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76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7篇
  37篇
综合类   246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正>新中国成立后,尽管记载玫瑰的史料文献很多,但迄今为止,只发行了一套"中国玫瑰"邮票。这套邮票是中国与新西兰联合发行的"中国玫瑰"与"新西兰月季"花卉邮票,全套共2枚,于1997年发行,采用横式直二联票印刷。这套邮票体现了玫瑰花花香弥足珍贵、月季花四季飘香的风格,寓意中新两国人民友谊之花始终充满宜人的芬芳。这套玫瑰邮票还有纪念封和明信片各一枚,上有"中国玫瑰"、"新西兰月季"联体邮票2枚,并盖有花卉图章一枚,上写有"花卉"、"山东平阴"、"1997.10.09"、"玫瑰""中国新西兰联合发行"等字样。整套邮票由张桂征设计,济南集邮公司发行。  相似文献   
102.
山东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及其碳足迹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2002—2013年山东省17地市农业投入、播种面积以及作物产量等统计数据,对全省各地市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碳源、碳汇估算,从中分析其变化规律,并探讨造成碳源、碳汇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农田系统具备较强的碳汇能力,碳吸收量明显高于碳排放量,两者的总量之比为4.32∶1;碳吸收量和碳汇量呈增加趋势,碳排放量和碳足迹呈降低趋势;农田生态系统表现出较大的碳生态盈余,碳足迹占同期耕地面积的比值呈现降低趋势,2002年为27.71%,2013年为20.96%;17地市之间单位面积碳汇量和单位面积碳足迹存在明显差异,2013年单位面积碳汇量最高的为德州市(6.20t/hm~2)、最低为威海市(3.02t/hm~2),单位面积碳足迹最高的威海市为0.26hm~2/hm~2、最低的泰安市为0.08hm~2/hm~2。  相似文献   
103.
禾谷孢囊线虫病(cereal cyst nematode,CCN)是由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en.引起的一种重要的小麦病害,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均有发生[1].我国于1987年首次发现燕麦孢囊线虫[2],至2012年,已传播到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山东、山西、安徽、江苏、青海、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天津、西藏、新疆等16个省市自治区[3],危害程度与范围呈逐年加重和扩大的趋势,已对我国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该病造成小麦平均减产20%~40%,严重时高达73%~89%[4].因此,CCN是制约小麦和大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4.
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建设防护林体系,是我国林业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向大自然的宣战。这条缘色长城,可以和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比美。从经济效果看,建成“三北”防护林体系后,将从根本上改变大半个中国农业低产和缺林少付的面貌,实现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美好愿望。所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为造福于人民的伟大工程。从经济角度看,由于大规模造林土地利用结构改善,林产品日益增加,不仅改变自然生态系统,同时还将从根本上动摇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出现一个农林牧相结合的多种经济结构。防护林体系将在这一地区,形成稳定的生产系统。因此,“三北”防护林的经济意义,远比其名称的  相似文献   
105.
郑纯辉  赵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257-1258
运用能值理论对内蒙古奈曼旗的畜牧业系统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能值投入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并对比了1980、2000年一系列能值指标的变化.通过能值分析得出:1980年奈曼旗畜牧业系统对环境资源有较强的依赖性,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用以维持畜牧业系统运转所需的能值输入减少;虽然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仍处于低水平;充分利于种植业的产品,延长畜产品的生产链条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6.
粮食生产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深入研究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对粮食产出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基础设施的角度,将其界定为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农业技术推广站等指标。利用相关系数、多元回归分析对吉林省农业基础设施与粮食产出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用电量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不明显;有效灌溉面积在粮食产出方面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从粮食产出贡献率角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是明显的;农业技术推广站与粮食总产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较低,且相关系数为负值。  相似文献   
107.
