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戴力  黄凤林  赵杨  匡炜  方宝华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10):2671-2679
【目的】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籼型超级稻品种穗粒分型指标和方法,为超级稻品种超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精准配套及充分发挥超高产潜力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经过长江中下游地区国审或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审定的68个籼型超级稻品种为分型对象,通过与文献法、专家经验法的比较及不同来源数据间的比较,验证分类系数法分型结果的科学性。【结果】分类系数法将淦鑫203、盛泰优722等8个品种划分为多穗型或偏穗型品种,陆两优996和五优368等8个品种划分为穗粒兼顾型或穗粒均衡型品种,五丰优286和五丰优T025等52个品种划分为大穗型或偏粒型品种。在25个多次审定的品种中,分类系数法显示88.0%(22个)的品种不同年份和区域多次审定的分类结果相同,可较好地排除环境变异对品种分型的干扰,一定环境变异限度内能较稳定地呈现品种本身的穗粒遗传特性。与文献法相比,分类系数法弥补了其仅能区别划分大穗型品种而不能区分多穗型和穗粒兼顾型品种的不足,且分型结果可重复性更好。与专家经验法相比,分类系数法对穗、粒特征相近品种的归类聚合能力更强,分型结果的变异性或随机性更小、更合理准确,且更易被掌握和广泛推广应用。【结论】分类系数法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籼型超级稻品种的穗粒分型比现有方法更具优势,对于促进超级稻品种充分发挥高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霍尔原理在非接触式位置传感器上的重要性,并与其他传感器对比,对现阶段主要的几种基于霍尔原理的非接触式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研究进展以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应用于非接触式位置传感器上霍尔原理存在的问题,归纳分析得出霍尔原理在非接触式位置传感器上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3.
李玉璞  仲维赫  李敏  赵杨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781-3782,3816
[目的]研究秋水仙素对马尾松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马尾松种子发芽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当秋水仙素的浓度为60和80 mg/L时,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明显延长,当秋水仙素的浓度大于60 mg/L时种子发芽后致畸率为37%,当秋水仙素的浓度高于80 mg/L时种子致死率为81.7%;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株表现为针叶粗短,颜色加深,叶形指数减小,气孔变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该研究为马尾松突变体的产生筛选及良种选育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4.
采用荧光偏振法测定弱磁场对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ATCC 200183菌丝体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以1,6-二苯基-1,3,5-己三烯(1,6-dipheny-1,3,5-hexatriene,DPH)作为荧光探针标记樟芝菌丝体细胞膜,优化DPH荧光标记条件,测定不同弱磁场强度(30、60、90、120mT和180mT)下菌丝体细胞膜荧光各向异性及荧光偏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DPH标记细胞膜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324nm和453nm,DPH最佳标记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0℃和45min;磁场强度为30mT时,菌丝体细胞膜荧光偏振度、荧光各向异性与对照组(未粘贴铷铁硼磁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磁场强度为60、90、120mT和180mT时,菌丝体细胞膜荧光偏振度、荧光各向异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90、120、180mT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供试弱磁场强度下,菌丝体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与细胞膜流动性变化趋势相似,在磁场强度为90mT时菌丝体生物量达到最大值(4.230g/L),显著高于不加磁场的对照处理(3.119g/L)。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淄博市原山自然保护区、鲁山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指出保护管理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规范化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6.
87.
魔芋甘露寡糖对黄颡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健康黄颡鱼为试验鱼,按投喂饲料的不同分为5组,3个平行.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KM0.1、KM0.2、KM0.3、M0.3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0.3%的魔芋甘露寡糖及0.3%的酵母甘露寡糖,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甘露寡糖对黄颡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0.2%魔芋甘露寡糖14~28 d,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14 d吞噬百分率PP、吞噬指数PI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6.00%、5.24.在整个试验过程中,KM0.3、M0.3组与对照组之间PP、PI均无显著性差异.KM0.2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增强血清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第35天时溶菌酶活性达到最大值(0.31),第7天时SOD活性达到最大值(136.67).除第42天外,KM0.3、M0.3组与对照组SOD活性无显著性差异.投喂不同含量魔芋甘露寡糖均能增加黄颡鱼头肾指数、后肾指数、脾体指数,促进生长、降低饵料系数.KM0.2组质量增加率最高(95.68%)、饵料系数最低(1.63).0.3%酵母甘露寡糖组与对照组相比也能显著促进黄颡鱼的生长,降低饵料系数,其中质量增加率为64.91%、饵料系数为1.84.  相似文献   
88.
玉米平作耕层水热动态及其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发展低碳农业、探讨玉米低碳高产耕作栽培技术对保障粮食安全的影响,通过田间大区对比试验,对玉米平作与垄作耕层土壤温度、水分及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生长前期,田间尚未封垄时如遇干旱,平作较垄作更有利于蓄水保墒,抵御干旱。中耕之后,平作与垄作土壤含水量没有显著差异;平作耕层土壤温度上升或下降幅度均小于垄作,平作较垄作能更好地抵御低温或高温危害;玉米平作与垄作产量上没有显著差异。调查数据表明,玉米平作比常规垄作节约柴油22.2 L.hm-2。推广应用平作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农业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9.
赵杨 《河南农业》2011,(2):32+37
很多初学声乐的学生在唱中、低音时声音"白"、"亮"、"直"、"冲",且音量较大,可唱高音时,声音一下子又变得"挤"、"尖"、"抖"、"虚",音高上不去,且音量很小。这种现象在声乐理论上称为声区不统一、真假声脱节。引导学生从人体生理学、歌唱发声学方面正确认识"真""假"声,掌握真假声技巧,是声乐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0.
以黑龙江省近50年来第I积温带大面积种植的8个典型春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09-2010年进行密度和施肥的田间试验,比较不同年代主栽品种氮肥偏生产力(PFP)、氮肥农学效率(NAE)、氮肥吸收利用率(NRE)及主要器官氮含量对密度和氮素的响应差异。结果显示,1970s-2000s品种更替过程中,PFP和NRE呈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3.41 kg kg-1 10年-1和2.26个百分点10年-1。NAE在1970s-1990s呈显著递增趋势,之后呈下降趋势。氮收获指数随年代递增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下降1.51个百分点;茎、叶和籽粒氮积累量随年代推进呈显著递增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递增0.09、0.07和0.12 g株-1;上述各主要指标在年代、密度和氮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各年代品种的氮肥利用效率均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随密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形变化趋势,最高效率值出现在50 000-70 000株 hm-2范围内,现代品种的最高氮效率的种植密度高于老品种。各年代品种籽粒、叶片、茎氮素积累量和氮收获指数随密度增加呈显著递减趋势。各年代品种籽粒、茎和叶片氮素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增加趋势,施氮量对氮收获指数影响各年代品种表现不同。上述结果表明,品种改良的氮肥增效潜力较大。在现有的品种状况下,增密不仅可以增产,而且可以显著提高肥料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