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0篇
  3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获得对红芸豆根腐病菌具有良好拮抗效果的菌株,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苍耳中分离内生细菌,以红芸豆根腐病菌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形态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拮抗细菌的筛选和鉴定,采用共培养法研究拮抗细菌对尖镰孢菌的抑制作用,并测定拮抗细菌抑菌谱及其对红芸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苍耳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36株内生细菌,从中筛选到对尖镰孢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xj-1-2。结合形态学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xj-1-2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xj-1-2能导致尖镰孢菌菌丝分枝增多,产孢量减少;在4、6、8 h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100%、79.45%、73.54%。该菌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对厚垣镰孢菌、三线镰孢菌、芬芳镰孢菌等8种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分别用浓度为1×107、1×108、1×109 cfu/mL的xj-1-2菌悬液和发酵液处理红芸豆种子后,发芽率和芽长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说明x...  相似文献   
152.
为探究重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对家兔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力,本研究构建了含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的重组质粒p VL1393-CPA,并通过BD BaculoGold TM转染试剂盒转染Sf9细胞后,经噬斑纯化获得单克隆重组病毒,将其感染High 5细胞进行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均获得了45 ku的目的蛋白,即为重组α毒素。将重组α毒素用0.1%甲醛溶液灭活脱毒后与ISA 206 VG佐剂乳化制备亚单位疫苗(抗原含量为20μg/m L),以40μg/只肌肉注射体质量1.5 kg~2.0 kg的家兔,同时设PBS对照组,注射后连续观察7 d,结果显示实验兔临床观察无异常,该疫苗对家兔的安全性良好。随后以20μg/只肌肉注射家兔,免疫21 d后以相同剂量加强免疫一次,同时设佐剂对照组和α毒素对照组,首免21 d、二免14 d时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兔血清Ig G抗体效价,同时进行二免血清小鼠体内毒素中和试验以及家兔攻毒免疫保护试验,以评价该疫苗对家兔的免疫保护效力。结果显示,疫苗免疫组家兔血清Ig G抗体效价比佐剂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3.
秦楠  任璐  吕红  殷辉  赵晓军 《山西农业科学》2023,(10):1210-1218
藜麦黑茎病是危害藜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可引起藜麦倒伏、籽粒空瘪和不育,严重影响藜麦籽粒的产量和品质。前期从藜麦穗中分离获得1株对藜麦黑茎病菌(Ascochyta caulina)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命名为LS3,为进一步开发应用该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LS3菌株的最佳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进行筛选,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鉴定培养基法对LS3菌株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检测,对其抑菌机制进行初探。结果表明,LS3菌株发酵所需最佳培养基为YSP培养基,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酵母粉,发酵最佳温度为28℃。对转速、装液量、接种量、pH以及发酵时间5个因素进行正交发酵优化,结合方差分析,并考虑成本因素,最终确定LS3菌株最佳发酵条件为:转速130 r/min,装液量150 mL/300 mL,接种量1%,pH值7.0,发酵时间96 h。对LS3菌株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检测发现,LS3菌株可分泌β-1,4-葡聚糖酶和胞外蛋白酶,但不能产生几丁质酶和β-l,3-葡聚糖酶。  相似文献   
154.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菌株LF17对藜麦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其促生和改善土壤真菌群落的作用,根施LF17菌剂进而测定不同处理藜麦苗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茎长、根长、鲜质量、干质量等);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处理的真菌群落结构;通过田间喷施LF17菌剂研究其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处理2的藜麦苗鲜质量和茎长分别比对照提高54.5%、24.2%,穗长和千粒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0.4%、29.1%。宏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处理A、处理B与对照共产生751个OTUs,其中A与B共有的OTU数最高;A与B在科与属水平存在差异,A、B与对照相比提高了Plectosphaerellaceae、Pyronemataceae等的相对丰度,降低了Conocybe、Preussia、Stilbella、Fusarium等的相对丰度;聚类分析表明A、B与对照的群落组成有明显差异,说明施用LF17菌剂可以改变土壤中真菌的群落结构,降低土壤中病原菌基数。田间试验表明LF17菌剂对霜霉病的防效为59.59%,显著高于烯酰吗啉、霜霉威盐酸盐等药剂。本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LF17对藜麦具有促生作用且对藜麦霜霉病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