 引起小麦叶锈病的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是转主寄生菌,其转主寄主主要为唐松草属(Thalictrum)种类,也包括扁果草属(Isopyrum), 牛舌草属(Anchusa), 铁线莲属(Clematis)和蓝蓟属(Echium)的个别种类。然而,迄今,中国仅有亚欧唐松草和瓣蕊唐松草被报道为小麦叶锈菌转主寄主。本文对采集于陕西的东亚唐松草(T. minus var. hypoleucum)、甘肃的贝加尔唐松草(T. baicalense),通过人工接种小麦叶锈菌确定它们是否能够作为小麦叶锈菌的转主寄主。同时,本文作者收集自然条件下贝加尔唐松草组织上受侵染产生的锈子器样品,通过其ITS区序列分析以确定小麦叶锈菌的有性循环是否在田间条件下发生。结果表明,小麦叶锈菌的担孢子均可侵染东亚唐松草和贝加尔唐松草,完成其性子器和锈子器阶段,产生的锈孢子可侵染感病小麦产生夏孢子堆,从而证实东亚唐松草和贝加尔唐松草均可作为小麦叶锈菌的转主寄主。来自贝加尔唐松草22个锈子器样品的ITS区序列比对,表明其与NCBI网上提交的小麦叶锈菌享有95%~96%的序列同源性。由此推测,自然条件下,中国小麦叶锈菌可能侵染感病唐松草完成有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8.
试纸法作为一种简便、快速的现场定性半定量检测方法,在许多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就近几年试纸法在食品和水质快速检测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概述,以利于这一方法的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以犬原代肝细胞为模型,研究黄曲霉毒素B_1(AFB_1)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N-乙酰-L-半胱氨酸(NAC)对细胞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选取1~2月龄幼犬,取肝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分别用0(对照),0.05,0.25,1.25,6.25,31.25μg/mL AFB_1和6.25μg/mL AFB_1+64 mmol/L NAC处理36 h后,观察细胞形态结构,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氧化与抗氧化功能指标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9 mRNA表达量。【结果】显微观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0.05~6.25μg/mL AFB_1处理组的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失去饱满性,细胞凋亡、坏死情况明显;6.25μg/mL AFB_1+64 mmol/L NAC处理组的细胞饱满且活性良好,细胞数目增加,结构完整。与对照组相比,1.25~31.25μg/mL AFB_1处理组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均显著上升(P0.05);0.05~31.25μg/mL AFB_1处理组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升高(P0.05);1.25~31.25μg/mL AFB_1处理组的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活性显著降低(P0.05),0.05~0.25μg/mL AFB_1处理组的γ-GGT活性显著增加(P0.05); 31.25μg/mL AFB_1处理组的白蛋白(ALB)质量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0.05~0.25μg/mL AFB_1处理组的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丙二醇(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1.25~31.25μg/mL AFB_1处理组的H_2O_2质量浓度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0.05~31.25μg/mL AFB_1处理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无显著变化;0.25~31.25μg/mL AFB_1处理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6.25μg/mL AFB_1处理组相比,6.25μg/mL AFB_1+64 mmol/L NAC处理组的AST、ALP、r-GGT活性以及ALB、8-OHdG、MDA、H_2O_2水平显著降低(P0.05),CAT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6.25μg/mL AFB_1处理细胞的凋亡率为12%,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6.25μg/mL AFB_1+64 mmol/L NAC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0.05~6.25μg/mL AFB_1处理组的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9 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6.25μg/mL AFB_1组相比,6.25μg/mL AFB_1+64 mmol/L NAC处理组的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9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AFB_1能够抑制犬原代肝细胞活性,引起细胞形态、肝功能指标及细胞氧化与抗氧化功能异常,加快细胞凋亡;NAC能够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AFB_1所致肝细胞的损伤和凋亡水平,对肝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性。  相似文献   
110.
玉米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及补救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作为高效经济作物,整个生育期都使用农药来防治病虫草害,若农药使用不当,易导致药害发生,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作者通过对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田间观察,并参考相关报道和文献,对玉米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症状及补救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玉米除草剂药害的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