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林业   5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不同浓度的假单孢菌Ⅱ型(Pseudomonassp.biotypeⅡ)毒素液处理黑松松针,按时间顺序测定与细胞防御酶系统有关的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经原液和稀释5倍毒素液处理24 h的黑松松针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达到最大值,此后原液处理的黑松松针酶活性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稀释5倍处理的酶活性保持不变.2)经原液和稀释5倍的毒素液处理24 h的黑松松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达到活性高峰,与对照值的差异显著.3)毒素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稀释5倍和原液处理的毒素液对黑松松针POD活性的影响基本相同,在处理72 h内活性一直为升高状态.4)经毒素处理后黑松松针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增加,但稀释5倍的毒素诱导其活性较原液增加得快,活性高峰出现得早.5)可溶性蛋白含量:经毒素处理后黑松松针内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处理的含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2.
该文研究了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及其单体对分月扇舟蛾体内消化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碱及苦参碱处理5 h后,超氧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对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从保护酶活性的变化动态来看,槐胺碱处理后,POD及CAT酶活性表现出前期升高,随后降低,最后又升高的趋势,而SOD酶活性则表现出前期升高,随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槐果碱处理后,CAT活性变化情况与槐胺碱处理的相似,但SOD和POD的活性在21 h内没有明显的变化.结果还表明,总碱处理24 h后,分月扇舟蛾体内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而在供试的6种生物碱单体中,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上述结果表明苦豆草生物碱处理破坏了分月扇舟蛾幼虫体内SOD、CAT及POD的动态平衡状态,导致自由基清除系统出现障碍,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对虫体产生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33.
对新研发的荼用"叶壮"叶面肥进行了田间试验,对于春茶、夏茶和秋茶进行了3次田间试验,结果证明施用该叶面肥2~4次后,鲜茶叶的产量较对照增产20%以上,而施用双吉尔-GGR的对照增产小于10%.施用该叶面肥后生产的成品茶在茶叶感官评审方面与对照没有差异.茶叶理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施用该叶面肥后生产的成品茶在茶多酚、水浸出物、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指标上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34.
利用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苯胺蓝、吖啶橙等染料对松材线虫进行染色处理,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松十才线虫经不同的荧光染料染色后,产生不同的荧光效果,且荧光效果均强于其自发荧光。尤其以吖啶橙荧光染色山专为明显,雄性松材线虫的生殖器官交合伞可以表现出不同颜色的荧光效果。这些结果对于利用荧光染色的方法研究松材线虫形态特征及其分类鉴定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八角尺蠖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八角尺蠖Dilophodes elegans sinica Prout是八角树的一种灾害性食叶害虫.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对八角尺蠖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八角尺蠖在广西南宁地区1 a发生5代,以幼虫或蛹在叶片、枯枝落叶层或浅土表层越冬,世代重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明显缩短.幼虫取食量随着虫龄与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温度超过30℃取食量会减少.  相似文献   
36.
本文研究了松材线虫携带的荧光假单胞菌GcM5-1A的培养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后,各组分中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的活性及各组分对黑松悬浮细胞的毒性;还对GcM5-1A菌株胞外LiP进行了初步纯化,并对纯化后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iP活性主要出现在50%~70%沉淀组分中;0~20%沉淀组分和50%~70%沉淀组分对黑松悬浮细胞的毒性很强;GcM5-1A菌株培养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以及DEAE-SepharoseFF两步纯化后,其LiP的比活力从0.81U/mg提高到21.30U/mg;其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4.0;在15~35℃、pH6.0~9.0范围内,酶活力保持相对稳定;NH2OH·HCl和KCN对酶活力的抑制作用分别达到88%和57%,而NaN3对酶活力的抑制作用只有15%左右;吸收光谱显示该酶在406nm处有一个Soret峰,加入1mmol/LNa2S2O4后,吸光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Soret峰没有显著移动。  相似文献   
37.
采用自制的可提供104cm-1以上静电的高压静电仪,以3种处理水平,分别对苏镇春光蚕种进行高压静电处理,研究其对家蚕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蚕卵,可延长卵的孵化时间和提高孵化整齐度,尤其对孵化整齐度的影响非常明显,对最终孵化率也有影响。在蚕卵早期利用高压静电场进行处理,蛹重和茧层量均有显著的增加,但对孵化蚕的雌雄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8.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防治桑天牛的室内生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G rube)cDNA文库中筛选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PI)的编码基因,将该编码基因转化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并实现胞外表达,得到转基因工程菌E.coliDH5α。对工程菌的杀桑天牛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程菌对桑天牛成虫和幼虫较对照具有显著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39.
细菌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从中国松材线虫病发生的6个疫区、2种主要寄主马尾松和黑松的不同发病期采集病木,从病木上直接分离并鉴定了松材线虫携带的18株属于假单胞属、泛菌属以及其他属的细菌菌株.用双氧水处理松材线虫卵得到无菌卵,在无菌条件下,研究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对其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假单胞菌属的细菌菌株能够显著促进松材线虫的繁殖,其他细菌菌株均抑制松材线虫的繁殖.该试验证明了假单胞菌属的细菌在松材线虫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这一发现为松材线虫病的线虫与细菌复合致病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40.
本文研究了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及其单体对柳蓝叶甲体内消化酶、保护酶和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对柳蓝叶甲体内3种保护酶(CAT、POD和SOD)的活性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供试的生物碱单体中,保护酶活性表现出前期升高,后期降低的趋势。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变化与其耐药性有一定的关系。结果还表明,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对淀粉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柳蓝叶甲幼虫取食毒性最强的槐胺碱处理的杨树叶片1 h后,幼虫体内酯酶活性显著升高,随后酶活性迅速下降到低于对照的水平。相反,幼虫取食毒性较弱的槐定碱后,其体内酯酶活性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说明幼虫的解毒能力与酯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