量却呈明显增加趋势。不同农田土壤相比,在培养起始时和培养过程中红油土SOC和SON的平均含量均高于黑垆土和淋溶褐土;同为黑垆土,林地土壤SOC和SON含量均明显高于相应农田土壤。与起始值相比,土壤培养后提取的可溶性有机物的UV280和HIXem(Hu-mification index)值均明显增加,其中HIXem值在培养的第8天和第35天时呈显著增加趋势。随着培养过程的持续,SOC/SON比值逐渐下降。相关分析发现,培养第35天时SOC的减少幅度与UV 280增加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培养第8天时SOC的减少比例与起始HIXem值呈显著负相关。说明UV280和HIXem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可溶性有机物种类和结构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高校实验室开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开放的探索和实践,介绍了实验室开放模式、开放内容、开放管理方法和开放的效果,分析了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旨在探讨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