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棉花黄萎病内生拮抗细菌L 4 2的鉴定及定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棉花健株茎内分离筛选到一株棉花黄萎病内生拮抗细菌L-4-2,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 aciens).通过逐步提高药物质量浓度的方法,获得能在含利福平100 mg/L NA培养基中生长并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拮抗活性稳定的L-4-2抗性菌株,测定L-4-2在棉花根、茎内的定殖能力.结果表明,拮抗菌L-4-2能在棉花根、茎内很好地定殖和传导;接种第7天根内的定殖数量达到最大,为2.3×105 cfu/g;接种第14天茎内定殖数量达到最大,为1.6×105 cfu/g;随后在根、茎内的定殖数量有所下降;接种35 d后在棉花根、茎内仍有很强的定殖能力,定殖数量分别为9.6×103 cfu/g和3.24×104 cfu/g.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制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种衣剂,利用菌落直径法测定了4种内吸性杀菌剂对致病疫霉菌的毒力并检测了它们对马铃薯出苗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灭克锰锌和甲霜灵对晚疫病菌的毒力最强,其中EC50s分别为1.55μg·mL-1和1.63μg·mL-1;霜霉威对晚疫病菌的毒力次之,其中EC50为5.43μg·mL-1;乙磷铝对晚疫病菌毒力最差,其EC50为246.58μg·mL-1.但是由于灭克锰锌严重影响马铃薯出苗率,所以,甲霜灵和霜霉威被选为防治马铃薯晚病种衣剂的有效成分.室内接种薯片培养试验证明,高浓度(800μg·kg-1)种衣剂对薯片上晚疫病菌的控制作用很强,持效期至少1个月以上.但室内试验证明利用种衣剂处理薯片,并不能控制苗期晚疫病菌对马铃薯叶片的侵染.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加压喷雾接种法分离小麦叶锈菌的夏孢子以获得单孢菌系,操作简便,成功率高。 把夏孢子放入含有万分之一的吐温80水溶液中,按每个孢子堆大小配成10-20毫升的悬浮液并用力振荡,使夏孢子在水中散开,然后将孢子悬浮液倒入医用手持喷雾器内,联接医用空气压缩机,将压力调至2-5个大气压(通过高压以确保夏孢子分散呈单孢子,经测定高压并不影响夏孢子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平板培养测定菌落形成单位数(cfu值),研究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的抗逆性。结果表明:菌株在pH 5~11范围内均可生长,pH 6~9为适宜菌株生长的范围;该菌株有较强的耐盐性,0.4%~0.8%NaCl对菌株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0℃和50℃处理10~60 min对孢子的存活影响较小,55℃处理30~60min和60℃处理10~60 min对孢子的存活影响较大;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与80%多菌灵、10%吡虫啉相容性较好,两种农药对菌株的EC50分别为2.31 mg/mL和8.82 mg/mL,而菌株与70%甲基托布津、4.5%高效氯氰菊酯和10%苯醚甲环唑相容性较差,EC50分别为0.25、0.10、0.86 mg/mL。  相似文献   
15.
解淀粉芽孢杆菌X-278片剂的研制、定殖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不同载体、营养成分(碳源和氮源)及粘合剂的筛选,研制出了一种便于储存和运输、并可在棉花根部施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X-278(以下简称X-278)片剂,并测定了片剂的贮存稳定性;采用利福平标记法,测定了X-278片剂在棉花根、茎及根际土壤中的定殖能力;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研究了X-278片剂、X-278发酵液及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以硅藻土为载体,以质量分数为15%的葡萄糖为碳源,以质量分数为30%的花生饼为氮源,质量分数为20%的淀粉浆为粘合剂,通过干法压片得到了外观完整、光洁,色泽均匀且具有一定稳定性的X-278片剂,其含水量(质量分数)为0.5%,活菌含量为7.4×107cfu/g,未检测到有其他杂菌存在,各指标均符合标准;在棉花根部施用X-278片剂40 d后,X-278的最高定殖量在棉花根内为1.56×103cfu/g,在茎中为3.6×103cfu/g,在根际土壤中达3.8×106cfu/g,持效期达60 d;田间试验结果表明,X-278片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均优于其发酵液及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当X-278片剂施用量为0.6 g/株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达到86.34%。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影响玫瑰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flavus Men-myco-93-63活性代谢产物roflamycoin光不稳定的因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不同光照环境、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溶剂、质量浓度等因素下roflamycoin的光分解率;检测8种光稳定剂对roflamycoin光分解的抑制作用;并通过抑菌圈法测定了光分解前后物质抑菌效果的变化。结果显示,在roflamycoin的光分解过程中,太阳光和日光灯是其敏感光源,而紫外光并不能引起光分解;光照强度越大、光照时间越长、质量浓度越低,其光分解速率越快;在甲醇、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5种溶剂中的光分解速率无显著差异;roflamycoin光分解过程最终可以达到一个稳定状态,主要分解为3种物质,并与roflamycoin具有相同的五烯大环内酯骨架;8种光稳定剂均未表现出抑制光分解的作用。roflamycoin光照分解后对12种病原菌仍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玉米穗腐病菌等6种病原菌的抑制活性显著增强,抑菌圈直径增大7.64%~21.91%,对棉花黄萎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等4种病原菌的抑制活性显著降低,抑菌圈直径减小10.03%~91.46%。推测roflamycoin的光分解产物仍具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类新开发的杀虫剂,研究表明,现已有多种害虫对吡虫啉、啶虫脒及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概述了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7个小麦品种抗叶锈性遗传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7个小麦品种洛夫林10,洛夫林13,阿芙乐尔,高加索,山前麦,Sage和方秃头分别与感病品种5389杂交。对各自的F_1、F_2、F_3和测交一代用叶锈菌培养物85—16—3(4)—3(叶中1号)进行测定,发现除洛夫林10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表现高反应外,其它6个品种各有1对显性基因控制对该培养物的低反应。  相似文献   
19.
10%吡虫啉微胶囊悬浮剂的研制及其对棉蚜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吡虫啉的微胶囊悬浮剂(CS).探讨了壁材、引发剂用量对微胶囊悬浮剂粒径、包囊率的影响,并对微胶囊悬浮剂的理化性质和棉蚜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壁材甲基丙烯酸甲酯用量为6.4%,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亚硫酸氢钠用量分别为0.25%、0.1%时,可制得平均粒径在1~3...  相似文献   
20.
5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的研制及其对棉花蚜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制高含量的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提高其对棉花蚜虫的防治效果,分别采用流点法及因素轮选法等对润湿剂、分散剂、成膜剂和增稠剂等助剂进行筛选及优化,最终采用湿法砂磨超微粉碎法研制了5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其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并测定了其对棉花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以及对棉花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为50%的噻虫嗪为有效成分、3%的FD及1%的BC-10为润湿剂、2.5%的SP-2836及2.5%的SK-24为分散剂、1%的硅酸铝镁及0.05%的黄原胶为增稠剂和2.5%的BF308为成膜剂而研制的5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性状良好,悬浮率高,热贮稳定性好,对棉花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的影响较清水对照差异显著。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在有效剂量为187.5 g/hm2时5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棉花4、5叶期蚜虫的防效分别达83.94%和53.94%,适合田间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