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76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7篇
  37篇
综合类   246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41.
刘莹  赵杰  刘政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3):252-253
研究了料液比、酶处理时间、酶解温度等因素对酶法提取褐蘑菇水溶性膳食纤维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法提取褐蘑菇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 g:10mL、酶处理时间0.5h、酶解温度60℃,此条件下产率为36.1%.  相似文献   
142.
2009年在若尔盖县针对川西北地区恢复治理难度最大的高寒流动沙地进行配套试验,通过成活率、出露地面高度、萌生枝条长度等多项试验指标的测定和统计分析,提出沙障+营养土法+网格状播种披碱草的治理方案,有助于推动高寒流动沙地恢复治理的科研及实践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43.
猴头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猴头菇是著名的八大山珍之一,与燕窝、鱼翅等并列为四大名肴.其肉质洁白、柔软细嫩、清香可口,有“素中荤”之美称。它含有16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具有生长周期短、栽培方法简单、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等优势,很适合于一家一户栽培。  相似文献   
144.
为建立现代化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宣传平台,构建了基于J2EE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发布系统。阐述了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技术使用,分析了系统需求,对系统的功能和模块进行了设计,选择便宜的开发工具及开发环境,并进行了网站部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发布系统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使乡镇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5.
日本的松树萎蔫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杰 《植物检疫》1989,3(1):54-56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可危害树种达43种之多,其寄主除松属外,还有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和雪松属的一些树木。它的分布范围除日本和美国外,还有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朝鲜等国家。我国也早在1983年就报道了南京地区上万株黑松由于松材线虫的危害而死亡。松材线虫是一个重要的林木检疫性线虫,一旦在松林中传播蔓延,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无论树势强弱、树龄大小,几个月内就会枯死,因此,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在日本,除北海道以外,已经遍及全日本的天然林和人工林。所以造成今天这样广泛的流行,有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146.
实施保护性耕作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粮食稳产增产、节本增效、节能环保的集约化高效农业的新型耕作模式.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要从建设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入手,应用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强农业增长后劲.保护性耕作是利用还田机械或收获机械将秸秆直接粉碎后均匀抛洒在地表,然后实施机械免耕播种,以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实现节本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47.
流行性眼炎又称红眼病,也称传染性角膜炎、结膜炎,是反刍家畜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畜怕光流泪,结膜潮红充血,眼角流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少数形成角膜翳、白斑或造成失明.  相似文献   
148.
确保迟播油菜产量是压减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冬闲田的关键,提高越冬期抗寒性、促进冬前干物质积累是增加迟播油菜产量的有效途径。播前外源物质浸种是提高越冬期抗寒性,促进冬前快速生长的有效措施。试验选用早熟品种华油杂137,设置清水(CK), 0.01 mmol L-1、0.05 mmol L–1、0.10 mmol L–1的甜菜碱(T1-1、T1-2、T1-3), 0.1 mmol L–1、0.5 mmol L–1、1.0 mmol L–1的脯氨酸(T2-1、T2-2、T2-3), 0.03%、0.15%、0.30%的过氧化氢(T3-1、T3-2、T3-3),0.001 mmol L–1、0.01 mmol L–1、0.05 mmol L–1的苹果酸(T4-1、T4-2、T4-3), 25 mg L–1、100 mg L–1、300 mg L–1的氧化纳米锌...  相似文献   
149.
赵杰  张管曲  康振生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6):3496-3503
【目的】明确陕西省渭北旱塬区和陕北地区小麦孢囊线虫病(cereal cyst nematode,CCN)发生状况及其田间侵染规律,为陕西省CCN的综合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小麦孕穗期至灌浆期,采用五点法随机取样、芬萘维克漂浮法(Fenwick)分离孢囊、利用形态学方法鉴定孢囊线虫种类;定点定期取样,利用次氯酸钠-酸性品红法对根系染色,显微镜检查根内线虫虫态与数量。【结果】陕西省渭北旱塬区和陕北地区等24个县(市)小麦的禾谷孢囊线虫病的致病线虫种类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enweber)。麟游县的平均孢囊量最高,为32.0个/100 g土,永寿县的平均孢囊量最低,为5.5个/100 g土。调查的陕北地区县市没有发现CCN。冬小麦秋播后,土壤中CCN孢囊孵化后的2龄幼虫(J2)即可侵入根系内。翌年小麦返青,J2幼虫开始侵染,高峰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4月中旬开始出现3龄幼虫(J3),4月下旬J3开始膨大,5月初在小麦根表可见白色孢囊。【结论】麟游县、永寿县、礼泉县和武功县为CCN 新发生地区;CCN在陕西省存在秋播后与返青后2个侵染阶段,1年发生1个世代。  相似文献   
150.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一种从呼吸系统到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此后,这种疫病更名为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仅使传染的禽类体内产生病毒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