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林业   5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印楝素乳油对蜀柏毒蛾的生物活性及林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测定0.3%印楝素乳油对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的生物活性,并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蜀柏毒蛾具有很强的毒杀活性和一定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林间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蜀柏毒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2.
印楝提取物对桑天牛产卵、卵孵化及其幼虫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定量的印楝提取物处理构树枝条喂饲桑天牛成虫,研究了其对桑天牛产卵、卵孵化及幼虫成活的影响。在室温下,将成对的天牛放在盖有铁丝网的190 mm×240 mm塑料桶中进行实验。每头雌成虫取食印楝提取物0.10 mg0、.15 mg0、.20 mg和0.25 mg后,15 d期间其平均产卵量分别为6.29、3.00、1.67和1.00粒;取食剂量为0.05 mg0、.10 mg、0.15 mg和0.20 mg的孵化率分别为42.38%、41.78%、16.77%和30.00%,当取食量达到0.25 mg时,孵化率为0,卵孵化被完全抑制;取食量为0.15 mg、0.20 mg的幼虫存活率分别为25.00%、33.33%,对照组的平均产卵量、卵孵化率及其子代幼虫存活率分别为16.33、78.91%、72.73%,T检验显示雌成虫取食上述剂量的印楝提取物对抑制其产卵、卵孵化及其子代幼虫存活显著。  相似文献   
73.
乌头提取物对蜀柏毒蛾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毒力测定表明,乌头乙醇提取物对蜀柏毒蛾有较高毒力,24 h致死中浓度LC50为168.9μg/g。室内试验表明800μg/g和600μg/g两个剂量对蜀柏毒蛾均有明显的药效,随着施药时间的增加,死亡率逐渐增大,施药72 h后的校正虫口退减率分别达到100%和95.13%,与0.3%印楝素乳油1 200倍液无显著差异。根据上述结果,讨论了利用乌头提取物开发和研制新型植物源农药的前景。  相似文献   
74.
百部组织培养中不定根的诱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百部组织培养中影响不定根诱导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gNO3和IBA对生根诱导有较明显的影响,较优的浓度分别为0.5mg/L和3.0mg/L。随着继代培养代数的增加,生根率提高,第五代生根率达81%,比第一代提高56%。继代培养基对生根诱导有较明显的影响,在IBA浓度为0.3mg/L的继代培养基下增殖的芽条,其生根率比IBA浓度为0.1mg/L和0.5mg/L的高,其根长亦比IBA浓度为0.1mg/L和0.5mg/L的长。在生根培养基中加人活性炭,对不定根的诱导起抑制作用,其生根率为0。在生根培养基中加入碳素墨水可以提早百部生根时间,接种后第10d即开始长根,且根的平均长度较长。愈伤组织对生根诱导有较明显的影响,基部带有愈伤组织的芽条的生根率明显高于基部没有愈伤组织的芽条。  相似文献   
75.
生物碱研究多集中在其对生命体的抑制和抵抗作用,但有些碱类在一定质量浓度条件下存在着对其他生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该综述从生物碱的促生作用研究方向出发,对国内目前已知有促生作用的生物碱进行综述,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6.
松材线虫携带的一株细菌分离及其致病性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从患松材线虫病致死的黑松和马尾松病树组织及松褐天牛虫体中分离的松材线虫虫体上均分离到同一细菌菌株 .经致病性、革兰氏染色、菌体形态、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反应等测定 ,将致病菌株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 .ATBExpression自动鉴定仪的鉴定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同 .在分离过程中该菌出现频率较高 ,说明是松材线虫携带的主要细菌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显示 ,用无菌线虫或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分别接种的黑松无菌苗不发病 ,而用二者混合接种则使无菌苗迅速发生褐变和萎蔫 .林间利用 6年生黑松进行的接种试验结果证明 ,用无菌松材线虫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混合接种的黑松与使用野生松材线虫接种的黑松都 10 0 %的患病 .单独用无菌松材线虫接种有 4株发病 ,6株没有发病 .其中发病黑松中不仅分离到了松材线虫 ,也分离到了细菌 ,而没有患病的 6株黑松中仅分离到少量松材线虫 .这说明在野外条件下接种的松材线虫可以通过某种途径重新获得细菌 ,导致了接种的黑松患病 .而接种后无菌松材线虫没能获得细菌的那些黑松就没有患病 ,说明单独无菌松材线虫不能使黑松患病 .这些结果说明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与松材线虫的致病性有关 .因此 ,可以把松材线虫病看作是线虫和细菌共同侵染引起的一种植物复合侵染病害 .在这  相似文献   
77.
松材线虫携带细菌在疫区和寄主中的分布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作者在江苏、上海、广东、安徽、湖北、浙江等疫区 ,采集了呈现松材线虫病典型症状的黑松、马尾松的病样 ,采用病木组织分离法 ,分离获得松材线虫所携带的细菌菌株 2 4株 ,经鉴定 ,2 4株细菌中 ,假单胞菌属有 11株 ,泛菌属有 6株 ,其余有不解糖消化链球菌、河生肠杆菌、乡间步丘菌和粘质沙雷菌 .由此可知 ,假单胞菌和泛菌分布较广 ,在所有采样疫区感染松材线虫病的马尾松和黑松病死木中都能分离到 ,是普遍存在病木组织中松材线虫携带的主要细菌 .致萎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所有假单胞菌属和泛菌属的菌株对无菌黑松切根苗均有致萎活性 .用假单胞菌和泛菌分别与无菌松材线虫混合接种室内无菌黑松苗和野外多年生黑松 ,结果表明 :用细菌单独接种 ,无菌黑松苗和野外黑松均不发病 ,无菌松材线虫单独接种的无菌黑松苗和野外黑松也不发病或发病轻、慢 ,无菌线虫和致萎细菌二者混合接种能使无菌黑松苗和野外黑松发病快且严重 .由此认为松材线虫携带到寄主组织中的假单胞菌和泛菌属的一些种对松材线虫病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8.
侧柏衰弱树中引诱柏肤小蠹的活性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研究侧柏衰弱树树皮、木材、树叶精油对柏肤小蠹的室内引诱活性。结果表明:衰弱树树皮挥发油对柏肤小蠹雌雄成虫均有强烈的引诱作用,木材挥发油的引诱作用次之,树叶的引诱作用最弱。各部分挥发油经GC-MS测定,比较其图谱,并与生测活性比较,确定活性成分可能为罗汉柏烯、3-蒈烯、柏木-9-烯等。  相似文献   
79.
昆虫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0.
美国、加拿大种子园中约有80种种实害虫,其中1/3的害虫的性信息素化学成分和结构已被鉴定和合成,目前,美加2国主要利用性信息素进行种子园害虫监测和诱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