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进行了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及与有机硅混合施用在青花菜七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溴氰菊酯、氰戊菊酯与有机硅一起施用,可以增加其原始沉积量.同时明确了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在青花菜中的安全间隔期.  相似文献   
92.
榆林地区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强  陆迁  赵学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436-3438
构建了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出榆林地区低一级地域单元(县、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发展度综合指标值,进行了生态经济评价,并提出了榆林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3.
国内外草莓生产及贸易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世界草莓生产的发展 草莓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园艺学上将其划归为浆果类.草莓以其果肉柔嫩多汁,色泽艳丽,甜酸适度,芳香浓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世界各国居民的喜爱.如在日本的水果消费市场上,虽然草莓的价格明显高于其它主流水果,但其消费量则一直是仅次于柑橘和苹果的第三大水果.在需求(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强烈拉动下,20世纪后期世界草莓栽培得到迅速发展.1961年全球草莓栽培面积仅为9万hm^2,总产量75万t,到1981年分别增加到16万hm^2和175万t,到2004年又分别增加到29万hm^2和480万t.  相似文献   
94.
为评价环酰菌胺在土壤中的生态风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测定了土壤和水中环酰菌胺的残留量,研究了该农药在红壤和水稻土中的吸附及降解特性,并对其淋溶特性进行了分析,评估了该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结果表明:环酰菌胺在红壤和水稻土中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方程,KOC值分别为373.69和726.86 mL/g,水稻土对环酰菌胺的吸附能力强于红壤。好氧条件下,环酰菌胺在红壤和水稻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0.63和5.06 d,积水厌氧条件下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6.80和9.24 d,表明环酰菌胺在好氧条件下降解较快。环酰菌胺在红壤和水稻土中的地下水污染指数(groundwater ubiquity score)分别为1.19和1.10,表明其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较低。结果可为环酰菌胺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杨梅主要病虫农药使用风险评估及安全用药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杨梅病虫发生多、登记农药品种少、实际使用多,质量安全潜在风险隐患的现象,综合生产实际、药剂试验、残留检测、残留限量、风险评估等结果,借鉴国外小品种作物农药使用经验,参照现行的杨梅生产标准,研究提出了杨梅安全用药指南,对解决当前杨梅不合理用药等突出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二化螟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及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二化螟对常用杀虫剂有机磷、沙蚕毒素、氨基甲酸酯和新药剂锐劲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和田间药效,同时比较了杭嘉湖地区二化螟对杀虫单的抗性差异并开展了杀虫剂混配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对锐劲特、阿维菌素及三唑磷的敏感性较高,而对灭多威、杀虫单、杀虫双等敏感性低;用药水平高的杭州地区,二化螟对杀虫单已产出了较抗性,而安吉、嘉兴地区的抗性也正在发展之中;三唑磷与辛硫磷、阿维菌素、灭多威与水胺硫磷混配,对二化螟均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7.
草莓全产业链质量安全风险管控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草莓质量安全潜在的主要风险隐患并分析其成因,研究提出了健壮栽培、清洁管理和绿色防控3大关键10项技术及草莓质量安全管控5个强化对策,形成了草莓全产业链质量安全风险管控策略,并在浙江省草莓主产区推广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不同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与毒死蜱混用对四季豆的残留降解和安全间隔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毒死蜱在四季豆中的降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且毒死蜱在四季豆中单独使用时的原始残留量较低,而不同有机硅剂型与毒死蜱混用处理对四季豆中的残留量有不同的影响;毒死蜱与有机硅混合处理的残留量高于单独处理,但对四季豆巾毒死蜱的降解速率与半衰期影响不大.根据毒死蜱在四季豆中的残留降解动态方程,计算出不同间隔期的理论残留量,并参照国外标准计算安全间隔期在5 d左右.结论认为,尽管毒死蜱及其与有机硅混用时在四季豆中的残留量可符合CAC的标准要求,但较难达到欧盟、美国和日本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9.
水稻和稗草ALS活性测定及农美利选择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是除草剂主要作用靶标,新型除草剂农美利(bispyribac-sodium)即是通过抑制ALS的活性使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受阻而达到除草目的。作者利用ALS脱羧产物3-羟基丁酮与肌酸及甲萘酚形成的复合物,采用比色法测定ALS活性和农美利的抑制作用,以明确农美利对水稻和稗草的选择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和稗草体内ALS酶促反应复合产物的吸收峰为520nm;ALS活性在不同水稻品种和不同杂划体内各不相同,不同水稻品种依次为汕优63、秀水11〉样湖84〈嘉育293,不同杂草依次为稗草、鳢肠〉异型莎草〉千金子。体内法测定农美利对植物体内ALS的抑制程度结果显示,水稻ALS受抑制快于稗草,恢复也快;不同水稻品种ALS以嘉育293受抑制较快,秀水11抑制程度较大,而祥湖84和汕优63受抑制慢且程度  相似文献   
100.
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规律和最终残留量,于2017年在浙江、重庆、湖南和云南4地进行了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及土壤中的田间残留及消解动态试验。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提取,N-丙基乙二胺 (PSA) 和C18净化,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 (UPLC-MS/MS) 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0.0005~0.5 mg/L范围内,吡唑醚菌酯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0.01、0.5和5.0 mg/kg添加水平下,吡唑醚菌酯在杨梅中的回收率为92%~97%,相对标准偏差 (RSD) 为1.0%~2.7%;在土壤中的回收率为86%~96%,RSD为1.5%~4.1%。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的定量限 (LOQ) 均为0.01 mg/k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杨梅中的半衰期为6.6~11.8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5.0~11.1 d。采用60%唑醚 ? 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分别按有效成分800 mg/kg和1200 mg/kg施药3、4 次,分别于距离最后一次施药21、25和28 d采样检测发现,吡唑醚菌酯在杨梅中的最高残留量为1.4 mg/kg,均低于中国规定的其在杨梅上的最大残留限量(3.0 mg/kg)。建议采用60%唑醚 ? 代森联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最高使用剂量为800 mg/kg,施药间隔期7 d,最多施药3 次,采收安全间隔期为21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