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1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篇 |
农学 | 13篇 |
基础科学 | 31篇 |
44篇 | |
综合类 | 111篇 |
农作物 | 13篇 |
水产渔业 | 10篇 |
畜牧兽医 | 62篇 |
园艺 | 8篇 |
植物保护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62.
针对采摘机器人对目标水果分级难度高、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和帧内编码的采摘机器人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对水果等进行识别和分级。系统可根据水果瑕疵面积和RGB三色直方图,对果实成熟度进行判断。试验结果表明:采摘机器人识别和判定结果与市场分级结果一致,系统检测精度高,性能可靠,可以满足水果识别分级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63.
海南太阳能和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如果加以充分利用,可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做出贡献。详细介绍渔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式,探索海南渔业发展的新思路,为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应用稻田养鸭不仅能成功控制稻水象甲和其它害虫对水稻的危害,还能生产出生态的稻米和鸭子,降低防治成本,维护稻田生态系统平衡,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5.
66.
太湖流域稻麦轮作农田氮肥施用状况、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别于2006年和2011年在苏南常熟市和宜兴市开展了稻麦农田的氮肥施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常熟2006年稻季平均施氮量为N 329 kg/hm2,2011年则降低为N 264 kg/hm2;麦季变化不大,相应分别为N 216 kg/hm2和N 230 kg/hm2。2011年宜兴市稻麦季平均施氮量分别为N 326 kg/hm2和N 300 kg/hm2,高于常熟。通过农户种田面积调查分析,近5年来规模化种植大户的出现和不断扩大是驱动常熟市施氮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宜兴市较高的施氮水平与该市仍以散户分散经营种植有关。氮肥品种结构调查表明,该区氮肥施用呈现"以尿素为主导、高浓度复混肥施用比例增加、碳酸氢铵逐步减少、有机肥基本弃用"的格局。基于目前氮肥施用量和结构的变化,从科学和政策两个层面提出了逐步改变当前太湖流域稻麦农田传统粗放种植模式和施氮习惯的对策。 相似文献
67.
将博弈论应用到对银行的信贷决策中,分析银企信贷可能带来的收益与成本,从而寻求均衡点,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对商业银行与贷款企业在贷款发放前后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不对称信息环境中,银行如何有效的规避信贷风险,提出了影响银行判断均衡点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我国国情与现状,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68.
枸杞岛马尾藻场铜藻的生命史与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枸杞岛马尾藻场铜藻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生命史征及形态特征,首次对枸杞岛马尾藻场铜藻的周年生长与繁殖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对株高、叶片、气囊和生殖托等16个相关的生物学参数的变化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根据铜藻生命史内生物学结构的发生情况,可将铜藻在全年中的生长情况分为以下4个阶段:(1)幼苗期,在7—8月的幼苗期藻体仅由枝干、侧枝及叶片构成,期间植株以1.52 mm/d的速率生长;(2)成藻期,8月至翌年4月的成藻期植株分别在9、11及翌年4月出现气囊、次侧枝以及生殖托,铜藻的生物学结构得到完善,期间植株以2.01 mm/d的速率生长;(3)繁殖期,4月生殖托的出现标志着铜藻进入繁殖期,而5月卵子的集中散放标志着铜藻进入繁殖期的“顶点”,期间植株以3.80 mm/d的速率生长;(4)衰老和凋亡期,在5—6月的衰老及凋亡期植株不断老化并伴随着生物结构的解体,由于少数未成熟个体的补充而使得植株达到0.99 mm/d的生长速率。在所检测的16个生物学参数中,铜藻的株高、个体生物量和主侧枝长度等10个参数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动(P <0.005),马尾藻属中的这类暖温性物种展现出其介于热带物种和冷温性物种之间的物候学行为。个体内和个体间连续特征的稳定性分析表明,在10种铜藻形态学参数中主侧枝长度的稳定性最低(Ed=95),是最适宜用于种类鉴定工作的参数,这为马尾藻属种类的形态学研究及种类鉴定等工作中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9.
岛礁水域海藻场食物网基准生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岛礁海域海藻场是近岸浅海重要的湿地生境之一,其所在水域的食物网往往较开阔水域复杂,而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来揭示其独特的物质传递和能量流动规律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趋势。在利用该技术之前,往往需选择恰当的基准生物以更准确地阐释海藻场食物网各阶层的营养关系。为此,于2014年春季(5月)和秋季(10月)在浙江省枸杞岛海藻场选取4种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蝾螺(Turbo petholatus)、角蝾螺(Turbo cornutus)、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和带偏顶蛤(Modiolus comptus)]为实验对象,利用多元方差分析检验其δ~(13)C和δ~(15)N值的种内(间)时空差异,并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原因,评估其作为基准生物的可行性。结果显示,4种底栖动物的δ~(13)C和δ~(15)N值受其食性和栖息地环境的影响,呈现不同程度的时空差异,发现带偏顶蛤和角蝾螺的δ~(13)C和δ~(15)N值相对更为稳定,因此可分别作为浮游和底层营养关系的基准生物。本文结果可为我国在东海岛礁水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